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能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40%,分值为60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比例为60%,分值为90分。
四、考试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1.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
需求和供给的含义;供求定理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2.消费者行为理论
弹性理论;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均衡;不确定性与风险。
3.生产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
4.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市场结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5.不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有市场势力的定价;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6.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要素需求;买方垄断要素需求;卖方垄断要素需求。
7.生产要素的供给理论
要素供给原则;劳动市场及工资决定;土地市场和地租决定;资本市场和利息率决定。
8.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社会福利函数;效率与公平。
9.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垄断;外部性与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1.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数据;国民收入核算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
消费理论;两部门收入决定;三部门收入决定;四部门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分析。
4.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及实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工具;政策的单一规则和斟酌使用;政府债务。
5.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模型;总供给模型和劳动市场均衡;不同假定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
6.失业和通货膨胀
失业理论;通胀理论;货币供给与通胀;菲利普斯曲线。
7.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资本积累;人口增长;索洛模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短期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理论。
8.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浮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小型经济。
9.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企业固定投资;住房投资;存货投资。
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具体考察消费者选择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博弈论、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波动理论等内容,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硕士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分析论述题等;满分90分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微观部分约占50%,宏观部分约占50%。主要内容包括:
微观经济学:
1、 经济学概念及内涵、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特点和理论体系
2、 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供求弹性理论
3、 效用、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4、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均衡、消费者需求曲线
5、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6、 企业本质、厂商组织形式和目标
7、 生产函数及其性质、几种常见形式的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要素优组合、规模报酬
8、 成本与利润概念、常见成本概念、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
9、 厂商和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和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10、 垄断市场的条件及自然垄断、形成垄断的原因
11、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12、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13、 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
14、 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引致需求
15、 完全竞争厂商、不完全竞争厂商和市场的要素使用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
16、 要素供给原则、劳动曲线与工资率决定、地租决定、利息决定、欧拉定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7、 市场失灵及几种表现、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18、 垄断及其管制、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公共物品的特点及优配置、信息不完全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成本
宏观经济学:
1、 国内生产总值、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3、 两部门、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恒等式
4、 简单的经济关系及均衡产出
5、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其它消费理论
6、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乘数理论
7、 投资决定及边际效率曲线,IS曲线的移动及斜率的变化
8、 利率决定及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LM曲线的移动及斜率的变化
9、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利率和收入的变化
1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政策效果
11、 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两种情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2、 失业的概念、分类、失业的影响
13、 通货膨胀的衡量、分类、产生原因,经济效应
1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5、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6、 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促进增长的经济政策
17、 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经济周期理论回顾;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18、 乘数—加速数原理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一、考试性质
国际贸易理论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的掌握,具体考察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现象等内容,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硕士专业人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满分30分
四、考试内容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概念以及理论内容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概念以及理论内容
(3)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贸易模型:结论
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假设条件、基本概念、结论
(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理论的扩展:要素价格均等化
(3)古典贸易理论的机会成本分析:假设条件、基本概念、分析内容、结论
3.国际均衡价格的形成
(1)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国际均衡价格形成:基本概念及结论
(2)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国际均衡价格:提供曲线的基本概念、分析推导、结论
4.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1)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念与现象
(2)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相互倾销模型、坎姆模型、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与贸易模式的变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5.贸易保护政策
(1)关税的基本概念以及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局部均衡分析法)
(2)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3)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几种典型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进口配额、进口竞争产业补贴)
(4)出口鼓励的种类
6.贸易保护理论
(1)贸易保护的传统依据: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新重商主义
(2)贸易保护的新理论:战略贸易政策
7.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经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职能等。
(2)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第三部分《国际金融》
一、考试性质
国际金融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范畴,掌握外汇和外汇市场、汇率制度与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具体理论和内容。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30分。
四、考试内容
1.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中国的国际收支。
2.外汇、汇率决定及汇率制度
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优货币区理论、外汇干预。 3.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金融;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
