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 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是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工会学院、劳动关系系、经济管理系、法学系、公共管理系、安全工程系、文化传播学院、基础部、外语教学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干部培训学院和学院等教学单位。
学校本科专业设有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社会工作、安全工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行政管理、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经济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形成了以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社会工作、安全工程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 2012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授权专业学位类别为公共管理硕士(MPA),并于2013年起正式招生。我校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设置三个方向: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和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306 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 4672人,高职学生1634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 470人,其中专任教师27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共1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根据教学的需要,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建校以来,学校积极探索把握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注重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讲求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着力规范体制机制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劳动关系和工会等领域所需要的,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前为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及河北涿州市的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大学生公寓、电教中心以及与专业配套的专业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北京和涿州两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及学生宿舍。图书馆现有藏书75余万册,电子数据库30余个,电子图书12余万种,电子期刊近2万种,与国家图书馆等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多家高校图书馆实现了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各级工会干部培训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情报服务。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特殊人才需求为引领,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方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德育为先,并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此,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推动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通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以及教改项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劳动关系、法学两个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法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以劳动关系专业为主干的特色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 ”和“复合型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文化传播学院《语言的力量》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强化学业与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与预警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开设辅修第二专业(学位);为鼓励学生到国(境)外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增加赴国(境)外交流项目等。
专业培养方案框架结构
知识体系和课程类别分类 |
理论教学环节 |
实践教学环节 |
通识教育
|
通识必修课 |
军事理论、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
计算机、军事训练、思政课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与实践 |
通识选修课 |
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学校特色课程等模块,安排在第三至第七学期,原则上要求按照模块选课,每个模块不低于 2学分。 |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由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组成 |
专业实践教学(含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类课程与实践)、教学实践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 |
专业选修课 |
任选课程模块 |
不同的方向模块课程,科研、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课程及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等 |
学分合计 |
150-160 |
◆注重实验实践教学为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建成了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劳动关系、文化传播、安全工程等 5个实验区(含35个专业实验室)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场所。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7、2009年荣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2年5月,学校与“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共建的学生实习基地荣获“2012年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学校高职学院荣获“ 2012年中国饭店业佳名校奖”(金鼎奖)。2012年 7月,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
◆教学与管理实现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覆盖所有教室,教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网络课程及在线教育等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条件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种举措吸引优秀考生学校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体系,完善学生激励帮扶机制,制定多种奖励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推进课外科技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宜信杯”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等竞赛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学与科研
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2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近几年,学校教师承担北京市教改项目 20项;近三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9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3项。
教学系(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工会学院
工会学院前身是工会学系,创建于 1984年,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原中国工运学院)早成立的系,也是学院开展特色学历教育、干部培训、工会理论和工会工作研究的主系。建系近30年来,为工会及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
1992年,工会学系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劳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本科生。 2003年5月,中国工运学院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改建为“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同年9月,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第一届普通本科生。2004年底,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劳动关系和工会学系”改为工会学系。2009年3月,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并入工会学系。2011年6月,工会学系更名为工会学院。
目前,工会学院开办有社会工作和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两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本科专业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为方向的普通本科专业。工会学院共有在校普通本科生500多名。
2013年开始,学校招收公共管理(工会工作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
工会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 24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获得博士学位者15人,获得硕士学位者6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学历背景,师资力量雄厚。
工会学院建有一个规范专业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供教学使用,并与劳动、民政、社会保障、工会、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企事业、社区、中介机构等相关单位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修业年限:四 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能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公益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相关的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服务、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项目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中高级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人格特质与道德素养的培养;注意与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强化教学实习环节;注重学生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扩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就业适应面。在培养模式上,强调注重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厚基础、宽知识、通过学生对社会的服务,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整体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结合,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即立足工会和职工,服务社会。
近一年来,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和培育社会工作专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工会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教学质量改革项目为抓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和专业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培训、规范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训基地拓展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教学类竞赛和大学生科研活动,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尽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左右,并展现出良好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师资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扎实、职称结构合理、学历较高、敬业勤勉、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本专业教工有 16人。专任教师中,80%以上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8人,硕士学位5人,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1人。
学科带头人
