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學科、學位點簡介(港澳臺碩士)
目錄
本學位點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應用化學學科和浙江工業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為支撐,擁有國際一流的各種分析測試儀器,以浙江省省屬高校中唯一擁有50年以上分析化學本科專業的教學與科研為基礎,具有一套獨特的教學規範和管理體系。歷年來,已培養了80余名碩士研究生,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30余人。本學位點現有指導教師19人,其中16人具有正高級職稱, 8人具有博士學位,有些導師也同時擁有應用化學學位點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資格。本學位點還與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浙江省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浙江省品質檢測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培養碩士生。
本學位點注重學科前沿與交叉學科的發展研究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重視現代儀器分析新方法與新技術的開發。近5年來已完成和在研國家級和省級等縱向項目20多項、企業委託橫向項目20多項;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CI及EI收錄的論文70多篇。
有機化學是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首批理科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學科,屬化學領域的二級學科,本校化學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機化學碩士點已經形成了實力較強的學術梯隊。現有導師17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1人,副教授(副研究員)6人,博士生導師10人。
本碩士點教學與科研並重,開展與有機化學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主要從事綠色有機合成新方法、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研發,已經形成了明確穩定和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研究領域涉及有機合成及其方法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有機發光分子性能、染料及精細化工中間體合成、醫藥及其中間體合成等)、金屬有機化學和不對稱合成等。
近五年來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00餘篇,其中200餘篇被SCI、EI收錄;編寫教材3部;專著2部。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以及各類企業委託研究項目40余項。
物理化學碩士學位點是浙江工業大學化工學院首批理科碩士點,07年開始招生。該二級學位點依託於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現有指導老師15人(其中5人同時具有碩士和博士招生資格,13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15位指導教師中,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其中10人具有海外學習或研究經歷。物理化學碩士學位點已經形成了一支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豐富教學經驗和研究生培養經驗的隊伍。
目前,物理化學碩士學位點的研究涉及資源利用與綠色化學合成、無機納米材料(薄膜)製備和光催化、表介面材料與化學、介孔材料製備及多相催化、電子資訊材料與化工、材料設計和應用量子化學等領域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先後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企業橫向研究專案,多項研究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
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點,其下屬工業催化二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建有科技部“能源材料及應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綠色化學合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兩個省重點實驗室與四個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在國內外化工教育界、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學科擁有教授(研究員)63人、博導50人、碩導8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省特級專家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傑青1人、青千1人、優青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1人、省級各類人才5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成就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各1人等。
學科形成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化學與技術等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優勢領域有氨合成催化技術、綠色合成技術、催化加氫技術、精細有機材料催化合成及改性技術、能源材料與有機電化學合成技術、氣液傳質分離技術、超重力場分離技術、生物質能源技術、煤間接液化催化技術、染料及功能有機色素材料合成、石油化工技術等。曾獲國家級科技三大獎12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省部級一、二等科技獎勵23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獲美國、歐洲、中國發明專利200余項,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0餘篇、年承擔各類科研專案總經費3000余萬元。
浙江工業大學農藥學科自1974年由化工部定點建立農藥化工專業以來,已
有四十餘年的教學科研歷史。1997年經教育部批准建立農藥學碩士點並開始招生。2011年被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15年進入浙江省"綠色農藥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科長期從事新農藥創制、農藥及其中間體工藝工程開發和農藥劑型工程及其製備機理研究。曾承擔國家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案、省基金、科技廳專案等國家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項目百余項,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本學科已取得農藥科研成果百余項,獲獎16項,其中獲得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國家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獎、化工部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項9項,廳局級獎項7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SCI收錄200餘篇,影響因數2.0以上高水準論文5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餘件。學位點現有專職導師10名,其中正高職稱6名,副高職稱4名,另有校外兼職導師9名,具有豐富的教學、科研及研究生培養經驗。
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依託“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後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點、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催化)。在國內外化工教育界、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本學位點現擁有教授(研究員)63人、博導50人、碩導8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省特級專家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傑青1人、青千1人、優青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畫”1人、省級各類人才5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成就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各1人等。
學科形成了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化學與技術、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海洋化學與化工等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曾獲國家級科技三大獎12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3項,出版學術專著30餘部,獲發明專利200余項,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0餘篇、年承擔各類科研專案總經費3000余萬元。