4.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
5.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新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经济下的汇率政策;国际储备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是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要求的特点,以科学、系统、全面地测评考生对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三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分析现实热点金融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西方经济学90分,货币银行学30分,国际金融30分
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 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2.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3.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 一个现代经济寓言
2. 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3. 比较优势的应用
1. 市场与竞争
2. 需求
3. 供给
4.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5. 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1. 需求弹性
2. 供给弹性
3. 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
1. 价格控制
2. 税收
1. 消费者剩余
2. 生产者剩余
3. 市场效率
4.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1. 赋税的无谓损失
2. 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3. 税收变动时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
1. 决定贸易的因素
2.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3.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1.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2.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3.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不同类型的物品
2.公共物品
3.公共资源
4.产权的重要性
1.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
2.税收和效率
3.税收与平等
4.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1.什么是成本
2.生产与成本
3.成本的各种衡量指标
4.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
1.什么事竞争市场
2.利润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3.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4.在供给曲线背后
1.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2.垄断者如何做出生产与定价决策
3.垄断的福利代价
4.价格歧视
5.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6.垄断的普遍性
1.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2.有差别产品的竞争
3.广告
1.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
2.合作经济学
3.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1.劳动的需求
2.劳动的供给
3.劳动市场的均衡
4.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
1.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2.歧视经济学
1.不平等的衡量
2.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3.减少贫困的政策
1.预算约束: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
2.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3.后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4.三种应用
1.不对称信息
2.政治经济学
3.行为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2.经济学家如何思考
1.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
2.衡量生活费用:消费物价指数
3.衡量失业:失业率
4.从经济统计数据到经济模型
1.是什么决定了产品与服务的总生产
2.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
3.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
4.什么因素使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均衡
1.什么是货币
2.货币数量论
3.金银币铸造税:从发行货币得到的收益
4.通货膨胀与利率
5.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6.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7.恶性通货膨胀
8.古典二分法
1.资本和产品的国际流动
2.小型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3.汇率
4.美国作为一个大型经济
(二十八)失业
1.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自然失业率
2.寻找工作和摩擦性失业
3.实际工资刚性与结构性失业
4.劳动市场经验:美国
5.劳动市场经验:欧洲
(二十九)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1.资本积累
2.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3.人口增长
(三十)经济增长II:技术、经验和政策
1.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2.从增长理论到增长经验研究
3.促进增长的政策
4.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三十一)经济波动导论
1.经济周期的事实
2.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
3.总需求
4.总供给
5.稳定政策
(三十二)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
1.产品市场与IS曲线
2.货币市场与LM曲线
3.短期均衡
(三十三)总需求II:使用IS-LM模型
1.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
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3.大萧条
(三十四)重访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浮动汇率下的小型经济
3.固定汇率下的小型经济
4.利率差
5.汇率应该浮动还是固定
6.从短期到长期:物价水平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十五)总攻击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
1.三种总供给模型
2.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三十六)确定政策
1.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政策应该按规划实施还是斟酌处置
3.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定制政策
(三十七)政府债务
1.政府债务的规模
2.衡量问题
3.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
4.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
5.关于政府债务的其他观点
(三十八)消费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与消费函数
2.阿尔文?费雪与实际选择
3.弗朗科?莫迪利亚尼与生命周期假说
4.米尔顿?弗里德曼与持久收入假说
5.罗伯特?霍尔与随机游走假说
6.大卫?莱布森与即时愉快的吸引力
(三十九)投资
1.企业的固定投资
2.住房投资
3.存货投资
(四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1.货币供给
2.货币需求
(四十一)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
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部分
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货币制度
3.货币层次和衡量
1.信用形式
2.信用工具
1.金融市场(构成、特征)
2.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1.利息的本质与职能
2.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期限结构
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3.商业银行的职能
4.商业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效应
1.货币供求理论
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通货膨胀的成因机理
2.通货膨胀的效应
3.通货膨胀的治理
国际金融学部分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1.外汇
2.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4.汇率决定理论
1.外汇管制的类型
2.人民币自由兑换
1.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2.汇率折算与延期支付条件下的进出口报价
3.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1.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2.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欧洲货币体系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价格变动
2.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3.欧洲货币市场
1.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动因
2.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3.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1.贸易融资
2.项目融资
3.国际租赁
一、考试性质
经济学原理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行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目的。
二、考查目标
经济学原理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
1、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再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准确、恰当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