杨冬梅:教授、工会学院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党的十八大代表。兼任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第六届常委、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等职。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长期从事工会理论与工会工作、工会和劳动法律、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世界银行、全国工会学研究会等十余项研究课题以及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等研究课题。出版《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研究》等多部专著,与他人合作出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等 10余部著作和教材,在相关刊物上发表《法人制度理论视野下的工会法人资格》、《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关系探析》、《加强工资集体协商立法的几点思考》等论文70余篇。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四届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十佳教师、工会干部培训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标兵等荣誉。
专业带头人
张默:副教授,兼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职业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副主任,被聘为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丰台区多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担任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全国婚姻家庭协会理事、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兼任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兼任全总女职工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常委;北京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促进会常务理事。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社会工作师资硕士班,获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主要讲授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实习工作坊、人口社会学、女职工权益保障、学涯与职涯指导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女职工权益保障、职工社会工作、工会女职工工作、工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习、社会工作实验室等。撰写《工业社会工作》、《工会女职工工作教程》、《女职工教育教程》等10多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教改立项、北京市市总工会职工服务项目和参与国际劳工组织、劳动部、全国总工会等10余项研究项目。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学院十佳教师等荣誉。
课程设置
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障、职工社会工作、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法学、劳动争议处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法、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 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
就业情况
就业领域: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高等院校、各种基金会、慈善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年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李富龙, 201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中国工人出版社,担任出版社工会与劳动关系分社发行部副主任科员、区域发行经理。
胡文斌, 2011届毕业生。毕业考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社会服务管理方向) 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3年,硕士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以笔试、面试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共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
吴家珍, 201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团结报社,担任广告发行部职员。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知识;良好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崇高的敬业精神,在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中,从事工会工作、人力资源、职工教育培训、组织文化宣传、党建、管理咨询等复合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以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为方向的普通本科专业。目前,只在国内少数高校设有企业文化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但还没有一所高校招收这个方面本科生。本专业的开办,弥补了企业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断档,在企业文化专门人才的培养上书写了新的一页。据企业家调查系统统计数字显示,全国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人员队伍中,工会工作人员占了近 44%。因此,在工会学院设立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培养企业文化方面的本科生,体现了学校的行业特点和办学特色。
近年来,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企业文化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设立了三门独立的实践课,分别是企业文化咨询实务、企业文化师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先后与智益德文化咨询公司、北京二商集团、同仁堂集团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开辟了实践实习场所。
师资队伍
企事业文化教研室现有教师 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教研室教师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5名具有博士以上学历。
企事业文化教研室教师近年在企事业行政文化研究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黄河涛教授研究企业文化多年,著述颇丰,其中《企业文化学概论》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课程。曹凤月教授的《企业伦理学》教材被列为中国劳动关系精品教材,同时被列为学校第一批优秀课程。李磊副教授参与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编写,同时还参与了技能考试题库的编写。教研室积极参与承担全国总工会相关课题研究、会议研讨以及干部培训授课工作,与各界媒体密切合作开辟专栏。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专业带头人
曹凤月:教授、哲学博士、专业教研室主任、企业文化专业带头人、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先后毕业于河北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企业伦理、企业文化、社会福利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任教以来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论文被权威文献杂志转载收录。独立撰写著作、教材、工具书累计十余部,其中《企业道德责任论》列入学校第一批学术论丛,并荣获“中国伦理学会30年优秀成果奖”, 主编的《企业伦理学》成为学校的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参与并担任副主编的《企业文化学概论》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北京市级、学校级相关课题、教改项目共十余项。在学校科研成果评奖中,连续三届获得“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领导学、劳动经济学、管理思想史、危机管理、西方经济学、文化学概论。
专业特色课程:企业文化学概论、企业伦理学、企业文化咨询实务、品牌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战略管理、劳动法、工会组织与工会法、职工民主管理、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
就业情况
1.就业前景广阔: 2005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4.1%)的企业建立有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门部门。企业文化师在国内目前每年至少需要十余万人,可是每年获得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只有3000—5000。因此,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近两年来,学生就业率为93.48%。
2.满足行业特色和工会需要:工会在我国的历史上历来是企业文化工作的主干力量。我校是工会院校,工会院校毕业的学生了解工会。 2005年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数字显示“工会干部抓企业文化工作占企业文化人员的44%”,培养的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工会系统就业尚未完全满足需要。
3.考研升学、出国比例增加 :行政管理(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专业本科毕业生,均可以进入其他大学的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继续攻读企事业行政文化建设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三年来,企业文化专业的学生每年有将近20%的学生考上国内和国外大学的研究生。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刘军, 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被北京西站管委会录用。
刘海鹏, 2012届毕业生。毕业后,独自创业成立公司,在网上从事家具销售。公司分布在广西南宁,广东佛山和上海3个省市。公司从业人员100余人,南宁和上海负责电子商务线上营销,佛山负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现已实现从生产到销售整条产业链。
周静,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奖学金。毕业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
劳动关系系
劳动关系系建于 2005年1月,前身是工会学系。劳动关系系是学校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劳动关系研究的基干系,是全国首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系。目前,劳动关系系设有两个普通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关系专业,在校本科生近610人。2013年开始招收学校首届公共管理(MPA)专业(劳动关系方向)硕士研究生,现在校研究生33人。
劳动关系系拥有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并充满朝气,一批在社会和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在该系任教。全系现有教职员工 24人,其中教师19人,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4人。2011-2013年度,由劳动关系系教师主持立项各个层级的科研项目与课题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科和社科基金项目。
劳动关系系下设两个教研室,即劳动关系教研室和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两个研究所,即劳动关系研究所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劳动关系系承担着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和本科、专科及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其中,劳动关系教研室一直是学校劳动关系领域教学研究的主力,在劳动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工会问题研究方面以及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2008年以来,劳动关系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五个突破性进展:一是 2008年10月劳动关系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二是2009年7月,由本系牵头建设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经评审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获评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三是 2011年劳动关系专业获评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四是2012年7月,本系参与建设的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教育部评审,获评高校“十二五”时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五是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于 2013年招生,是学校第一批硕士点之一。2013年6月,劳动关系系积极参与了学校本科合格评估的工作,其办学思路和特色专业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
劳动关系系与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海淀区总工会、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家口街道、北京建工集团、二商集团、华联集团等单位签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在接待学生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乃至促进就业方面已经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了与课堂教学并重的第二课堂。
劳动关系系教师参与编写的国家职业标准“劳动关系协调员”于 2008年3月公布,本系教师亦广泛参加了相关培训教材的撰写工作。这项工作的启动为今后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及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劳动关系系非常重视学生的科研工作,将学生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建设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在 2014年度学院优秀学生科研成果评审中,我系取得2项一等奖(全院4项),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出版2005-2008级两专业学生优秀毕业论文集。发起举办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模拟招聘大赛,举办四届大学生劳动关系论坛,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劳工关系学系签约,实现师生互访交流。