我校“機械工程”學科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建有“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浙江省"高端鐳射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與劍橋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等國外高校合作設立了聯合研究實驗室。該一級學科下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和船舶與海洋裝備工程6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170余名,其中教授50名(博士生導師30名)、副教授50名,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入選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2人入選浙江省“千人計畫”,26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4人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近5年來主持國家“973”與“863”專案、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70余項、省部級專案100余項,研究經費超過1.5億元;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50餘篇次。先後獲國家科技三大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近20項,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準。
我校“機械工程”學科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建有“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特種裝備製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浙江省"高端鐳射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與劍橋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等國外高校合作設立了聯合研究實驗室。該一級學科下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和船舶與海洋裝備工程6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170余名,其中教授50名(博士生導師30名)、副教授50名,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1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入選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2人入選浙江省“千人計畫”,26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4人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近5年來主持國家“973”與“863”專案、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70余項、省部級專案100余項,研究經費超過1.5億元;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350餘篇次。先後獲國家科技三大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近20項,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準。
我校“機械工程領域”是教育部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和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機械工程專業是國家卓越工程師計畫研究生專業。擁有一批學術水準高、工程研發經驗豐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建有一批研究生企業聯合培養基地。
機械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研發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資訊與通信工程是發展迅速應用廣泛的學科,是資訊系統(如:通信、電力、交通、遙測遙感、導航等)的核心組成部分,本學科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光資訊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應用物理等學科密切相關。研究資訊的獲取、傳輸、交換與處理,研究信號編碼、檢測、估計與識別等的理論、方法和實現技術。該學位點依託資訊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浙江省通信網技術和浙江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兩個省級平臺。共有碩士生導師30人,教授15人。本學位點在光纖通信、無線通訊、接入網、數位信號處理、微弱信號檢測等諸方面皆有較深入的研究。
近5年來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專案和企業委託等多項科研項目。學院設立480萬“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支持研究生開展文體活動、科技創新、創業就業、留學交流等活動。本學位點研究生還可以通過國家高水準大學培養計畫赴國外進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絕大多進入了大公司工作,近5年就業率保持在100%。
本學位點屬於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碩士點、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省重點A類建設學科,“省重點學科建設計畫”第一批重點建設學科。擁有浙江省嵌入式系統聯合重點實驗室等多個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學位點擁有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各類人才,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該學位點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國家級專案60余項,在智慧資訊處理、機器人控制與裝備自動化等方面開展產學研用研究,取得了具有顯著效益的科研成果。本學位點在銀江科技集團等多家電子資訊技術上市公司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設立了 “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支持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等活動,本學科培養的碩博連讀生獲得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本學位點研究生可以通過國家高水準大學培養計畫赴國外進行聯合培養,利用控制科學與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平臺可優先推薦優秀研究生赴國內外高校進行合作培養,目前,已有一些研究生獲得了國際化培養專案資助,並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本學科畢業的碩士研究生除了繼續深造外,大多數研究生進入了大企業工作,薪酬優厚。
電子與通信工程是當前具活力、發展極為迅速的專業領域,學校2000年獲電子與通信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點依託浙江省資訊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浙江省通信網技術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建有通信與資訊系統、光纖通信與資訊工程、智慧系統與機器人三個研究所,現有碩士生導師38人,教授15人。近年來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及企業合作項目等共計一百多項,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並在產業化中獲得應用和推廣。
學位點重視實踐能力培養、面向行業發展需求,主要為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在銀江科技集團、西湖電子、華信設計、東方通信等多家電子與通信領域的大公司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學院設立“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支持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就業和留學交流等活動。
本學位點2013年進入教育部研究生層次學科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主要培養從事控制系統和裝置研究、設計、開發、管理和運行維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以滿足現代工業、農業、國防等社會經濟領域日益增長的自動化、智慧化對高級工程人才的需求。該專業碩士學位的人才培養依託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浙江A類一流學科、浙江省嵌入式系統聯合重點實驗室,並與銀江集團、海康集團、西湖電子、中控等多家與本專業相關的上市公司建立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0余名、副教授50余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省部級人才十多人;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重大科技專案、國家基金及省部級科技專案近100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獲得應用和推廣,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學院設立480萬“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支持研究生開展文體活動、科技創新、創業就業、留學交流等活動。