3、应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分析和评价有关经济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概念解释10%、简答题20%、计算题10%、分析题30%、论述题30%。
其中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别约占50%
四、考试内容
(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二)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三) 比较优势原理及应用
(四) 供给、需求理论
(五) 生产者、消费者剩余理论及市场效率分析
(六) 赋税的福利分析
(七) 国际贸易理论
(八)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九) 外部性
(十) 成本理论
(十一)四种市场类型相关理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市场)
(十二)四种市场类型下的企业行为
(十三)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和数据
(十四)古典理论
1、国民收入
2、货币与通货膨胀
3、经济
4、 失业
(十五)经济增长理论
1、 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2、 技术、经验及政策
(十六)短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1、 经济波动导论
2、 IS-LM模型
3、 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4、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取舍关系
(十七)宏观经济政策
1、 稳定政策
2、 政府债务
(十八)消费与投资
(十九)货币供给与需求
一、考试性质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中国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考查考生对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物流、物流系统库存、仓储你、运输、工厂物流、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伙伴选择、信息管理、网络设计、采购管理等知识,目的是发现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物流人才。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8分;简答题40分,计算题12分,论述分析题60分
四、考试内容
1.物流学概论
掌握和理解物流、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的层次划分;了解物流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的价值、服务内容和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和手段。
库存与仓储管理
掌握库存和仓库的相关概念,会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库存成本,掌握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法的相关知识,熟悉其应用环境,掌握一体化的库存管理技术;掌握仓库的网络布局与决策的相关知识,了解仓库作业知识。 3.运输管理 掌握运输管理与国际物流的相关概念,掌握主要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组合,熟悉国际物流的转运与集成,掌握政府的运输管理以及承运人的运输管理。
4.企业物流
掌握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相关技术和知识
5.供应链管理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产生背景、供应链的内涵,掌握供应链环境下的伙伴选择;掌握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对业务流程重构;掌握供应链下的信息管理的特征,能结合实际构建信息系统;掌握供应链下运输管理、网络设计等理论,学会结合际进行运输决策、网络设计,掌握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和绩效评价方法,掌握供应链下的委托-代理理论。
一、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经济理论发展的总体历史脉络,掌握不同历史阶段代表性经济学说、理论和政策主张。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60%,论述题20%。
四、考试内容
1.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的产生;英国、法国重商主义者;德国官房学者;重农主义的产生;魁奈的经济思想;配第的经济思想;洛克的经济思想;休谟的经济思想。
2.亚当斯密
斯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国富论的核心内容;斯密的货币理论;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
3.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的时代背景;人口理论。
4.大卫李嘉图
资本家和地主冲突的经济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分配理论;比较优势原理。
5.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生平和著作;功利主义哲学和折中主义;价值理论;工资理论;社会主义思想。
6.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
空想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
7.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的产生和社会背景;李斯特的经济思想。
8.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主义的产生;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的经济理论
9.新古典理论
马歇尔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论、收入分配论、货币理论;克拉克和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10.制度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制度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凡勃伦的经济思想;康芒斯和米契尔的经济思想。
11.熊彼特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理论。
12.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发展
张伯伦的经济思想;罗宾逊的经济思想。
13.凯恩斯
大萧条;凯恩斯革命;就业理论;政策主张。
一、考试性质
国民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民经济学专业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报考国民经济学专业同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国民经济系统、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国民经济管理的应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学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的国民经济学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国民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 对国民经济学理论记忆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断: 用国民经济学理论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
3、综合运用: 运用所学的国民经济学理论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50%;论述30%。
四、考试内容
1.绪论
国民经济的研究对象;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国民经济系统概论
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系统的构成;国民经济系统的性质;国民经济系统的功能
3.国民经济系统结构
产业结构的划分方法;产业关联的含义;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产业结构的波及效应;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制约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理论;城乡结构的主要理论
4.国民经济系统环境
国民经济发展观念的演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和资源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系统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全球化
5.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分析
社会总产出与经济总量;社会总供给及其形成;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社会总需求对社会总产出的长期分析;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原因
6.国民经济运行的需求动力
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消费需求与决定;消费结构;影响消费结构变动的因素;净出口需求与国际贸易;外贸乘数理论;进出口结构优化;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我国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7.国民经济运行的供给推力
索罗——斯旺模型;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技术进步、产业机构、地区结构合理化、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关系
8.国民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的含义及类型;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机制;通货膨胀类型及成因;通胀的度量;通货紧缩及成因;我国的通货特征
9.国民经济管理目标
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的目标;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
10.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内涵与类型;国民经济规划
11.国民经济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
国民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目标、内容、类型;扩散指数;合成指数;国民经济效益
12.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涵义及必要性;政府职能;宏观调控原理与手段;价格杠杆、税收杠杆、信贷杠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13.国民经济微观规制
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经济性规划;投资回报率规制;价格上限规制;激励性规制
《区域经济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复试笔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要求的特点,以科学、系统、全面地测评考生对区域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具体涉及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原理及其相关政策研究等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闭卷、满分100分
1.基本概念
2.要素禀赋与经济空间
3.区位
4.区位选择与聚集经济
5.聚集经济、经济功能区域经济区域形成