本系 2014届毕业生共192人,其中劳动关系专业92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0人。全系就业率为98.95%,其中劳动关系专业为100%,位列全校各专业首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98%。
劳动关系系将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科研为中心,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本系的目标定位是努力发展劳动关系特色专业和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研究生教育,将本系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质量一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
修业年限
:四年
培养层次
: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劳动关系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能力,掌握协调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组织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研究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中从事劳动关系处理实务以及理论政策研究,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面向劳动者权益保障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劳动关系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家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劳动关系专业 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学科平台上的交叉应用型学科。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具能力,并具备前沿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教学方式提倡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讲评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建立多种专业实践基地和实验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劳动关系专业正在完善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育体系,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实操能力,拟实施“学用双导师制”,实现因材施教,试行“小学期制”,探索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培养方式,加强学涯职涯规划课程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坚定学生专业目标,大力支持和开展富于专业特色的学生课余活动。同时,推进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强化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建设,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比重,完善教学管理,为全方位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建立保障体系。
师资队伍
劳动关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学历情况为:博士4人,硕士4人。此外,劳动关系专业在学校内还有兼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人,有6人承担专业课程。劳动关系专业的教师队伍以中青年师资为主,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海淀区第九届政协委员。主要从事劳动关系、劳工政策和工会的教学和研究,曾获院十佳教师、工会干部培训优秀教师。近年著述包括:
China’s Trade Unions - How Autonomous Are They?;《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副主编。论文《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外劳动关系趋向的比较与思考》等 60余篇。在研课题: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集体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机制的系统化建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是我国第一个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设计者之一,也是国家职业标准之《劳动关系协调员(试行)》的起草者之一。
专业带头人
郑桥:教授、劳动关系系教学副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岗位培训部骨干教师。多次获院十佳教师、工会干部培训优秀教师。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劳动关系领域教学研究工作。主编和撰写《世界工会概况》、《劳资谈判》、《比较视野下的中外劳动关系研究》,任《劳动关系学》副主编、《国际工会运动概况》副主编,在各类专业报刊杂志 发表学术论文百多篇。学术研究领域涉及国内外劳资关系、工会运动,劳资谈判制度以及中外劳资关系比较研究。主讲课程:劳动关系学、集体合同制度、当代世界工会运动现状、劳资关系国际比较等。
课程设置
鉴于劳动关系学科是多学科知识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其专业培养方案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作为四大学科支柱,主干课程或称专业基础课均围绕这四个学科设置,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法学基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概论、劳动社会学。专业方向课程以劳动关系学引领,以集体合同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实务作为本专业重要的方法课程,还包括劳工政策、劳动心理学、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障概论、劳工历史与现状、工会法和工会组织、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名著导读等。再辅之以高等数学、英语、统计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SPSS软件操作等课程,以支持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或升学所需要的基本工具能力。这一课程体系既涵盖了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公共管理学主干课程,也突出了劳动关系的专业特色。其中,集体合同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和社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实务、劳工政策、劳动心理学、职业安全卫生、劳工历史与现状、工会法和工会组织、国际劳工标准、比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名著导读等11门课程为本专业首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课程重点放在管理学和专业方法课程方面。
此外,专业培养方案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作出规范,使学生达到培养规格。比如,设置实践性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课程门数、实践方式和考核形式作出制度规范,力求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实务工作能力。
就业情况
就业领域:政府机构、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岗位,企事业工会;就业服务机构的咨询、辅导、培训人员;劳动执法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及劳动司法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咨询公司、民办非企业机构研究、认证、监察、培训、咨询人员;街道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工作人员。
深造前景: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劳动关系专业、劳动法学专业硕士、博士学历。本系于 2013年开展面向在职人员的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2014届劳动关系专业 92名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位列全院首位。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伍美云, 2010届毕业生。多次获得院学习优秀奖学金,院级优秀毕业生。现为首都经贸大学劳动关系专业在读博士。
罗峰, 2010届毕业生。曾获学院三等奖学金,现为全国总工会组织部干部。
魏炜炜, 2011届毕业生。多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院三好学生、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北京市延庆县 2012年度优秀大学生村官。
陆钧承, 2011届毕业生。曾获全总奖学金、院三等奖学金。现为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战略和目标定位相适应,是建立在我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学科平台上,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员潜能测评与考核、劳动力配置与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的专业性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导向的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劳资风险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劳动关系意识,掌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能够稳定劳动关系的毕业生。因此,在专业综合改革方面,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完整的同时,突出劳动关系的课程,如劳动关系概论、劳动法、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等,强化本专业同学的劳动关系意识,提高专业同学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与华联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集团共建了一批教学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大多都是具有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国内先进企业,基地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学生实习实践的方案,设置企业导师制度,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管培生项目,培养同学处理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本专业还在北京和涿州校区兴建了近300平米、功能齐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以及依托实验室设置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室下设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试验区、人力资源管理实验仪器区、就业心理模拟区和情报资料室,为同学们营造和模拟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师资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学历情况为:博士10人,硕士1人,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年富力强、充满活力,能够更好与学生沟通交流。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专业带头人
闻效仪:副教授、劳动关系系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博士。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集体谈判制度研究所所长;《深圳工运》杂志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的教学和研究。在《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社会》、《时代》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关系调整的多方参与机制研究”(12CSH046)。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分为四个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实践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课程;专业课包括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等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招聘、人事经理角色扮演等课程;专业任选课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危机管理、公司法、领导学等课程。
就业情况
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人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高的社会主流职业,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具有广阔前景和强大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强调就业质量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仅名列前茅,毕业生的起薪水平也高于本校其他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三类:知名企业集团、国家及地方政府机构以及相关事业单位。毕业生们大多具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走向,踏实勤干的工作作风常常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并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品牌建设。
2014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0名毕业生,就业率为98%。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李诚, 2009级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为巴西坎皮纳斯大学在读博士。
