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10月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1988年9月在马列主义教研室基础上,并入了德育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成立了社会科学部。2000年5月社会科学部撤消,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1年4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社科学院合署办公。2013年11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分设。
学院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9人。45岁以下教师共39人,其中15人已获博士学位。本科生867人,研究生68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2人。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现开设有法学、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四个本科专业,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和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女性研究中心、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所、江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法治江西与法律人才智库培养基地。学院设有交通政策与法制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与推广中心、高等教育改革与法制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省级优质课程2门、校级优质课程6门;法学是学校重点学科。2007年以来主持承担厅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课题8项,教育部项目13项,省级项目100多项;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50多项,其中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5项;主编、参编正式出版的著作教材20多部;每年在中文核心、重点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左右。
学院教学设施齐备,拥有模拟法庭、计算机房、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订有各类期刊、报纸300余种,图书1万余册,为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质量立院,特色强院、人才兴院的办院方针;以本科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人才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江西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而努力。
专业目录
学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方向 |
科类 |
授予学位 |
学制 |
学费标准(元/年) |
备注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
文理 |
法学 |
四年 |
4660 |
|
公共事业管理* |
|
文理 |
管理学 |
四年 |
4660 |
|
汉语言文学 |
|
文史 |
文学 |
四年 |
4380 |
|
专业培养计划
法学
一、培养目标:
以交通法和知识产权法为培养特色,系统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训练,能够运用法学原理分析、解决法律实务问题。培养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法律职业人才。
二、主干学科:
法学
三、核心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总论、刑法学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总论、商法学分论、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总论、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尤其是交通管理的知识以及应用能力,发挥学校交通学科的优势,为同学增强公共交通管理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既具有公共事业管理综合能力又具有公共交通管理特长,能在公共交通及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三、核心课程:
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汉语言文学
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素养,获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受到古今中外文化,中文教学,媒体传播,企业(尤其是交通类)文案策划、宣传,应用写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能在各类企业、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文秘、宣传、教学、编辑等与汉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微网
原标题:2017年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