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大专: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对口生。
修业年限: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在各艺术院团、基层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社会文化培训机构以及文化传播演艺公司、企事业单位团委(工会)、学校等从事舞蹈表演、组织策划、编导、管理、文化创意、演出经纪、社会培训、教学等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表演及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初步的舞蹈教学能力、掌握一定的舞蹈编导方法、熟悉舞蹈排练程序。
(一)知识结构
1、掌握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体系,熟练掌握芭蕾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基本技能以及控制、跳跃、旋转、翻身等舞蹈表演专业技巧,及教学方法;
2、熟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风格特征的基础知识;能较准确地表现各民族不同风格舞蹈的动律及情感,达到熟练运用身心表现舞蹈动作语汇的目的;
3、熟悉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础知识;
4、掌握舞蹈基础理论知识
(二) 能力结构
1、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及组织管理、创意、社会培训(教学)等能力。
2、具备初步的编导策划能力,能为各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广电策划相应晚会。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编排及教学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2、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3.具有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树立以美育人的从教信念。
四、主干课程
(一)专业课程
1.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学生的,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2.舞蹈作品赏析
本课程对中外舞蹈剧中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了解舞蹈剧名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成败得失,培养学生具备评析舞蹈舞剧作品的能力,是学生初步掌握中外既有代表性的舞蹈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使学生在评析实践中提高对舞蹈艺术特征的认识,并初步分析舞蹈,舞剧作品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基本乐理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概念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逐步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促进综合音乐能力的协调发展,并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演唱、演奏和创作的实践中去。
4.乐理视唱练耳
本课程是音乐专业重要基础理论课,通过对学生系统的视唱、听音训练,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体验;初步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提高对五线谱的视唱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逐步提高音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促进综合音乐能力的协调发展,并将这些能力运用到演唱、演奏和创作的实践中去。
5.钢琴
理解钢琴的结构特点、历史渊源、发展概况,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通过对中外乐曲及练习曲的训练,具备较好的演奏和钢琴伴奏能力,培养良好的乐感和音乐表现力。
6.芭蕾基本功训练和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舞蹈基本功主要是训练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能力,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形态,解放肢体,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舞蹈感和音乐感,努力使形体动作富有艺术表现力。在训练中要求学生将舞蹈和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7.舞蹈编导
现行编导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训练两个部分。基础理论包括舞蹈编导的职能,舞蹈创作的一般程序,舞蹈语言、舞蹈结构和舞蹈要点等。基于舞蹈编导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正确认识生活概括生活的能力,较高的文学修养,丰富的历史知识,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戏剧结构能力,美术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才能。专业训练包括选材的练习,结构能力的练习,编舞技巧的练习,舞蹈画面的练习,舞台调度的练习以及小品习作和实习排练等。其中编舞技巧是学习编导重要的课目。通过编舞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对舞蹈动作进行分析、分解、变化和发展的技能;捕捉舞蹈形象;创造、组织舞蹈语言;设计各种舞段等一整套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创作过程。学生应系统地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以及具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和初步科研的能力。
8.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包括了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藏、蒙古、维吾尔、朝鲜五个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完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包蕴着共性的一个个性特例,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也是整个民间舞蹈文化历史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要环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主要是把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特点浓郁的民族民间舞,以及本地区的民间舞,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民族舞的基本动律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组合,把握民族民间舞的特点、风格,熟练地表演民族民间舞。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一种方法,而非单纯的组合、动作的传承。