水恒熠, 201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学院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院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现为美团网北中国区HRBP总监。
尤汗青, 2011届毕业生。多次获院二等奖学金,获首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职业潜质奖,现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在读博士。
张栎, 2012届毕业生。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英国华威大学劳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读硕士。
经济管理系
具有 60余年办学历史的经济管理系下设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和经济学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学士学位,目前在校生规模为800人。
经济管理系现任教师 2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0名,全部专任教师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1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2名教师博士在读。教师科研能力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了大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教师们爱岗敬业,优秀的科研能力保障了教学质量。经管系教师多人次获得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和“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各项奖励。
经济管理系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人才模式,确立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就业适应性、岗位适用性和职业成长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经济管理系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夯实理论为目的的经济管理平台课,以提高就业、创业和深造能力为目的的选修课和以拓展专业领域为目的的特色课三个课程群;同时,构建了以实验课程、实践基地、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全系教师的努力,学生培养质量优良。 2011年以来,学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单位满意度95%。每年有大量学生升入国内外知名大学读研深造。学生全面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获得了全国商科技能竞赛一等奖、北京市创业设计竞赛三等奖、数学建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北京区银奖等奖励。学生中获得各种职业证书的比例在70%以上,双证学生率50%以上,其中,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会计证书通过率超过90%。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经济学
修业年限
:四年
培养层次
:本科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了解中国国情,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四年专业学习,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制定、经济管理、产业规划等相关工作;能够在各级各类企业从事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风险评估、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能够在非盈利社会组织从事组织管理、市场调研、评估咨询等相关工作;并具备向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拓展的能力,能够到国内外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确定了“保持经济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经济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经济学专业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专业立足于学生的个体特征和长远发展,既注重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又兼顾拔尖人才的塑造,力争向高一级教育机构输送更多具有深造潜力的人才。经济学专业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层面实现贯通,为培养“经济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经济学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和专业科研训练,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并通过案例教学、实验课教学、课堂讨论、名家讲座、社会实践与调查等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市场敏锐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
经济学专业现拥有3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可满足本专业同学进行经济统计与计量分析、证券期货同步模拟投资、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同时在京内外有数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实训基地。为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经济管理系于2012、 2013、2014年分别与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和中国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百胜餐饮集团四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通过近年来和多家校企和机构的通力合作,实习基地在提升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完善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师资队伍
经济学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勤勉敬业、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教师 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1名教师博士在读,博士后6人。全部专任教师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教师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科研优秀教师”等荣誉,并多次在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保证了本专业优良的教学水平。
经济学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出版专 著、教材等50余部,论文百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 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并被EI、 SCI、SSCI、CSSCI、CSCD等收录和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相关期刊转载。本专业教师在各类学术团体任职,并承担多项中华全国总工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受到媒体的关注。
学科带头人
燕晓飞:教授、经济管理系主任。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从事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中华全国总工会课题10余项。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EI和“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撰著作7部。
信卫平: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从事经济理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委托课题6项、学校科研课题4项。著有《公平与不平——当代中国的劳动收入问题研究》(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探究劳动报酬之谜》、《经济学原理》等专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内参)多篇。
课程设置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完整地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学名著选读、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史、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博弈论、当代中国经济专题、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期货投资学、市场营销、商务文书、财务报告分析、跨国企业管理、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经济法、劳动关系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专业课程。
就业情况
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领域广阔,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经济咨询和预测部门、市场调研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规划、管理、预测、分析、营销等工作。根据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统计,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近年来始终名列前位。近些年来,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8%以上,就业质量较高。此外,学生通过四年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具有向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扩展的能力,可以选择到国内外院校继续学习深造。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殷思源, 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毕业后创立北京甲子思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被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评为青年创业之典范。现任北京中金兄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靳亚阁, 2011届毕业生。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工商大学攻读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目前准备继续深造考取博士学位。
李晓霞, 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工作,目前担任第八事业部行政经理。
田相云, 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市石景山区国家税务局。
杨裕辉, 2012届毕业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2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发表多篇论文,获中央财经大学校三好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唐震东, 2012届毕业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刘亚洲,2014届毕业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任经济学班班长,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以及各类奖学金等荣誉。毕业后录用于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管培生,现供职于深圳福华三路营业部。
刘益明,2014届毕业生。本科学习期间任经管系学生会主席,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毕业后进入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负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
王诗琪,2014届毕业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成绩优异,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财务管理
修业年限
:四年
培养层次
: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财务管理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财务管理专业自招收首批本科生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基础为本、以应用为重”的基本思想,积极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专业主要突出三大特色: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本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众多的基础课以及包含劳动关系类课程在内的选修课,为学生奠定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以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导向,按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需要具备会计学、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三大知识支柱设置相关主干课程,构建学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拓展空间。
2.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本专业逐渐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在专业培养各个环节中,通过理论教育和一系列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积极推行 “双证书”、“多证书”制度。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通过努力还可拥有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等。同时支持、鼓励学生获取英语、计算机等证书。据往届毕业信息统计,本专业学生毕业时拥有会计证的比率超过90%,部分学生取得了证券从业资格证,有的同学通过多门注册会计师课程考试。