應用經濟學學位點依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際經濟與貿易”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教學團隊,在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研究、金融與投資研究、農產品貿易理論與政策、產業集群等方面進行研究,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是浙江省應用經濟學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近五年,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論文170篇,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4項,其他國家級和省級課題100余項,年均科研經費近500萬元。獲國家級獎項2項,省部級獎10項,20多項研究成果獲省市領導批示。
現有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8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入選萬人計畫教學名師人選各1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5人,重點資助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入選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運河學者1人。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是我校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管理高級管理人才的重點學科和碩士學位點之一。設有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以及資訊智慧與決策優化3個研究所,擁有教授8名,副教授5名。十餘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國家、省、市和企業委託的科研項目100余項,在國際學術刊物、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國家一級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被SSCI/SCI收錄40餘篇,EI收錄60餘篇。
學科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資訊智慧與決策優化、商務智慧與資源規劃、生產組織與決策優化、智慧決策資訊系統的開發與研究、企業電腦輔助管理集成系統的開發和研究、以及資訊技術支援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集成優化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準和應用價值,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
工商管理學位點依託工商管理浙江省A類學科、浙江省哲學社科重點基地、工商管理一級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等平臺,在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不動產投資經營、企業戰略與國際化、公司財務與會計監控、腦科學與市場行銷、旅遊管理等方向形成了鮮明特色和優勢,已成為浙江省工商管理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下設創新創業研究所、房地產研究所、企業戰略研究所、會計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所、旅遊管理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近五年來,在《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科學學研究》、《科研管理》等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承擔國家社科重大專案2項,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專案1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和社科基金專案近40項,國際合作和省部級科研項目8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0項,實到經費超3500萬元。現有教師68人,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人,浙江省高等學校錢江高級人才(特聘教授)2人,列入浙江省千人計畫1人。
項目管理是伴隨著技術進步和項目的複雜化和大型化而逐漸形成的一門管理學科。目前,項目管理作為一種通用的管理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軍事、航空航太、建築土木、資訊和軟體工程、製造、行政管理和服務等行業,並有效推動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專案管理是一種管理技術和方法,也是操作流程標準和團隊工作語言,它可以從根本上改善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和思維方式。本領域的人才培養,堅持按照高層次、工程型、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培養要求,學位獲得者應具備專案管理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知識,瞭解專案管理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能獨立從事專案策劃與評估、專案融資、專案組織、專案採購、專案計畫、項目實施與控制、項目風險管理、專案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等工作。具有較好的外語水準,能順利閱讀相關文獻並能進行一定的口頭和書面溝通。成為具有較強開拓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適應國際競爭需要的專案管理專家和高級職業經理人。
物流工程涉及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管理工程領域與相關工程技術領域的交叉與結合,它以物流系統為研究物件,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配置、運作過程,協調與控制等經營與管理問題,培養應用型、複合型的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高級人才。該學位點依託省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在培養模式與教學體系上具有很強的特色。形成了以學術為主導、實踐為基礎的創新人才培育體系。
物流工程學位元獲得者應具有物流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物流設施應用、系統規劃設計與評價以及物流管理的先進技術與方法,並具有獨立擔負物流技術和運作管理工作的能力,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把握物流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向,整合國內外先進適用的物流新技術和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開發適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興業務與服務,構建適應未來要求的內部管理和外部協調服務體系,以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物流業的競爭和發展。
生物化工學科是浙江省首批重中之重學科,1998年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畫)生物技術製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製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準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國家863計畫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專案等重大課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多項獎勵,在《Chemical Review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y Progress》等學科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生物工程學科以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學科為基礎滾動進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建設,並於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一流學科(A類)”和“省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畫)生物技術製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製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準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國家863計畫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專案等重大課題,瞄準生物產業發展過程的重大技術需求,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戰略性重點產品開發,工程、工藝、產業化技術優勢明顯,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多件,建成多套生物製造工業化生產裝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輕工技術與工程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其可持續發展需要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撐。