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01]
一.专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设置于2003年,是吉首大学商学院较早设置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已获应用经济学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个硕士点,其中,应用经济为一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为主建二级学科。目前,该专业在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机构、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财经院校从事研究和工作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竞争及团队意识;
2.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能够熟练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
6.具有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7.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专业规定学分。
五.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要求:必须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全部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获得总学分165分。其中,必修学分95.5分,选修学分32.5分,集中实践教学37学分。
(二)学位授予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本专业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七.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产业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主要实验(实训)课
1.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第17、18周,共两2周,100个课时,3个学分。
2. 企业资源计划(ERP),时间安排在第5学第17周,共计1学分。
(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每学期入学前2周进行,计2个学分。
2.实习见习:安排在第8学期第18周,计1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
3.课程设计:安排在第2、3学期第17、18周,共4周,计4个学分。课程设计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经济学说史等。(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商学院课程设计指导书)
4.专业实践:包括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企业资源计划(ERP)、社会调查。其中,企业资源计划(ERP)安排在第5学期第17周,计1学分;社会调查安排第8学期第17周,计1个学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第7学期第17、18周,计3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实践教学大纲)
5.学年论文:时间安排在第4、6学期的第17、18周,共4周,计4学分。
6.毕业实习:时间安排第8学期,共6周,计6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
7.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第8学期,共8周,计8个学分。(具体要求见《吉首大学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
8.毕业教育:时间安排在第8学期第18周,计1个学分。(具体要求、内容见附件: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大纲)
九.教育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见表1)
十.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见表2)
十一.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达到的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见表3)
十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4)
十三.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见表5)
表1 教育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 单位:周
教学活动
学期 | 理论教学 | 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 | 实习见习 | 课程设计 | 专业实践 | 学年论文 | 毕业实习 | 毕业设计(论文) | 毕业教育 | 小计 | 备注 | |
上课 | 考试 |
|
| |||||||||
一 | 15 | 2 | 2 |
|
|
|
|
|
|
| 19 |
|
二 | 16 | 2 |
|
| 2 |
|
|
|
|
| 20 |
|
三 | 16 | 2 |
|
| 2 |
|
|
|
|
| 20 |
|
四 | 16 | 2 |
|
|
| 1 | 2 |
|
|
| 20 |
|
五 | 16 | 2 |
| 1 |
|
|
|
|
|
| 20 |
|
六 | 16 | 2 |
|
|
|
| 2 |
|
|
| 20 |
|
七 | 16 | 2 |
|
|
| 2 |
|
|
|
| 20 |
|
八 |
|
|
|
|
| 1 |
| 6 | 8 | 1 | 16 |
|
总计 | 111 | 14 | 2 | 1 | 4 | 2 | 4 | 6 | 8 | 1 | 155 |
|
备注:课程设计安排在第2学期和第3学期的17、18周,共4周,计4学分。第2学期提供课程设计为: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第3期提供的课程设计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经济法律、经济学说史等;专业实践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社会调查。其中,企业资源计划(ERP)安排在第5学期第17周,计1学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第7学期第17、18周,3学分;社会调查安排第8学期第17周,1学分。
表2 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
课程模块
|
|
| 学时学分及比例 | 备注 | |||
学时 | 占总学时% | 学分 | 占总学分 % | ||||
公共必修课 | 必修 | 880 | 42.71 | 55 | 33.33 |
| |
通识选修课 | 选修 | 176 | 8.54 | 11 | 6.67 |
| |