师资队伍
财务管理专业现拥有专业任课教师 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9人。全部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13人。本专业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些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各部委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各种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各种教材、学术专著 10余部,多篇论文被CSSC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本专业老师德高身正,治学、执教态度严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生满意率高。教师多人多次获得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并在历次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做铺垫,以专业必修课支撑专业深入学习,以专业选修课扩展知识和技能体系,以不同年级配套的实验、实践课程强化专业实务操作。
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既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置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税法、统计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投资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也开设了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财务软件应用技术、财务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等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同时,为了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本专业开设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审计学、项目评估、期货投资学、税收筹划、商业银行管理、创业管理等 20多门专业选修课。
就业情况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领域广泛,就业前景良好,进一步深造的空间较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会计、金融等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选择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税收学、投资学以及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进行深造。近些年来,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7%以上,就业质量较高,学生在各大企业、国家机关等都有任职,亦有多人进入国内外重点大学继续深造。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陈昕, 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高飞, 2011届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吴依文, 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代表学校参加“全球青年发展高峰论坛”,毕业后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
吴啸天,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毕业后就职于中石油北京分公司。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修业年限
:四年
培养层次
:本科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优秀品德、雄厚的经济管理理论功底,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地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包括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能够胜任工商企业以及工会等其他组织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创建于 1996年,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首批本科专业之一,也是经管系第一个本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1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掌握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合格本科毕业生。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专业在在课程设置上坚持规范与特色两个导向,规范与特色相结合成为本专业的特色。为保证这一专业特色,采取了规范化设计、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模块化设计、提供就业选择方向,实践化设计,提高就业技能水平等三个较为切实有效的措施。工商专业同学在创业、市场营销、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等岗位或方向展现了较强的就业能力。
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专业现拥有专业任课教师 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全部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13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国内外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商务部科研项目以及全总委托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0余篇,多篇论文被SCI、CSSCI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发表论著20余部。工商专业教师承担学校教改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十余项,多人多次获得学校“十佳”教师称号,发表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论文十余篇,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立项项目一项。
专业带头人
杨晓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专业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 30余篇,其中多篇被CSSC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或转载。独立、合作编著《运营管理》(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教材十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部分项目成果获得相关领导批示。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该书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连续多次获得学校“教学十佳”和“科研十佳”等奖励。
课程设置
1.规范化设计,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在规范化方面,在坚持学校特点的基础上,设置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等九门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 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管理学经典文献选读、计量经济学、企业创新管理、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等课程。
2.模块化设计,提供就业选择方向: 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设置物流管理方向、创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策划方向三个就业模块课程。创业管理模块包括企业管理模拟、创业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商务文书等课程,其中商务文书、企业管理模拟为专业特色课。物流管理模块包括物流管理、运营管理、ERP与商务智能、信息技术经济学等课程,其中ERP与商务智能、信息技术经济学为特色课程。营销策划模块包括市场营销策划、电子商务、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等课程,其中市场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为特色课。
3.实践化设计,提高就业技能水平: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设置企业管理模拟、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国际项目实训等实验课;在各门课程中提高实验实践课时的比重,培养训练相关技能;以教师横向课题、学生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学年毕业论文等为抓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就业情况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面,从往届毕业生情况分析,学生基本在工商、金融、行业协会、公共管理、基层工会等组织或行业从事基础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此外,本专业每年均有一定比例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和攻读硕士学位。统计 2007年以来的学生就业情况,工商专业同学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姜诚, 2007届毕业生。毕业后联合两位同班同学于2008年通过租赁方式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多主题酒店品牌斯威特洛芙,并被票选成为“2009京城十间惹火的酒店”。目前全国门店客房总量已超过500间,为国内主题酒店行业规模之首。
王博, 200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全总奖学金。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顺义区社保局,从事劳动监察工作。
严然, 201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连续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该生以优异的笔试、面试成绩被建设银行安徽分行录用。
肖建强, 2012届毕业生。学校优秀论文获得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连续多次获得学校、系部的表彰和奖励。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李佩璟, 2013届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留学英国,攻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法学系
法学系组建于 1986年,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劳动法学科的奠基人关怀教授亲自主持创办并担任第一届系主任。二十多年来, 法学系一直以劳动法为专业特色,着重劳动法的教学和研究,为社会和各级工会培养了大批劳动法律专门人才。自我校2003年转制升为普通本科院校后,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全国唯一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专业特色的本科专业。法学系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2人,80%以上的教师都具有律师职业资格证书。法学系秉承“保持法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法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劳动法专业特色”的指导思想,确定培养法律特别是劳动法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开设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等全部法学核心课程,并在保证法学学科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法特色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2008年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法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系统掌握法学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尤其熟悉和掌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工会从事法律工作,特别是劳动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近年来,法学系继续加强专业建设的综合改革,不断完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特色课程体系, 在保证法学学科体系完整的情况下,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法特色课程,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工会法、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同时开设了劳动模拟法庭、劳动法律诊所、社会保障实务与案例研讨等特色实践课程,建设了设施齐备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和法律诊所实验室,出版了一系列特色教材,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实现劳动法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并形成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具备“双师型”能力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导师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政府、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工会、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各级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工会和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输送了大量法学专业优秀人才。近年,法学系学生在北京市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师资队伍