本學科在1980年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個發酵工程本科專業,並早獲得發酵工程碩士點和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碩士點。學科在發酵工程、微生物選育與生物催化、功能糖及糖基化學品製備、皮革與造紙化學品綠色製造等方向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近幾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SCI論文100餘篇;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多項科研成果成功實施產業化,每年新增產值10億元以上。學科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人才等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7個,生物催化與微生物發酵團隊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重點創新團隊。
生物工程學科以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學科為基礎滾動進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建設,並於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一流學科(A類)”和“省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畫)生物技術製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製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準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計畫項目、國家863計畫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專案等重大課題,瞄準生物產業發展過程的重大技術需求,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戰略性重點產品開發,工程、工藝、產業化技術優勢明顯,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多件,建成多套生物製造工業化生產裝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土木工程學位點所依託的學科迄今已有三十餘年歷史,在浙江省屬高校中辦學歷史悠久。土木工程於2011年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學位點下設岩土工程、結構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綠色建築技術、港口航道與水資源工程,共七個二級學科方向。其中,結構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市政工程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方向,防災減災工程與防護工程是校級重點學科。
學位點依託浙江省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並擁有一支力量雄厚,年齡、學歷和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學研究梯隊。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75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6人,副高級職稱34人,中級職稱1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55人(73.3%),有海外學習經歷15人(20.0%),45歲以下教師38人(50.7%)。有國家“萬人計畫”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浙江省錢江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省級人才25人,創新團隊8個。
學位點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的發展戰略和建設需求,堅持創新與應用並重,宣導產學研一體化協同創新和跨學科研究的交叉融合。目前,學科在混凝土細觀力學及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海塗圍墾地基處理及跨海工程防災、工程水動力分析及供水安全等研究領域處於國內先進水準,部分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準。四年來,共獲得國家、省部委等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縱向專案到款2088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論文130多篇;授權專利75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出版專著、教材6部;還承接了大量技術諮詢服務和企業技術開發專案,橫向項目到款3000萬餘元;編寫國家及省部級行業技術標準、企業工法20餘部;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以及行業部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學位點先後與多所國外高校開展了合作研究,部分研究生將有機會派赴合作學校參加學習或課題研究。
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涵蓋土木工程、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學三個學科領域,學位點下設建築學、城鄉規劃學、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等七個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以各種工程建(構)築物為研究物件,研究土木工程領域中具有共性的結構分析理論與工程設計、岩土工程理論與設計、橋樑與隧道工程理論與設計、市政工程技術、工程水力學與水污染控制技術、防災減災工程技術、高性能結構材料等方面的設計計算理論、施工方法及工程實踐技術。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學是研究建築物和城鄉建成環境的學科,旨在總結人類建築活動的經驗,研究城鄉土地使用和人類建築活動中單個建築、建築群、室內外環境、人居環境、城市與村鎮、風景園林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和理論發展,利用建築技術、建築歷史與理論方法來解決和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居住環境,通過規劃編制和管理對城鄉發展資源進行空間配量,並付諸實施。
本學位點依託浙江省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並擁有一支職稱、學歷與年齡層次合理,教學、科研與實踐經驗豐富,富於進取心和創造力的教師隊伍和技能嫺熟的實驗技術團隊。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123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2人,副高級職稱5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67.5%,25人次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不同層次的培養計畫。
本學位點的研究工作立足浙江、面向全國,旨在綜合運用當代新理論、新技術解決學科領域發展中產生的問題,並積極推廣新理論、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土建領域的應用。科學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市場需求和充分的發展空間,在建築和土木工程技術應用與理論分析方面富有研究特色。近五年來,新立項國家級項目31項、省部級59項,新立項100萬以上橫向項目10項;發表SCI、EI論文240餘篇,獲授權專利數70余項;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2項、三等獎5項。近五年縱向專案到款2475萬元,橫向專案到款8699萬餘元。
浙江工業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和浙江省重點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計畫,擁有浙江省可視媒體智慧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與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建立教育合作夥伴關係,與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合作培養人才,在(浙江)國家數位娛樂產業示範基地、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基地等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有研究生培養平臺。