6.区域经济发展
7.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8.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厂商与居民
9.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地方政府
10.区域协调组织与区域治理
11.区域经济学知识英译汉(15分)
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是中国海洋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学生灵活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与理论,并且结合现实分析热点金融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货币银行学部分50分,国际金融部分50分
《货币银行学部分》
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货币制度
3.货币层次和衡量
1.信用形式
2.信用工具
1.金融市场(构成、特征)
2.金融机构(种类、功能)
1.利息的本质与职能
2.利率决定理论
3.利率期限结构
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3.商业银行的职能
4.商业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4.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效应
1.货币供求理论
2.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通货膨胀的成因机理
2.通货膨胀的效应
3.通货膨胀的治理
《国际金融学部分》
1.国际收支平衡表
2.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3.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4.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1.外汇
2.汇率制度
3.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4.汇率决定理论
1.外汇管制的类型
2.人民币自由兑换
1.外汇业务的基本形式
2.汇率折算与延期支付条件下的进出口报价
3.外汇风险及其防范
1.国际储备的构成及其变化
2.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欧洲货币体系
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1.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及其价格变动
2.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3.欧洲货币市场
1.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及动因
2.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3.投机性冲击与货币危机
1.贸易融资
2.项目融资
3.国际租赁
一、考试性质
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
熟练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及分析方法,深入理解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和理论渊源,对产业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有所认识,能够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及工具等对现实的产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50%。
四、考试内容
(一)产业组织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SCP分析范式,不同产业组织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入退出壁垒,产品差异,企业的定价行为与非价格行为,市场绩效的度量及评价,寡头垄断模型
(二)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布局
产业分类,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产业关联的内涵及分析方法,产业布局的理论基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
产业政策的基本概念,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产业政策的评价,产业政策在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产业规制的内涵,产业规制的理论基础,自然垄断产业及其规制。
一、考试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是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复试笔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国际贸易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具体考察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交易磋商与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以及国际贸易方式等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
1. 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贸易惯例;每一种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买卖双方的主要义务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以及订立该条款应注意的问题
3.交易磋商与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交易磋商各程序的含义;发盘与接受的构成条件;发盘的撤回与撤销;有条件接受和逾期接受;接受的撤回;进出口合同履行的程序;各种主要单据的含义、作用以及在缮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国际贸易方式
主要贸易方式的含义、特点。
5.专业英语英译汉(15分)
一、考试性质
劳动经济学是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未来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劳动经济学所涉及的基本研究范围,掌握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关系理论等劳动经济学的主干知识内容。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10%,简答20%,论述40%,分析30%。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劳动力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特性及类型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及类型
第二节 劳动力的短期需求和长期需求
第三节 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
第四章 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定义及本质
第二节 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和决定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类型
第四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第五节 市场劳动力供给
第六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第七节 劳动供给的周期变动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第一节 均衡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意义
第五节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第六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七节 人口、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供求
第六章 人力资本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第二节 人力资本基本理论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第四节 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二节 劳动力流动基本模型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与人才流失
第八章 工资理论
第九章 工资决定
第十章 工资差别
第十一章 失业
第十二章 工会理论
第十三章 劳动就业
第十四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第十五章 政府管理与劳动法规
一、考试性质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考核学生所掌握的数量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其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选拔优秀考生进一步进行数量经济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二、考察目标
计量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
1、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准确、恰当地使用学科专业术语。
3、正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和评价有关经济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
1、计量经济学的内涵、外延,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应用;
2、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
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受约束回归;
4、放宽基本假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5、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虚拟变量模型、滞后变量模型、模型设定偏误问题;
6、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识别、估计、讨论;
7、选择性样本计量经济学模型、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平行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
8、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平稳性及其检验、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9、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类型设定、总体回归模型设定、模型函数关系设定、模型变量性质设定。
一、 考试性质
复试阶段主要以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内容为主的综合性能力测试。
二、考试目标
复试的目的是发现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物流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应用知识去分析现实社会中的物流问题以及物流与经济间的关系。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满分150,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五个大题,每题30分
四、考试内容
1.本科期间所学的物流知识
2.物流案例分析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问题等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