法学系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较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19人,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法律院校,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学历背景,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的2人。80%以上的教师都具有律师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了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法学系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历年教学效果评估和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法学系专业教师成绩优异并多次获奖。
学科带头人
姜颖:教授、法学系系主任。 2013年被中组部聘为全国干部培训专家库专家,同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特聘专家,兼任北京市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副会长。姜颖教授多年致力于劳动法教学和研究,主要讲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课程。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十佳教师、工会干部培训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学名师,主讲的劳动法课程被列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出版的《劳动争议处理教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出版有专著《劳动合同法论》,主编和编写了《劳动争议处理教程》、《劳动法》等多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奖,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达数十项。近年来多次受立法机关的委托和邀请,参与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多部法律、法规的起草、论证工作。在学界和社会有较大的影响。
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中国法制史、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就业情况
法学专业的就业领域为:法律特别是劳动法律及相关领域,具体而言,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工会等。今后随着劳动关系的多样化、规范化以及国际化发展趋势,本专业学生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和深造前景。就业状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一直在 90%以上,就业与专业的符合度逐年提高,同时司法考试通过率和考研通过率也逐年提高。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王璐, 2014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曾参加在白俄罗斯举办的第八届“youth for peace”国际法大赛并获奖,担任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主持人。曾荣获国家奖学金、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杨俊, 2014届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供职于北京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监察部,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在校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组织开展了“挑战杯”、“暑期社会实践及评比”、“科技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曾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青团员、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及荣誉称号。
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成立于 2003年,而其专业建设和发展则要追溯到1989年。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对人才的需要,1989年学校建立了劳动经济系劳动经济专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目前在全国各地各行业承担管理工作并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专业目录安排, 1999年劳动经济专业调整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系并入工会学系,在此期间,劳动经济专业为工会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 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由高等院校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了学校的正规化和长远发展,成立了公共管理系。目前公共管理系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普通本科学生。
公共管理系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承担了本系三个本科专业的授课任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北京市等众多科研项目,取得了质量较高的科研成果。
公共管理系全体教职员工对专业建设充满信心,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将各专业办好、办出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管理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适应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而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及统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社会保障事务办理等行政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我校作为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在劳动关系及相关劳动问题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 2013年确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在专业建设上突出我校特色,强调协调劳动关系及相关劳动问题的特色定位,开设出劳工政策、国际劳工标准、薪酬管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发展与就业等专业特色课和特色选修课,为学生打下基本的专业研究基础。
近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拟定了新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师资队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9人,分别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学校级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主持与参与课题总数多达百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数十余本。多名教师的论文、著作和研究课题在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全总、北京市和学校奖项达数十个,研究成果受到好评。
学科带头人
黄任民: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中国劳动学会理事、中国政策学会理事、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讲授课程有劳动经济学、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研究方向是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分配。主持 2006年度全国总工会委托课题“经济转型中的农民工阶级属性研究”;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促进就业法研究”;主持2007年度校级科研课题“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研究”。主编、合著《薪酬制度与薪酬管理》、《分化与协调》、《乡镇社会论》、《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工作指南》等著作。多次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全国总工会及学校等各级科研课题,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企业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高等教育战线》、《工人日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学术论著分别获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征文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等,多篇论文被报刊转载或收入学术论文集。
课程设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开设课程近 60门,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课和综合实验课。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保险学、社会保险学、社会学、人口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薪酬管理、国际劳工标准、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保险实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政治学原理、福利国家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等。
就业情况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合在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中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以及社区中专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自 2007年有第一届毕业生以来,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就有良好的就业状况,并且就业质量较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考研、出国深造、考取公务员或在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学生的比例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事业是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及建设的伟大事业,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保障及其相关领域将会有美好的就业前景。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李慧玲,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毕业后任职于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深圳分公司。
刘俊洁,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全总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现为中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莲,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现在英国约克大学攻读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适应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公共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进行政策研究、管理规划、行政立法、行政监察、公共组织与劳动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机关管理、文秘等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办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培养实用的管理操作技能;2.突出工会办学优势和特色。本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将工会行政工作、劳动关系中政府行为及其决策机制的研究与教学作为专业特色建设的重点,开设了一系列有关工会与劳动关系、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特色课程。
2013年,在专业综合改革基础上,行政管理专业再次修订了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主流与特色相结合、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课程的持续性与递进性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2.强调专业特色建设;3.强调实验实践教学;4.充分考虑到毕业生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需要。
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1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全体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在专业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教学效果普遍优良。
专业带头人
刘文军:副教授、专业教研室主任。 1992年大学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在大型国企从事技术工作多年,2006年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来校任教,主要讲授经济管理类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20余项,学术交流较多,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导论、现代经济学基础、社会学概论、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行政组织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经济学、比较政治制度、公共政策、行政领导学等;专业特色课程: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劳动政策、薪酬管理、国际劳工标准、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社会对话与三方机制实训;专业实验实践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与综述、数据库技术与办公自动化、公务员考试能力训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操作、社会对话与三方机制实训。
