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603 |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考试要求: | |
本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够科学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能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
二、考试内容: |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重点掌握解哲学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含义、区别和应用范围,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白板说等代表性理论。 3、掌握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以及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 4、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各个阶段。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5、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重点掌握列宁物质定义及其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重点掌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理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实践的构成、功能、基本形式、基本特点,重点掌握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4、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观点及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5、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观点及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观点。深刻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6、理解意识的定义。 7、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特别深入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认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有其客观的规律性。并掌握意识的物质起源、本质,及对物质的反作用。 8、掌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1、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基本图景。了解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本质。重点掌握新生事物的特点及其不可战胜的原因。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定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能理解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不能掌握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在于:(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2、理论联系实际地重点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重点掌握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度的概念及其认识度的原理的意义,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必须把远大目标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重点掌握辨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运用辩证的否定观,科学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和现代外国文化。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重点掌握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的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深刻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3、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掌握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掌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4、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掌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深刻理解运用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艰巨性。 5、重点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区分先验论和反映论。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3、掌握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过程和辩证运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认识辨证运动的总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以及现象与本质范畴的认识论意义。重点掌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4、理解从认识到实践的观点以及认识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循环与上升的过程。 5、重点掌握认识真理的概念及其检验。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运用绝对真理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重点掌握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生产力的概念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3、掌握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观点以及阶级的概念。 4、理解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以及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5、理解社会的观念结构以及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的概念,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掌握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重点掌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决定力量,以及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矛盾运动规律。 3、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掌握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含义以及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群众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量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理解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区分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掌握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概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3、掌握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关系。掌握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以及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4、理解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以及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 5、理解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原理。科学对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导言 1、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2、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掌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4、掌握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5、掌握规律的概念,经济规律的概念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6、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二)商品经济 1、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2、掌握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3、掌握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掌握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5、掌握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 6、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 7、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理解生产社会化及其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8、理解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9、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重点掌握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深刻理解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掌握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属性;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剩余价值的概念,超额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及资本积累的必然性。重点掌握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 3、产业资本循环及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4、重点掌握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理解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重点掌握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重点掌握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特点。 5、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重点掌握影响利润率的因素;理解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6、理解借贷资本的特征;垄断利润及其来源;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7、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8、重点掌握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固定资本磨损(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确定;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 | |
三、题型及比例: | |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占80%左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占20%左右。 1.名词解释(占10% ) 2.辨析题(占10% ) 3.简答题(占20% ) 4.论述题(占27% ) 5.材料题(占33% )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