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2016年招生专业介绍
百色学院信息工程成立于2015年4月,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计算机信息工程系,2008年成立的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2015年4由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的相关专业合并而成,学院已经形成了本科教育、专科高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1572人。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20人,工程师5人,实验师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24人,海外留学归来1人,“双师型”教师16人。聘有广西大学、广州大学等10多位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信息工程学院2006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各2项,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25项,自治区级教改项目 12项;共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中文核心36篇,EI、ISTP收录9篇。拥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实用型专利5项。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及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逐步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技术优势与特色。
信息工程学院有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2个广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建设中心和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有数字媒体及非编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软件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微软ITA实训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网络综合实验室、综合布线实训室、现代通信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创新实验室、电路设计虚拟与仿真实验室、电子线路实验室、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子工艺与装配实验室、EDA实验室(PLC原理与应用实验室)、家用电器综合实验室、制冷制热综合实验室、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室、DSP及嵌入式技术实验室、光纤及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高频与通信原理实验室、电力电子及自动化控制实训室、电路制作与检测实验室、电力系统发电与供配电实验室、电气工程创新实验室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等 45 间,实验面积3882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2984万元。
拥有美联科技、达内科技等10个校外实践基地。学院与微软公司、深圳讯方通信公司、广西中意达等业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技术课程授课、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专业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微软IT学院计划”的签订和落实,是学院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项目的稳步推进,将使学院的校企合作推向国际化。
学院拥有5个科技社团和一个大学生家电维修培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类、电子类相关专业学科竞赛。学院提供多个24小时的实验室。2006年以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6项,全国二等奖26项,全国三等奖21项,全国优秀奖17项,广西一等奖36项, 广西二等奖85项,广西三等奖110项,广西优秀奖33项,优秀团队奖5项,佳团队奖1项。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4项,广西区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20多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学院获1次全国组织,5次获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学校,8人次获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或先进个人,5人次获广西优秀组织工作者,73人次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104人次获广西优秀指导教师。
专业简介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 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
开设的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创新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创新性体现为执行教育部新培养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培养信息技术与应用的特色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性体现为开设实践课比例高、创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实用性体现在开设软件设计创新班,高度仿真IT企业的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类IT认证教学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相关软件研发、系统管理、技术维护和运行等技术或信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计算机应用环境,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熟悉媒体内容制作方法、工具和技术,能够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制作,并熟练应用计算机数字媒体加工工具和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Web系统与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原画基础、影视编辑技术、室内艺术设计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创新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创新性体现为执行教育部新培养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培养信息技术与应用的特色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性体现为开设实践课比例高、创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实用性体现在开设软件设计创新班,高度仿真IT企业的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类IT认证教学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制作,并熟练应用计算机数字媒体加工工具和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工作。
***工程(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通信原理、Web系统与技术、Windows或Linux服务器管理与应用、网络仿真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创新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创新性体现为执行教育部新培养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强调能力与素质并重,培养信息技术与应用的特色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性体现为开设实践课比例高、创建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实用性体现在开设软件设计创新班,高度仿真IT企业的工作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各类IT认证教学辅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认证考试,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及项目管理的工作。
4.物联网工程(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物联网算法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操作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RFID原理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实践等。
专业优势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5.通信工程(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质,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工程实践能力较强,了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理论前沿,并且具有严谨、务实、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奉献拼搏的精神;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导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等。
专业优势特色:校企教育合作培养。依据 “百色学院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多年通信和教育行业的服务经验,向我校派遣“人才服务团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技术课程授课、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专业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教育合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作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在通信网与交换、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等多个层面和领域中,从事通信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应用、技术开发和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EDA技术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后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比如,电子工程师、项目主管;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测量、电气制图与读图、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发电厂电气工程、工厂供电、PLC原理与应用、组态技术基础及应用、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系统等。
专业优势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