就业情况
行政管理专业适应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需要,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应用前景广阔。本专业自设立以来,获得了稳步快速的发展,毕业生走向社会颇受欢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 95%左右。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公共部门,诸如政策法规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事务管理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门、咨询服务部门,以及有关中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院所等从事政策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相关科学领域继续深造。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郑扬,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现为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王福兴,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毕业后任职于云南省大理市环保局。
陈彤,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全总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毕业后任职于北京市警卫局。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政治学与行政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政治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及运作过程,具有良好现代政治思维素质、较强政治分析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在确保政治科学教育系统性的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和现有条件,把劳动关系中的政府、政府与工会、政府的劳动行政管理、劳动政策等作为研究方向,开设出劳动政策、社会对话与三方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动标准、薪酬管理等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师资队伍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1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教师多次赴美国、德国、意大利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交流访学,视野开阔。近年,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荣获省部级奖励,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专业带头人
赵祖平:教授、博士、公共管理系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学会理事。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多篇被 CSSCI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次被评为学校级“十佳教师” 。
课程设置
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制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比较政党制度、公共政策、宪法学、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与公务员绩效管理、劳动政策、专业英语、政治学名著选读、公共管理学名著选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适合的工作领域主要有:各级各类党政机关、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司法、新闻出版机构、工会等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政策法规部门、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门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岗位;管理咨询机构;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等。从事政策分析、组织人事、行政管理、外事交流、文秘、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或在政治学与行政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继续深造。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就业前景良好。
安全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是我校 2005年成立的一个教学系部,而其专业建设发展的传承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校在前苏联劳动保护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对全国工会干部的劳动保护培训。1984年,我校设立劳动保护管理系,成为全国率先设置安全卫生相关院系的大专院校之一,并在1985年招收了劳动保护专业第一届大专班,为全国工会系统输送了一批批劳动保护专业人才。2002年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劳动安全卫生”特色专业,当年获得批准后面向全国招收应届高考学生,开始该领域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如今毕业生已走向社会多年,许多学生成为了安全卫生领域的专家,在企业或政府的安全生产部门发挥重要作用。
2005年 9月,我校成立安全工程系,同时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专业方向为劳动安全管理。该专业方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角度出发,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事故预防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安全卫生管理知识与技能。该专业方向一直良好的就业态势说明其与社会安全卫生人才需求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2006年 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公共安全”列入“十一五”重点研究领域,政府为公共安全理论研究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上的大力支持。随着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日益增多,各级政府应对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面临挑战,亟需大量公共安全管理专门人才。由于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造成目前处理公共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安全工程系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在劳动安全管理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又设置了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养从事公共安全技术、公共安全管理的专门人才,并于2007年9月招收了首届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的本科学生。
2010年,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获得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问题日益突出,职业卫生工作亟待加强,国家对职业卫生高度关注,急需大量职业卫生专业人才。然而,我国本科层次没有职业卫生专业,多年以来我国职业卫生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病危害工程控制人才的培养存在空白。鉴于此,安全工程系于 2010年全国第一家设立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方向。该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在学习掌握一般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系统学习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安全与卫生兼顾,符合国际上安全与卫生一体化的管理理念,毕业生受社会青睐程度越来越高。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安全工程
学制
:四年
培养层次
:本科
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基本技能与手段,在劳动安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公共安全领域能够从事管理、监察、评价、咨询、培训、研究等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三个专业方向,即劳动安全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体现在:
劳动安全管理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依据法律法规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掌握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具备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的方法和手段。职业卫生专业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具备控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尤其是使学生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或控制职业危害的技能。
安全工程专业始终把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
近两年来,安全工程系加大了产学研合作力度,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与台湾、美国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为学生提供暑期赴台交流及一学期或一学年境外交换培养机会,同时,聘请境外教师到我校承担《职业危害检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师资队伍
安全工程系有教职员工 25人,其中专业教师20人,包括正副教授11人,讲师9人。自我校安全工程系成立以来,经过数年的人才引进与培养,现已建立了围绕劳动安全管理、职业卫生、公共安全管理的三支教学科研队伍。近年来,专业教师编写和出版了多种有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公共安全等的教材和专著;承担了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教委以及企业的多项科研项目。此外,聘请国内外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公共安全领域知名的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安全科学的新发展动向。
孟燕华: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主任。1989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专家组成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中国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孟燕华教授长期从事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和研究领域主要是: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特种设备安全、工会劳动保护等。承担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系统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等课程的教学。先后主持完成部级课题 6项,如“北京市棉纺行业安全管理规范”、“纺织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造纸及纸制品业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要求”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6部,如《工业锅炉安全运行与管理》、《企业车间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读本》、《班组长职业安全健康知识》、《职工权益维护》等;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锅炉压力容器安全》,主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精品教材《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基础与实践》,《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参与编写著作十余部,如《压力容器安全手册》、《安全员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安全员职业安全健康知识》、《新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培训教程》、《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技巧及知识点解析》等。近年来,孟燕华教授还一直承担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相关课程的授课,主要讲授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重大危险源辨识、职业危害辨识与职业病防治、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等课程,以及安全评价、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辅导和培训。
课程设置
安全工程专业按照三个专业方向制定培养方案并设置相应课程。
劳动安全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子电工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电气安全工程、机械安全技术、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职业卫生概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学、安全经济学、事故应急管理、安全评价等;
公共安全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有:公共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学、工业安全技术、消防安全、事故应急与救援、突发事件指挥与决策、灾害风险管理学、安全信息管理。
职业卫生方向主要课程有: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工业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医学基础、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职业卫生学、工业通风、噪声与振动控制、工业防毒技术、个体防护技术、职业危害检测技术、职业卫生评价。