學院現有教職工190余人,教授27人,研究員1人,教授級高工1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12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共用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浙江省教學名師、錢江特聘教授、運河學者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主要學術骨幹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等各類專案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餘篇。(限400字內)
浙江工業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工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 類建設計畫,依託浙江省“可視媒體智慧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體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浙江省資訊安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科研平臺,與國內的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國外的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以及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浙江)國家數位娛樂產業示範基地等單位在科研和聯合培養研究生方面開展合作。
學院現有教職工190余人,教授27人,研究員1人,教授級高工1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12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共用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浙江省教學名師、錢江特聘教授、運河學者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主要學術骨幹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等各類專案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餘篇。(限400字內)
浙江工業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工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 類建設計畫,依託浙江省“可視媒體智慧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體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浙江省資訊安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科研平臺,與國內的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國外的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以及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浙江)國家數位娛樂產業示範基地等單位在科研和聯合培養研究生方面開展合作。
學院現有教職工190余人,教授27人,研究員1人,教授級高工1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12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共用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浙江省教學名師、錢江特聘教授、運河學者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主要學術骨幹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等各類專案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餘篇。(限400字內)
浙江工業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工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 類建設計畫,依託浙江省“可視媒體智慧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體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浙江省資訊安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科研平臺,與國內的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國外的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以及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浙江)國家數位娛樂產業示範基地等單位在科研和聯合培養研究生方面開展合作。
學院現有教職工190余人,教授27人,研究員1人,教授級高工1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61人,博士生導師27人,碩士生導師112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科學院共用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千人計畫、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以及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浙江省教學名師、錢江特聘教授、運河學者等,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主要學術骨幹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等各類專案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餘篇。(限400字內)
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支國家教學團隊、1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分享課程、1個省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本學位點師資雄厚,現有39名碩導,含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23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5人。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名、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1名、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浙江省特級專家2名、浙江省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名。 近五年,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一級、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共42部;教師主持承擔(完成或正在進行中)的省部級以上科研專案共40項,科研到款近400萬,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專案1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專案13項、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18項;獲省級以上科研及教學成果獎9項。
浙江工業大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它與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聯合自主設置有“文化傳播與媒介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是浙江省屬高校首個新聞傳播學學位點,現有教授7名(含高級記者1名)、副教授13名、博士(後)和在讀博士11名,碩士生導師14人,其中多人曾赴美、英、加、澳等世界名校訪學或學術交流。導師中有浙江省傳播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十二五”學科組專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等多名。另有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等校聘客座/兼職教授多名。
學位點已與國內20多家傳媒與公關機構建立研究生教學實習基地,聘請業界導師10余名。新聞傳播學碩士點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有多名在讀生赴美國、日本、臺灣交流學習。一大批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或傳媒/公關機構工作。
浙江工業大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點名列浙江省屬高校前茅。現有教授7名(含高級記者1名)、副教授13名、博士(後)和在讀博士11名,碩士生導師14人,其中多人曾赴美、英、加、澳等世界名校訪學或學術交流。導師中有浙江省傳播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十二五”學科組專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等多名。另有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等校聘客座/兼職教授多名。
學位點已與國內20多家傳媒與公關機構建立研究生教學實習基地,聘請新聞傳媒、廣告等業界導師10余名,為高級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優良的教學條件保障。
