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6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运动训练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15%,填空题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75-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运动训练学导言
1、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2、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二、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1、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2、导向激励与健康保障训练原则
3、竞技需要与区别对待训练原则
4、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
5、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三、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
1、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2、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3、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四、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
2、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3、操作性训练方法
4、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五、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1、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与安排
2、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评定
六、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1、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框架
2、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七、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1、教练员的认知
2、教练员的知识与能力
复习材料:《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4
运动生理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 绪论
1、掌握新陈代谢、应激性等基本概念。
二、 肌肉收缩
1、掌握引起肌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
2、掌握肌肉收缩的过程和生理机制;
3、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4、掌握两种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与运动的关系。
三、 血液与运动
1、掌握血液的组成、理化特征和一般生理功能;
2、掌握运动对血成分的影响。
四、 循环与运动
1、掌握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及方法;
2、掌握动脉血压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3、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五、 呼吸与运动
1、掌握肺通气功能的评定方法和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适应规律;
2、掌握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六、 能量代谢
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三大供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
七、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1、掌握酸碱平衡、缓冲作用、排泄的概念,以及平衡调节机制;
2、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变化及调节的过程;
八、 激素与运动
1、掌握内分泌、激素等专业术语;
2、掌握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及体育实例分析;
九、 神经系统机能
1、掌握神经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2、掌握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十、 运动技能
1、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进程;
2、掌握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要素。
十一、 有氧运动能力
1、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有关概念,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2、掌握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调节。
十二、 肌肉力量
1、掌握肌肉力量的概念,以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以及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
3、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十三、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1、掌握运动性疲劳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断方法;
2、掌握恢复过程的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恢复的方法。
十四、 运动处方
1、掌握有氧适能、肌适能的概念,以及评价方法;
2、掌握运动处方的要素,并能科学的制定运动处方。
复习材料:《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03
学校体育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管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名词解释)占10%,主观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占9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4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
二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 学校体育的结构与作用2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3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 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1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2 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四 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1 体育课程的特点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4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五 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1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 体育教学(学习)目标3 体育教学内容
六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1 体育教学方法2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七 体育教学设计1 体育教学设计概述2 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3 体育教学计划的设计
八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1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2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
九 体育课教学1 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2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3 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
十 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十一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十二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1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
十三 体育教师1 体育教师的特征2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
复习材料:《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
原标题: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