9.舞蹈剧目
本课程主要是学习优秀剧目,学会刻画角色,塑造人物形象,掌握舞蹈表演技能,使学生自身创造的舞台动作对作品进行直接的体现。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学习掌握剧目编排动作变换的规律和技能。舞蹈剧目在教学中通过教与学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演能力及舞台经验,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把握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作,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演员角色,通过不断的创新,使学生更快地提高综合表演能力。
10.中国古典舞身韵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指中国古典舞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律”指中国古代舞的内在气韵,是指训练身法与陶冶神韵的方法。本课程主要学习呼、吸、提、沉、冲、靠、含、腆、仰等10种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将“形、神、劲、律”结为一体。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达到神与形的有机结合。
11、中国舞蹈简史
中国舞蹈简史主要分两部分,中国古代舞蹈简史和中国近现代舞蹈简史。中国古代舞蹈简史包括原始时期舞蹈的起源,殷商周时期舞蹈的发展,汉唐时期舞蹈的鼎盛,元明清时期舞蹈逐渐被戏曲的取代。中国近现代舞蹈简史主要是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开始,了解舞蹈工作者经由传授西方舞蹈,开创了中国近现代舞蹈的辉煌。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舞蹈的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学生在一定的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
12.舞蹈毯技课
舞蹈毯技课又称毯子功、跟斗、技术技能课。其内容包括翻、腾、扑、跌、滚、摔等各项技艺。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协调人体四肢,增强全身各关节的柔韧性、协调性和锻炼神经中枢系统对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使学生在今后从事舞蹈表演和舞蹈艺术创作中能熟练应用各种技能技巧。
(二)认证课程:计算机。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国防教育
通过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防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及集体荣誉感。安排在第1学期前2周进行。
2.入学教育
通过校纪校规与专业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并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安排在第1学期前2周进行。
3.社会实践(调查)
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演出活动,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了解社会实际,撰写调查报告,考察学生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能力,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公益劳动(社区服务)
要求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其时间总计不少于2周
5.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表演艺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表演艺术专业的见习主要是参加专业艺术院团或社会大型公益活动的文艺演出以及各种文艺演出的观摩。通过专业见习,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前介入文艺工作者的角色,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热爱文艺工作的感情基础上,了解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树立成长为一名合格文艺工作者的自觉意识;在学生通过训练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底和通过对舞蹈理论学习获得对舞蹈表演艺术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与表演艺术的背景相联系,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和主动性。见习3周,分别安排在第2、第3、第4学期进行,每学期各见习1周。
6.社团活动
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安排在第1至第4学期进行。
7.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全面检验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果,为学生较快较好地适应文艺工作创造条件。全面检查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进一步加强与专业艺术院团,与地方文化管理部门的联系,听取地方文化管理部门领导和专业文艺院团长,文艺工作者对表演艺术专业建设的意见,以求更好地更切合实际地培养专科层次的文艺工作者。顶岗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共17周。
5、毕业汇报演出
安排在第三学年。毕业汇报演出的指导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集中时间5周,安排在第5学期毕业汇报演出1周,集中训练4周。
6.毕业教育
通过系列就业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帮助学生适应身份转变。安排在第6学期。
六、毕业规定
符合以下规定,准予毕业。
1.修业时间不少于3年,且多延缓1年。
2.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其中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参加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相关等级考试,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3专业实习与毕业汇报演出等成绩合格。
4.修业期间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校学生管理手册中规定的不予毕业的条款。
七、教学计划
表一: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设置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学时 |
各学期周时数分配 |
考试形式 |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考试 |
考查 |
|||||
15周 |
17+1周 |
17+1周 |
17+1周 |
12+6周 |
18 周 |
|||||||||
必修课 |
公共课程 |