新聞傳播學碩士點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有多名在讀生赴美國、日本、臺灣交流學習。一大批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或傳媒/公關機構工作。
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設教育經濟與管理、政府資源環境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保障等研究方向,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現代大學制度研究中心、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創新研究中心、社區發展與公共政府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STS)研究中心、區域發展研究所、終身教育研究所、全球戰略研究中心(籌)等10個研究機構。學位點學術力量雄厚,在職教師45人,其中具有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講師1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9人、其中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千人計畫入選人員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選人7人。科學研究成果豐富,近五年來,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其中在SSCI檢索期刊、《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期刊論文多篇。在研各類課題40余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標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案、國家發改委重大課題、中國科協重大課題等國家級課題20余項,主持省哲學社科規劃重大招標、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省發改委重大課題、省長課題等省部級課題50余項。科研獲獎10多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項,其他省部級獎9項;科研經費充足,年均科研經費200多萬元;研究條件較好,擁有專業實驗室1個,圖書2萬冊,期刊雜誌60多種。
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秉承“厚徳健行”的校訓,堅持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以政厚德,為公健行”辦學理念,以“天下為公”的思想,高標準、嚴要求、培養新一代的具有社會主義政治素養、專業精神和為民服務思想的公共管理人才。學科特色鮮明,綜合實力強。師資力量強,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承接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並與政府有長期的合作經驗,學校同時還聘請各級政府學者型高管及國內外知名院校的教授擔任MPA任課教師和導師,增強學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我校先後與省發改委、省科協、省規劃研究院等10多個政府部門建設了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為開展MPA教育和培養奠定了基礎。我校MPA將為各位學員拓展人脈、獲取資訊、整合資源、促進事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本學位點擁有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其中:5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0人入選校級學術帶頭人,10人入選校級青年學術骨幹。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課題等國家及省部課題100余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多次榮獲省部級科研獎勵。
本學位點形成若干個穩定的、特色明顯並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學是重點學科,浙江省第一個職業技術教育碩士點,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全國已形成較好的影響力。課程與教學論聚焦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的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和資訊技術等工程技術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在全國具有鮮明的特色;高等教育學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為基本特色與突出優勢,重點開展現代大學治理和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兩個方向的研究。教育學原理方向主要在教育心理、教師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政策與規劃等方面開展研究,為其他研究方向提供理論基礎。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包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心理和特殊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體育教育學是體育科學與教育科學的融合交叉學科,包含體育教育管理、體育教學與訓練、體質健康評價與促進和大眾體育教育與實踐等方向。
教育技術學專業依託我校資訊科學的優勢,在學與教的理論指導下,利用資訊技術研發學習工具,構建數位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習和教學的品質和效果。該學位點緊密對接我國教育資訊化產業發展需求,設立了5個特色研究方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和浙江省重點專業,2009年學科全國排名第9,進入了全國優勢學科行列。學位點師資力量強,擁有一支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組成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科隊伍,教授5人,浙江省“151人才”3人;學位點研究環境優越,建有學習科學與媒體技術、數位化教育資源開發、嵌入式技術與移動學習、虛擬實境技術教育應用等5個專業實驗室;近5年承擔國家教科規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教改專案、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專案等各類課題60余項,科研經費5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2項、國家專利10余項、軟體著作權30余項。
本專業學位點緊密對接我國教育資訊化產業發展需求,設立了5個特色研究方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和浙江省重點專業,2013年學科全國排名第9,進入了全國優勢學科行列。學位點師資力量強,擁有一支由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組成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科隊伍,教授5人,副教授15人,企事業單位實踐導師10人,浙江省“151人才”3人。學位點學習環境優越,建有學習科學與媒體技術、數位化教育資源開發、嵌入式技術與移動學習、虛擬實境技術教育應用等5個專業實驗室;近5年承擔國家教科規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教改專案、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專案等各類課題60余項,科研經費800多萬元,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2項、國家專利10余項、軟體著作權30余項。
畢業生可到各級各類學校從事資訊技術教育和數位化校園管理,也可到教育資訊化企業從事教育軟體或媒體的技術和管理工作。
本專業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學位12人,外聘企事業單位實踐導師10名。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課題等國家及省部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0餘部,多次榮獲省部級科研獎勵。
本學位點形成若干個穩定的、特色明顯並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領域。該學科分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兒童心理健康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該專業學位點與國內20餘所特殊學校和輔助器具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畢業生可以選擇到政府教育部門、特殊學校和企業等從事特殊教育的管理與技術工作。
本專業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外聘企事業單位實踐導師10名,其中:5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0人入選校級學術帶頭人,10人入選校級青年學術骨幹。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課題等國家及省部課題100余項,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20餘部,多次榮獲省部級科研獎勵。