学科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 | 288 | 13.98 | 18 | 10.91 |
|
专业教育 | 专业主干课 | 必修 | 360 | 17.47 | 22.5 | 13.63 |
|
| 专业方向课 | 选修 | 296 | 14.36 | 21.5 | 12.03 |
|
小计 |
|
| 2000 | 97.08 | 128 | 77.57 |
|
实践教学课程 | 实验(实训)课 | 必修 | 60 | 2.92 | 2 | 1.21 |
|
集中时间教学环节 | 必修 | 30周 | 31 | 18.79 |
| ||
创新创业实践 | 选修 |
| 4 | 2.42 |
| ||
小计 |
| 37 | 22.42 |
| |||
合计 |
| 2060 | 100 | 165 | 100 |
|
表3专业课程与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对应关系矩阵
序号 | 专业能力
课程名称 | 学习研究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批判思维能力 |
创新创业能力 | 经济环境分析能力 | 国际经济交流能力 |
经济事务处理能力 |
1 | 政治经济学 | ● | ● | ● |
|
|
|
|
2 | 管理学原理 | ● | ● |
|
| ● |
|
|
3 | 会计学原理 | ● | ● |
|
|
|
| ● |
4 | 微观经济学 | ● | ● | ● |
| ● |
|
|
5 | 宏观经济学 | ● | ● | ● |
| ● |
|
|
6 | 统计学原理 | ● | ● | ● |
|
|
| ● |
7 | 货币金融学 |
| ● | ● |
|
|
| ● |
8 | 经济法律 |
| ● |
|
| ● |
| ● |
9 | 产业经济学 |
| ● | ● |
| ● |
|
|
10 | 财政学 | ● | ● |
|
|
| ● |
|
11 | 计量经济学 | ● | ● |
|
|
|
| ● |
12 | 区域经济学 | ● | ● |
|
| ● | ● |
|
13 | 劳动经济学 |
| ● | ● |
|
|
|
|
14 | 国际经济学 |
| ● | ● |
|
| ● |
|
15 | 经济学说史 | ● | ● | ● |
|
|
|
|
16 | 国际金融 |
| ● | ● |
| ● |
|
|
17 | 金融市场(双语) |
| ● |
|
|
|
| ● |
18 |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 ● | ● |
|
|
|
| ● |
19 | 投资学 |
| ● | ● |
| ● |
| ● |
20 | 证券投资学 |
|
| ● |
| ● |
| ● |
21 | 期货与期权 |
| ● |
|
| ● |
| ● |
22 | 资本运营 |
|
|
|
| ● |
| ● |
23 | 组织行为学 |
| ● | ● |
| ● |
|
|
24 | 经济预测与分析 |
|
|
| ● | ● |
| ● |
25 | 发展经济学
| ● | ● |
|
|
|
|
|
26 | 公共关系 | ● | ● |
|
|
|
| ● |
27 | 商务礼仪 | ● | ● |
|
|
|
|
|
28 | 人才资源管理 | ● | ● |
|
|
|
|
|
29 | 市场营销 |
| ● |
|
| ● |
| ● |
30 | 经济管理软件应用 | ● |
| ● |
|
|
| ● |
31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 | ● |
| ● |
|
| ● |
|
32 | 国际金融 |
| ● |
|
|
| ● |
|
33 | 国际金融实务 |
|
| ● |
|
| ● | ● |
34 | 国际商务英语 |
| ● |
|
|
| ● |
|
35 | 国有资产管理 |
| ● |
|
|
|
|
|
36 | 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 | ● | ● |
| ● |
|
|
|
37 | 外贸运输与保险 |
|
|
|
| ● | ● | ● |
38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 | ● |
|
|
| ● |
|
39 | 保险学 | ● | ● |
|
|
|
|
|
40 | 税法 |
| ● | ● |
|
| ● |
|
41 | 创业管理 |
|
|
| ● |
|
| ● |
42 | 学年论文 | ● |
|
| ● | ● |
|
|
43 |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
| ● |
| ● |
|
| ● |
44 | 课程设计 |
|
| ● |
| ● | ● |
|
45 | 社会调查 |
|
| ● | ● | ● |
|
|
46 | 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见习) |
| ● |
| ● |
|
| ● |
47 | 毕业教育 |
| ● |
|
| ● |
|
|
48 | 毕业综合实习 |
| ● |
| ● | ● |
|
|
49 | 毕业论文(设计) | ● |
| ● | ● |
|
|
|
50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
|
| ● |
|
| ● |
51 | 经济管理软件应用 | ● |
|
| ● |
|
| ● |
专业能力描述:
1.学习研究能力:具有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能将基础理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具备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2.综合素质能力:掌握金融、银行、财会、贸易、财政、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产业、区域、消费等领域的经济理论,能从理论层面把握和驾驭微、宏观知识体系。
3.批判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对经济问题提出基于常识的思考,具有质疑原有理论和方法的精神和能力,具备运用原有理论解释经济新现象、新事物的能力。
4.创新创业能力:运用经济学有关理论解释社会现象、寻找解决办法问题的优办法。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5.经济环境分析能力:具有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 国际经济交流能力: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思想,掌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经济政策、法规和措施,具备理解国际经济政策的能力。
7.经济事务处理能力:具有系统的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对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模型设计、参数估计和检验;具备经济领域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和处理的能力;同时具备经济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表4(1)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类别 | 修读方式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理论讲授 | 实践实验 | |||||||||||||
