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舞蹈艺术学科建设,努力提高高等舞蹈教育教学师资人才的专业水平,不断增强舞蹈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导向性、权威性,逐步解决我国舞蹈教育事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实践性、现实性、紧迫性问题,实现以优质人才培养带动舞蹈教育教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云南艺术学院以此为背景,策划并主办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从我国舞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提高艺术理论素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为目的,繁荣艺术教育教学研究,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次全国性、专业性、高层次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人才培训活动,它整合了全国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理论与编创实践的优势资源,力争通过科学周密的课程设置、严谨规范的教学管理,以期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民族民间舞蹈功底、深厚的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学水平、宽阔的艺术视野的教学精英人才。同时,项目依托云南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舞蹈艺术资源,将传统民族文化引入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通过搭建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的教学交流平台,进一步运用、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成果,以期逐步改善高等舞蹈专业院校高水平专业教师人才资源匮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切实加强民族舞蹈教师的教学、科研、创作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民族舞蹈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快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步伐,共同推动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主办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承办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项目面向全国开设舞蹈专业的高等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专业院团及相关机构,招收具有较高舞蹈专业基础、教学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35名。项目培训时间为62天,其中集中培训时间32天,采取全集中面授方式教学;田野采风、论文写作、组合编创等30天。 (二)国内一流的导师配置和系统的课程设置 本项目集中整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与教学的优势资源,聘请十余位分别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延边大学、新疆艺术学院、东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国内一流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包括聘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为项目策划指导,并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教法课程;聘请全国民族舞蹈教育界知名专家教授马跃、慈仁桑姆、旦周多杰、高度、赵林平、向开明、王泳舸、黄奕华、周萍等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构与实践,内容包括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汉族民间舞蹈;聘请全国舞蹈理论知名专家教授于平、邓佑玲、朴永光等讲授中国舞蹈原始发生的索隐钓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审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等理论知识;聘请艺术学理论教育教学专家教授王廷信讲授中国传统艺术的存在方式与创作方法;聘请民族学专家和少英教授讲授世界民族概况与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聘请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专家教授黄凌飞讲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聘请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研究专家刘金吾、石裕祖、曾金华等讲授云南民族舞蹈历史与文化,同时聘请云南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专家徐梅、杨旭康、农布七林、黄自新、殷宏光等教授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 开设课程如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教法、中国民族舞蹈组合编创与动作分析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建构与实践(藏、蒙、维、朝、汉)、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课程建构与实践、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传承与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田野调查、云南民族舞蹈史等课程。其中丰富多彩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传承与教学和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课程将涉及到傣族、彝族、白族、佤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多个具有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三)承办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独立艺术院校,始建于1961年。办学近50年来,坚持以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云南民族特色舞蹈艺术教育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民族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建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逐渐从单一学科发展到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办学层次从专科、本科发展到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生人数从十几人发展到现今900余人的规模。经过几代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奋斗,不断开拓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批民族舞蹈艺术表演、编导、教育和理论人才。 在办学过程中,舞蹈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拓展科研、创作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建设国家级特色“舞蹈表演”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等教学质量工程;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创作了大型舞蹈诗画《她从画中来》、大型舞乐诗《弦月翩翩》、大型民族舞蹈诗剧《独龙情怀》、傣族舞蹈《阿罗汉》等舞蹈作品。学院师生在全国“荷花奖” “桃李杯”等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 舞蹈学院师生曾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内外许多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为推动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在社会实践方面,舞蹈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活动、上海世博会艺术展演、云南省纪念改革30周年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七彩颂歌》演出、2010年昆明泛亚文化艺术节大型开幕式晚会演出、2016年大理巍山县庆活动等,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二、培训方式 (一)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与田野采风: 2017年10月10日——10月29日 集中培训 10月30日——11月5日 田野采风 11月6日——11月17日 集中培训 2、组合编排、论文写作及项目验收: 2017年11月18日——12月9日 培训地点:云南艺术学院 田野采风地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三)培训方式 集中教学采用封闭式教学方式,学员在培训期间按照《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有关管理条例执行。学员与项目组签订培训期间管理协议。培训期间以集中授课、课堂实践、分组自由讨论、座谈研讨、观摩演出、参观交流等方式进行。
三、招收对象及条件 (一)招收对象 面向全国开设舞蹈专业的高等艺术院校、师范类院校、专业院团、文化馆等单位,招收具有较高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基础、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35名。 招收条件 必备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2、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诚实守信,无任何学术不端记录,就学及工作期间未受过重大处分; 3、保证培训期间40天(含实地采风1周)的全程学习(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 4、具备一定民族舞蹈教学经验。 优先录取条件: 1、获省级及以上专业奖项一项,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项目者优先。 2、正式出版教材、专著者优先。 3、在社科类、艺术科学类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两篇及以上者优先,发表论文需与舞蹈教育教学相关。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通过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均可申报。
四、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2017年8月1日——9月1日 报名流程 提交报名表及相关材料→资格审查→发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 1、登录云南艺术学院官网“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页面下载报名表(见附件1),如实填写完成后,由所在单位核实内容并加盖公章,个人申报者由当地文化艺术主管部门核实内容并加盖公章,发送至电子邮箱:@*** ; 2、报名人员需提交的材料:(1)“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2)身份证复印件;(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4)单位人事部门介绍信及学习证明;(5)业务证明材料(获奖证书、论文发表或课题研究等材料复印件);(6)同一蓝色底板近期正面免冠一寸照片6张及电子版。上述(1)至(5)项证明材料均需要单位盖章;同时需复印所发表刊物或著作的封面、版权页、目录及全文。 3、所有材料于2017年9月10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快递(EMS或顺丰)至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云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办公室(郭建兵 收)邮编:650021;联系咨询电话:0871—65937063。 备注:无论录取与否,报名材料概不退还。
五、录取方式 报名截止后,项目办公室将组织专家按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进行学员遴选,择优录取。相关审核工作拟定于2017年9月20日完成并公布录取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学员请于2017年10月8——9日(9:00——18:00)自行前往云南艺术学院(具体地点详见录取通知书)报到。
六、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不收取学员任何费用。所有学员往返昆明交通费用自理,其他培训费用、食宿费用及学习考察期间的交通费用均由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承担。学习考察期间的食宿费用及交通费用标准均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七、结业要求 1、完成个人编排的三个及三个以上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后录制视频影像提交至项目办公室,由专家进行后期评审。 2、撰写一篇与民族舞蹈教育教学实践、编创运用研究等相关的论文,要求不少于5000字,由主办方形成论文集。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云南艺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办公室(邮编:650500) 联系人:郭建兵 联系咨询电话:0871—65937063 邮箱:@*** 附:“国家艺术基金《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报名申请表
“民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项目组 2017年8月
报名表1.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