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集美大学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生。
集美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迄今已有98年历史,校训“诚毅”为陈嘉庚先生和其弟陈敬贤先生所立。1994年,在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是福建省较早具有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经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批准,我校自2003年起开始招收港澳台侨学生,并可单独对台湾招生;自2011年起可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自2012年起可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免试招收香港学生;自2013年起可以通过内地(祖国大陆)面向港澳台招收研究生统一考试招收港澳台研究生。
集美大学非常重视与国(境)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现有21个学院(部),69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56个硕士二级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覆盖29个领域),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1个博士后流动站(水产)。全日制在校生27000多人,其中港澳台侨、留学生学生370多人。专任教师1500多人,高职称教师约占54%。学校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校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建有数字信息检索中心,馆藏纸质文献250万册,中外文现刊2700多种。
学校秉承“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努力把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部工作。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水产学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大陆唯一一家授权开展台湾船员无限航区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和履约过渡期适任培训的单位。
蜚声海内外的集美学村,曾经走过光辉而漫长的路程。今天的集美大学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开拓进取,迎接挑战,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面向世界、面向海洋,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较高水准的多科性大学。
一、招生计划 :50人
二、本科招生专业
(一)普通类 学制:四年
学院 | 专业 | 科类 | 额外科目要求 |
航海学院 | 航海技术 | 理工 | 无 |
交通运输 | 理工 | ||
物流管理 | 理工 | ||
轮机工程学院 | 轮机工程 | 理工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理工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理工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
水产学院 | 动物科学 | 理工 | |
水产养殖学 | 理工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
生物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 理工 | |
财经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兼收 | |
会计学 | 文理兼收 | ||
经济学 | 文理兼收 | ||
财政学 | 文理兼收 | ||
金融学 | 文理兼收 | ||
投资学 | 文理兼收 | ||
教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文理兼收 | |
小学教育 | 文史 |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含工商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 | 文理兼收 | |
旅游管理 | 文理兼收 | ||
电子商务 | 理工 |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
通信工程 | 理工 |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
网络工程 | 理工 | ||
软件工程 | 理工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工 | ||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理工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 | 理工 |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工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工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工 | ||
应用物理学 | 理工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理兼收 | |
日语 | 文理兼收 | ||
翻译 | 文理兼收 | ||
法学院 | 法学 | 文史 | |
社会工作 | 文史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史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史 | ||
工程技术学院 | 工程管理 | 理工 |
(二)体育(艺术)类: 学制:四年
学院 | 专业 | 科类 | 额外科目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体育 (文理兼收) | 体育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体育 (文理兼收) | ||
运动训练 | 体育 (文理兼收) |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体育 (文理兼收)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 (文理兼收) | 音乐 |
音乐表演 | 艺术 (文理兼收) | ||
舞蹈表演 | 艺术 (文理兼收)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 (文理兼收) | 视觉艺术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文史) | ||
动画 | 艺术 (文史) | ||
环境设计 | 艺术 (文史) |
备注:
1、我校体育(艺术)类招生无术科考试。考生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学习基础和学科发展潜质。
2、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额外科目要求:体育类考生体育科成绩须达2级、美术类考生视觉艺术科成绩须达2级、音乐类考生音乐科成绩须达2级。
3、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不能跨类转专业。
4、各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请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集美大学招生章程》。
5、新2017年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收生计划的专业(课程)资料,以联招办网上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三、招生办法
(一)报名
1、报名资格
(1)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需参加2017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3)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2、报名方式及时间
采取网上预报名及现场正式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时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内地部分高校免试招收香港学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报名时间为准。
网上预报名:3月1日至3月20日登陆对港免试招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www.***.cn)进行预报名。网上预报名时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报考基本信息(考生数据、监护人、就读学校、报考志愿等),填写获奖经历、个人经历等内容,并于5月31日前上传学习概览至报名系统。
现场确认:3月10日至31日(星期日及香港公众假期除外)到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电话:0852-2542 4811)现场确认。考生须按要求提交打印好的报名表格、相关身份证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及学习证明材料(学习概览复印件、校长推荐计划表格等),并缴付报名费用。
考生若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前往报名点进行确认,可委托他人凭考生身份证件(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代报者本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考生电子相片(JPG格式,像素168*240,文件大小35K以内。如考生已将照片上传至预报名系统则无需提交)代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进行确认,每位代报者只可代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
校长推荐计划表格及相关文件,由考生所在中学在5月31日前上传,逾期不予受理。
以上具体工作时间安排以各报名点公告为准。
(二)、填报志愿
考生可选择填报集美大学(第二批本科院校)的四个专业志愿。
(三)、录取原则
学校根据考生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并依据教育部核准的招生计划以及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录取。
低录取要求:
低录取要求(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 |||||
中文 | 英文 | 数学 | 通识教育 | 选修科目 | |
普通类 | 3 | 3 | 2 | 2 | 无 |
普通类校长推荐计划 | 3 | 3 | 2 | 2 | 无 |
3 | 2 | 3 | 2 | 无 | |
体育类 | 2 | 2 | 1 | 1 | 体育2 |
美术类 | 2 | 2 | 1 | 1 | 视觉艺术2 |
音乐类 | 2 | 2 | 1 | 1 | 音乐2 |
四、学习与生活费用
(一)学费(币种:人民币,单位:元/人/年)
学习类别 | 学士学位课程 | ||
一般科类 | 软件工程 | 艺术类 | |
学费 | 5460 | 第一、二学年5460,第三、四学年13000 | 8640 |
( 二)住宿费(币种:人民币,单位:元/人/年)
住宿类型 | 住宿费 | 设施 |
学生公寓 | 550-1300 (依据住宿条件而定) | 电话线、网络、洗手间、热水器、空调、书桌、洗衣房、24小时保安值班 |
(三)生活费用:膳食费每月约人民币2500元左右。
备注:学生入学注册时,应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和杂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收费标准如有调整,按当年主管部门审批为准。
五、奖学金
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教育部、福建省等面向台港澳学生设立的奖学金。
六、相关事项
(一)入学与身体检查
新生持加盖学校公章的《新生入学通知书》报到,入学报到时间及相关要求以《新生入学通知书》上的规定为准。
新生入学后,由学校进行身体检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申请商转其它专业。
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其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或至少应持有有效期为一年的出入境证件。
(二)学历与学位
学生在校期间,按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管理,可申请免修政治理论课。
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集美大学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授予其集美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原则上应返回原居住地。
(三)简章中招生录取办法若与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不符,请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集美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 编:361021
电 话:0086-592-6182393 6183371 6181301
传 真:0086-592-6185889
E-mail:zsbbg@***.cn
相关链接
福建厦门集美大学网址:http://www.***.cn
联招办网站:http://ww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