1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
64 |
64 |
2 |
2 |
社会 (艺 术) 实习
|
ü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8 |
68 |
2 |
2 |
ü |
||||||||
3 |
形势与政策 |
48 |
48 |
每学期4次讲座 |
||||||||||
4 |
大学语文 |
64 |
64 |
2 |
2 |
ü |
||||||||
5 |
大学英语 |
196 |
196 |
4 |
4 |
4 |
ü |
|||||||
6 |
心里健康 |
30 |
30 |
2 |
ü |
|||||||||
7 |
计算机应用 基础 |
64 |
56 |
8 |
2 |
2 |
ü |
|||||||
8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24 |
24 |
2 |
ü 5 |
|||||||||
小计 |
558 |
550 |
8 |
|||||||||||
专业课程 |
1 |
艺术概论 |
34 |
34 |
2 |
ü |
||||||||
2 |
乐理与视唱 |
64 |
64 |
2 |
2 |
ü |
||||||||
3 |
钢琴 |
64 |
64 |
2 |
2 |
ü |
||||||||
4 |
舞蹈作品 赏析 |
34 |
34 |
2 |
ü |
|||||||||
5 |
芭蕾基础训练(一) |
90 |
90 |
6 |
ü |
|||||||||
6 |
芭蕾基础训练(二) |
102 |
102 |
6 |
ü |
|||||||||
7 |
芭蕾基础训练(三) |
102 |
102 |
6 |
ü |
|||||||||
8 |
古典舞基础训练(一) |
102 |
102 |
6 |
ü |
|||||||||
9 |
古典舞基础训练(二) |
72 |
72 |
6 |
ü |
|||||||||
10 |
中国民族民间舞(藏族) |
60 |
60 |
4 |
ü |
|||||||||
11 |
中国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蒙古舞) |
102 |
102 |
6 |
ü |
|||||||||
12 |
中国民族民间舞(安徽花鼓灯、维吾尔族) |
102 |
102 |
6 |
ü |
|||||||||
13 |
中国民族民间舞(山东秧歌、朝鲜族) |
102 |
102 |
6 |
ü |
|||||||||
必修课 |
专业课程 |
14 |
中国民族民间舞(各民族综合组合) |
48 |
48 |
4 |
ü |
|||||||
15 |
舞蹈毯技(一) |
60 |
60 |
4 |
ü |
|||||||||
16 |
舞蹈毯技(二) |
68 |
68 |
4 |
ü |
|||||||||
17 |
舞蹈毯技(三) |
68 |
68 |
4 |
ü |
|||||||||
18 |
舞蹈毯技(四) |
68 |
68 |
4 |
ü |
|||||||||
19 |
舞蹈毯技(五) |
48 |
48 |
4 |
ü |
|||||||||
20 |
中国古典身韵(一) |
68 |
68 |
4 |
ü |
|||||||||
21 |
中国古典身韵(二) |
68 |
68 |
4 |
ü |
|||||||||
22 |
舞蹈编导(一) |
68 |
68 |
4 |
ü |
|||||||||
23 |
舞蹈编导(二) |
48 |
48 |
4 |
ü |
|||||||||
24 |
舞蹈剧目 |
208 |
208 |
4 |
4 |
6 |
ü |
|||||||
25 |
舞蹈简史 |
34 |
34 |
2 |
ü |
|||||||||
小计 |
1884 |
166 |
1718 |
30 |
30 |
28 |
30 |
24 |
||||||
选修课 |
公共选修︵任选三门︶ |
1 |
音乐欣赏 |
30 |
20 |
10 |
3*10 |
ü |
||||||
2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必选) |
30 |
20 |
10 |
2*15 |
ü |
||||||||
3 |
动画制作技术 |
30 |
20 |
10 |
2*15 |
ü |
||||||||
4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选) |
30 |
20 |
10 |
2*15 |
ü |
||||||||
5 |
小计(3门) |
90 |
60 |
30 |
||||||||||
专业选修︵任选三门︶ |
1 |
影视表演 训练 |
30 |
30 |
2*15 |
ü |
||||||||
2 |
化妆基础 知识 |
15 |
10 |
5 |
1*15 |
ü |
||||||||
3 |
舞美基础 知识 |
12 |
12 |
1*12 |
ü |
|||||||||
4 |
现代舞与 创编 |
24 |
10 |
14 |
2*12 |
ü |
||||||||
5 |
外国代表性 |
30 |
30 |
1*15 |
ü |
|||||||||
小计(3门) |
51/84 |
10/32 |
49/74 |
|||||||||||
集中实践课程 |
入学教育、军训 (含军事理论) 7节/天 |
2 周 |
2 周 |
2周 |
ü |
|||||||||
实习 7节/天 |
17 周 |
17 周 |
17 周 |
ü |
||||||||||
汇报排练及演出 7节/天 |
2 周 |
2 周 |
2 周 |
ü |
||||||||||
小计 |
735 |
735 |
70 |
70 |
595 |
|||||||||
合计 |
3254/3351 |
808/786 |
2446/2501 |
表二:课程结构、学时分配表
课程模块 |
学时分布 |
占总课时 比例 |
|||
总课时 |
占课内课时比例 |
小计 |
|||
必修 |
公共课程 |
558 |
21.86% 21.33% |
21.86% 21.33% |
77.64% 78.07% |
专业课程 |
1820 1884 |
71.32% 72.02% |
71.32% 72.02% |
||
选修 |
公共选修课程 |
90 |
3.53% 3.44% |
3.53% 3.44% |
|
专业选修课程 |
84 |
3.29% 3.21% |
3.29% 3.21% |
||
课内课时合计 |
2552 2616 |
100% |
77.64% 78.07% |
||
集中实践课程 |
735 |
22.36% 21.93% |
|||
总课时合计 |
3287 3351 |
100% |
表三:全学程各学年周时教学安排表
周数 学期 |
课堂教学 |
复习考试 |
社会(艺术)实习 |
军训、入学 教育 |
汇报演出训练 |
毕业 汇演 |
寒暑假 |
合计 |
|
一 |
1 |
15 |
1 |
2 |
11 |
47 |
|||
2 |
17 |
1 |
|||||||
二 |
3 |
17 |
1 |
11 |
47 |
||||
4 |
17 |
1 |
|||||||
三 |
5 |
12 |
1 |
4 |
1 |
11 |
47 |
||
6 |
1 |
17 |
|||||||
合计 |
78 |
6 |
17 |
2 |
4 |
1 |
33 |
141 |
表四:实践性教学安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期 |
周数 |
实践内容 |
实践目的 |
场所 |
1 |
“两课”实践 |
1.2 |
1 |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法庭 旁听等 |
思想政治教育 |
校外 |
2 |
公益劳动 |
1-5 |
2 |
劳动 |
增强劳动意识 |
校内外 |
3 |
入学教育、军训 |
1 |
2 |
校风、校纪、校情及专业思想教育,军训 |
树立专业思想、增强国防素质 |
校内 |
4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1.5 |
大学生就业及社会用人情况调查 |
专业思想及就业意识教育 |
校外 |
5 |
社会实践(含社团活动) |
1-5 |
3 |
社会活动、联系见习、实习、社会调查等 |
社会教育 |
校外 |
6 |
顶岗实习 |
6 |
17 |
文艺机构实践 |
理论联系实践 |
校外 |
7 |
毕业汇报演出 |
5 |
1 |
指导采用与分散相 结合的形式 |
培养专业能力 |
校内外 |
合 计 |
27.5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