通识教育 | 公共必修课 | 必修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3 | 54 | 28+(14) | 12 | 3 | 1-4(1) | 试 |
| |
2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 2 | 36 | 18+(10) | 8 | 2 | 1-4(2) | 试 |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6 | 108 | 56+(30) | 22 | 4 | 1-4(4) | 试 |
|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3 | 54 | 28+(12) | 12 | 3 | 1-4(3) | 试 |
| ||||
5 | 形势与政策(讲座, 每学期8学时) |
| 2 | 32 | 16+ (8) | 8 |
| 1-4 | 查 |
| ||||
6 | 大学英语(Ⅰ、Ⅱ、Ⅲ、Ⅳ) |
| 12 | 256 | 192+(64) |
| 3 | 1-4 | 试 |
| ||||
7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2 | 56 | 20+(8) | 28 | 2 | 1/2 | 试 |
| ||||
8 | 大学体育(Ⅰ、Ⅱ、Ⅲ、Ⅳ) |
| 4 | 138 | 128+(10) |
| 2 | 1-4 | 试 |
| ||||
9 | 专业导论 |
| 1 | 16 | 16 |
| 1 | 1 | 查 |
| ||||
10 | 创业基础 |
| 2 | 32 | 16 | 16 | 2 | 3 | 查 |
| ||||
11 | 军事理论及训练 |
| 2 | 32 | 20 | 12 | 2 | 1 | 查 |
| ||||
12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1 | 16 | 16 |
| 1 | 1 | 查 |
| ||||
13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 1 | 16 | 16 |
| 1 | 1、7 | 查 |
| ||||
14 | 高等数学 Ⅰ |
| 4 | 64 | 64 |
| 4 | 1 | 试 |
| ||||
15 | 高等数学 Ⅱ |
| 4 | 64 | 64 |
| 4 | 2 | 试 |
| ||||
16 | 线性代数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17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3 | 48 | 48 |
| 3 | 4 | 试 |
| ||||
通识选修课 | 选修课 |
| 人文精神类 |
| 11 | 176 | 安排在2-7学期开设。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11个学分。文科学生至少选修科学素养系列2个学分课程,理工科学生至少在人文精神系列选修2个学分课程。学生选修非本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不低于6学分。 |
| ||||||
| 科学素养类 |
|
| |||||||||||
| 创新能力类 |
|
| |||||||||||
| 艺术情趣类 |
|
| |||||||||||
| 本土特色类 |
|
| |||||||||||
学科教育 | 学科基础课 | 必修课 | 1 | 政治经济学 |
| 3 | 48 | 45 | 3 | 3 | 1 | 试 |
| |
2 | 管理学原理 |
| 3 | 48 | 45 | 3 | 3 | 1 | 试 |
| ||||
3 | 会计学原理 |
| 3 | 48 | 45 | 3 | 3 | 2 | 试 |
| ||||
4 | 统计学原理 |
| 3 | 48 | 45 | 3 | 3 | 2 | 试 |
| ||||
5 | 微观经济学 |
| 3 | 48 | 45 | 3 | 3 | 2 | 试 |
| ||||
6 | 宏观经济学 |
| 3 | 48 | 45 | 3 | 3 | 3 | 试 |
| ||||
专
业
教
育 | 专 业 主 干 课 | 必修课 | 1 | 货币金融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3 | 试 |
| |
2 | 经济法律 |
| 2.5 | 40 | 36 | 4 | 2.5 | 3 | 试 |
| ||||
3 | 产业经济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4 | 试 |
| ||||
4 | 财政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2 | 试 |
| ||||
5 | 计量经济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5 | 试 |
| ||||
6 | 区域经济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5 | 试 |
| ||||
7 | 劳动经济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3 | 试 |
| ||||
8 | 国际经济学 |
| 2.5 | 40 | 36 | 4 | 2.5 | 4 | 试 |
| ||||
9 | 经济学说史 |
| 2.5 | 40 | 36 | 4 | 2.5 | 2 | 试 |
| ||||
专
业
方
向
课 | 金融方向限选课 | 1 | 国际金融 |
| 2.5 | 32 | 28 | 4 | 2 | 6 | 试 |
| ||
2 | 金融市场(双语) |
| 2 | 32 | 28 | 4 | 2 | 7 | 查 |
| ||||
3 |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投资理财方向限选课 | 1 | 投资学 |
| 2.5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2 | 证券投资学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3 | 期货与期权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说明:专业方向课每生须选修1个模块课程,6个学分 | ||||||||||||||
专 业 任 选 | 1 | 资本运营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2 | 组织行为学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3 | 经济预测与分析 |
| 2 | 32 | 28 | 4 | 2 | 3 | 查 |
| ||||
4 | 发展经济学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5 | 公共关系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6 | 商务礼仪 |
| 2 | 32 | 28 | 4 | 2 | 3 | 查 |
| ||||
7 | 人才资源管理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8 | 市场营销 |
| 2 | 32 | 28 | 4 | 2 | 3 | 查 |
| ||||
9 | 经济管理软件应用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10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11 | 国际金融实务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12 | 国际商务英语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13 | 国有资产管理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14 | 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 |