本學位點形成若干個穩定的、特色明顯並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的研究領域。該學科分為加工製造類職教課程與教學和資訊技術類職教課程與教學兩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該專業學位點與國內30餘所職業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畢業生可以選擇到政府教育部門、職業院校和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部門工作。
浙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省一流學科(A類)、浙江省首批重點高校建設學科。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特色鮮明、學術研究前沿、技術創新領先,在納米功能高分子、高分子複合材料、塑膠改性及應用、光電磁功能材料、柔性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金屬材料防護、材料加工技術、傳統材料的納米技術改造、機械工程材料等相關領域已建立了一大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產業化基地。本學科現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擁有材料專業精密儀器設備價值5500萬。
本學科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力量強勁,現有教授25人、副教授24人,其中國家級人才3人、省部級人才10餘人。近五年,承擔科技項目40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授權國際和國家發明專利96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no Letter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EI論文312篇。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0.75%,是我校第三個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學科。
本學科以“大材至真、大器至善”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培養有能力引領或推動浙江及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精英人才,以及企業、科研單位的技術骨幹,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一次就業率均達98%以上。
材料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依託“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本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省一流學科(A類)、浙江省首批重點高校建設學科。本學科的研究方向特色鮮明、學術研究前沿、技術創新領先,在納米功能高分子、高分子複合材料、塑膠改性及應用、光電磁功能材料、柔性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金屬材料防護、材料加工技術、傳統材料的納米技術改造、機械工程材料等相關領域已建立了一大批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產業化基地。本學科現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擁有材料專業精密儀器設備價值5500萬。
本學科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力量強勁,現有教授25人、副教授24人,其中國家級人才3人、省部級人才10餘人。近五年,承擔科技項目40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1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授權國際和國家發明專利96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no Letter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EI論文312篇。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0.75%,是我校第三個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學科。
本學科以“大材至真、大器至善”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培養有能力引領或推動浙江及全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精英人才,以及企業、科研單位的技術骨幹,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一次就業率均達98%以上。
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帶頭人為鮑健強教授。學科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人。近五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專案50項,科研經費近300萬,其中國家和省部級等縱向課題20余項,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招標項目、省“十一五”發展規劃重大招標專案、省長課題等。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12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在資源環境管理研究、迴圈經濟與低碳經濟研究、科學社會學研究、科技管理與創新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優勢和特色。
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點依託于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等高層次研究平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7人,專任教師87.3%具有博士學位。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家青年千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等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幹。近五年學位點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973計畫等國家級科技專案150余項,科研到款1億餘元。發表SCI論文300餘篇;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1項,其中一等獎6項;出版專著或教材20餘部;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其中授權70余項。本專業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環境工程碩士點依託于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等平臺,2009年被國務院學位辦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為全國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副組長單位。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7人,專任教師87.3%具有博士學位。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家青年千人、中科院“百人計畫”等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幹。近五年學位點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973計畫等國家級科技專案150余項,科研到款1億餘元。發表SCI論文300餘篇;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1項,其中一等獎6項;出版專著或教材20餘部;申請發明專利100余項,其中授權70余項。本專業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浙江工業大學MBA專案始於2003年,2009年通過國務院學位辦的MBA專案評估,2016年通過AMBA國際認證(省內第2家,國內第29家)。專案以“新浙商的搖籃”為辦學宗旨,強化“以實踐為導向,注重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化發展,培養具有“東方智慧、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社會責任”的商界精英。
MBA專案師資力量強,任課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承接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並在眾多企業擔任顧問,學校同時還聘請跨國企業高管、國內知名院校的教授擔任MBA任課教師和導師,並為學員配備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校外導師。
辦學10餘年來,MBA項目累計招收各類學生3000余名,遍佈省內化工、機械、資訊、金融、地產等眾多行業,為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複合型管理人才,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通過整合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兼備的校內外創業師資隊伍,開展以創業實踐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採取圍繞創業活動全過程的立體培養方式,培養一批新時期的創業先鋒。
MBA專案還非常注重學員的服務,為他們提供職業發展規劃,並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為廣大學員拓展人脈、獲取資訊、整合資源、促進事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