| 2 | 32 | 28 | 4 | 2 | 7 | 查 |
| ||||
15 | 外贸运输与保险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16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 2 | 32 | 24 | 8 | 2 | 5 | 查 |
| ||||
17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 2 | 32 | 28 | 4 | 2 | 5 | 查 |
| ||||
18 | 保险学 |
| 2 | 32 | 28 | 4 | 2 | 4 | 查 |
| ||||
19 | 税法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20 | 创业管理 |
| 2 | 32 | 28 | 4 | 2 | 6 | 查 |
| ||||
合计 |
| 40 | 640 | 556 | 84 | 40 |
|
|
|
表4(2)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实践类型 | 学分 | 学时(周数)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1 | 军训 |
| 实训 | 2 | 2 | 1 | 必修 |
2 | 学年论文 |
| 实习 | 2 | 2 | 4、6 | 必修 |
3 | 课程设计 |
| 实训 | 5 | 4 | 2、3 | 必修 |
4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 实训 | 0.5 | 1 | 5 | 必修 |
6 | 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
| 实训 | 1 | 30学时 | 6 | 选修 |
7 |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
| 实训 | 3 | 2 | 7 | 必修 |
8 | 专业实践 |
| 实习 | 4 | 4 | 4/7/8 | 必修 |
9 | 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见习) |
| 实习 | 1 | 1 | 6 | 必修 |
10 | 毕业教育 |
| 实训 | 1 | 1 | 8 | 必修 |
11 | 毕业综合实习 |
| 实习 | 6 | 6 | 7/8 | 必修 |
12 | 毕业论文(设计) |
| 实训 | 8 | 8 | 7/8 | 必修 |
13 | 经济管理软件应用 |
| 实训 | 1 | 30学时 | 6 | 必修 |
实践类型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及其他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
表5 经济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 修读方式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 注 | ||
理论讲授 | 实践实验 | ||||||||||||
专业教育课 | 专业主干课 | 必修课 | 1 | 管理学原理 |
| 3 | 48 | 48 |
| 3 | 1 | 试 |
|
2 | 政治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1 | 试 |
| |||
3 | 会计学原理 |
| 3 | 48 | 48 |
| 3 | 2 | 试 |
| |||
4 | 微观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2 | 试 |
| |||
5 | 宏观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6 | 统计学原理 |
| 3 | 48 | 48 |
| 3 | 2 | 试 |
| |||
7 | 产业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8 | 经济法 |
| 2 | 32 | 32 |
| 2 | 2 | 试 |
| |||
9 | 劳动经济学 |
| 2 | 32 | 32 |
| 2 | 2 | 试 |
| |||
10 | 货币金融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11 | 计量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12 | 区域经济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13 | 经济学说史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14 | 财政学 |
| 3 | 48 | 48 |
| 3 | 3 | 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意见表
学院 | 商学院 | 专业 | 经济学 | 学科门类 | 经济 | ||||||||
制订人 | 负责人 | 李琼 | 学历 | 研究生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系主任 | |||||
成员1 | 李政忙 | 学历 | 研究生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副院长 | ||||||
成员2 | 吴雄周 | 学历 | 博士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系副主任 | ||||||
成员3 | 丁建军 | 学历 | 博士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院长助理 | ||||||
审核人 | 专家1 |
| 学历 |
| 职称 |
| 职务 |
| |||||
专家2 |
| 学历 |
| 职称 |
| 职务 |
| ||||||
专家3 |
| 学历 |
| 职称 |
| 职务 |
| ||||||
主要指标 | 通识教育学分 | 66 | 占总学分比例 | 40 | |||||||||
学科教育学分 | 18 | 占总学分比例 | 10.91 | ||||||||||
专业教育学分 | 44 | 占总学分比例 | 26.67 | ||||||||||
实践教学学分 | 37 | 占总学分比例 | 22.42 | ||||||||||
总学分 | 165 | ||||||||||||
理论教学 | 理论学时 | 1876 | 实践教学 | 独立实验(训)课学时 | 160 | ||||||||
课内实践学时 | 184 | 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 | 30 | ||||||||||
占总学分比例 | 77.6 | 占总学分比例 | 22.42 | ||||||||||
必修、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80.3;19.7 | ||||||||||||
平均周学时 | 1、2年级 | 24 | |||||||||||
3、4年级 | 18(不包括第8学期) | ||||||||||||
其它指标 |
| ||||||||||||
学院 意见 |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教务处 意 见 | 教务处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教学委员会 会 意 见 |
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