就业情况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阔,可在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机构、安全培训和咨询机构、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保险机构、工会劳动保护部门等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业病防控、公共安全管理及研究工作。特别是我国安全工程师评定体系的确立,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安全评价师资格、职业卫生评价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使从事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人员有了规范的、专门的人才发展机制。
近几年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职业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职业卫生人才将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公共安全管理方向瞄准社区安全、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灾害防控等公共安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开拓了就业领域,填补了这方面人才培养的空白。
安全工程专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就业和升学记录。 2012届安全工程专业共有133名毕业生,其中25%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28%进入大型国有企业、37%进入非国有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6%考取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2013届安全工程专业共有115名毕业生,其中20.9%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37.2%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34.95%进入非国有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工作,4.35%考取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 2.6%考取北京村官。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刘曜, 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新春采油厂工作,2011年由管理一区安全环保办公室调入采油厂机关生产安全部,兼任采油厂机关共青团支部书记。2013年,荣获采油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产能建设会战先进个人、HSE(卫生安全环境)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并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刘学森, 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城建五公司工作,曾任公司碧水源项目部技术员、昌平永安项目部栋号技术主管、机关安全管理部副部长等职务,2013年进入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关安全管理部工作。2012年荣获公司年度“十佳先进知识分子”称号,2013年通过了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刘楠, 2010届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就职于北车中铁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工程技术部,参与设计并发表新型立式烘干塔设备、风力发电机的机液组合传动增速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等专利。
吴凡, 2010届毕业生。考入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荣获北京化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奖;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并顺利结业;201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柔性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军事应用研究,任重点实验室下属“柔性材料实验室”负责人。
郭正阳, 2011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中铁建设集团济南分公司工作。曾任第十项目部安全员、第十六项目部安全主任,2013年至今,担任中铁建设集团济南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员。获得2012年、2013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度六好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文化传播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前身为建立于 1982年的学校基础部文化教研室。1994年,文化教研室转入工会学系成立公关文秘专业,开始招收公关文秘专科学生。1998年,该专业并入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招生。2000年,专业调整进学校英桥职业教育学院。2003年增设文化传播(新闻)专科专业,与文秘专业同时招生。2004年底,学校为适应开展普通本科教育和文化传播研究需要设置文化传播系。该系的创建,为学校提升文学艺术素质教育与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和培养文艺、新闻人才,奠定了厚实的基础。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两个本科专业并招生。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并于同年招生。2009年,文化传播系更名为学校二级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并经教育部批准增设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作为文化传播学院实训基地的中国职工音像出版和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拥有全高清设备的350平米演播厅以及诸多先进的影视制作前后期设备,为本院学生教学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4月,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专家评审。该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本科专业。
多年来,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 2007年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教学团队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教学成果《复合型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荣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截止 2013年,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8项,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全总重点课题3项。
文化传播学院共有 39名专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者29人,获得硕士学位者10人;兼职教师13名。这些教师学养深厚,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专业背景涵盖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
自 2009年起,文化传播学院介入中国职工电教中心、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国工人》杂志社的管理,并与中央教育电视台、全总宣教部、国际部、《工人日报》、中国工人出版社,以及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文化、宣传和教育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为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本专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基点,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理论建构。主要培养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有突出的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能适应群众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及科研机构工作的专门人才。为适应市场需求及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本专业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限选课,大三开始按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分别开设专业任选课程,以满足毕业生有符合自己深造方向和较广泛就业技能的课程的愿望。
专业养目标有四个主要方向:一是为各行业、各部门、各种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专门人才;二是为高层次教育,主要是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三是为新兴的文化产业输送优秀的通识人才;四是为自主创业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理论建构。我校的汉语言文学在此基础上又与新闻、文化产业两个专业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形成了一个既有传统学科深厚底蕴,又能适应社会时代需要的注重文化传播功能的学科复合特色。
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本专业近年来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至 2012年,在实践周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又增设了视听语言、摄像与编辑、纪录片创作、网络传达室播实务等九门专业实践课,同时增设了文传通识课,在经典导读、公民教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承办的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已经毕业的历届参赛队员都已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科研机构攻读研究生。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组织者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主要组织者毕业后都顺利地进入腾讯、百度等著名企业或北京市公安局等重要的事业单位工作。
师资队伍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能充分保障优质教学的师资条件,专职教师有 13位,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5位,有博士学位者11人,博士后3人。任职教师的专业课程覆盖了本专业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在古代文学、文献学、美学、文学理论各个学科都有学术科研能力突出的教授、副教授做学科带头人。另外,本专业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有设备完善的文化传播实验中心,有中华书局、中国工人出版社、《工人日报社》等多家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具有优越的学习和实习条件。
教师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由李双教授主持的专业课“语言的力量”获得教育部公开课程立项,成为教育部网络公开视频课。
学科带头人
李双: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会理事、中国工人阶级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人报刊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文学与美学、新闻与网络舆情分析、文化传播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 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多项国家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13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主讲《语言的力量》2014年获选教育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专业带头人
贺严: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出版著作 12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吕明涛:副教授、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出版思想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文体写作等十门基础课程,先秦诸子研究、比较文学概论等十多门专业限选课程和三十多门专业任选课程。还开设了元典导读、社会科学方法总论、公民教育等文传学院通识课程,以及演讲学、诗词格律与创作、写作、纪录片创作等十一门实验实践课程。
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具有普适性,就业领域广阔。从专业上看,机关、报社、电影、电视、教育、科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从行业上看,适应各个行业的组织、宣传、策划等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广泛的就业渠道。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专业,在各大高校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是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多的一个专业,每年硕士招生规模都为庞大,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又有着为开阔的深造前景。本专业现已培养了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 95%以上,而且逐年递增,去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在四届毕业生中,每年的考研录取率都在 40%以上,仅以2013年为例,毕业生王远哲同学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杜哲元同学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还有十多名同学考取了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在毕业生中,还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往届毕业生读研和就业情况举例如下:
王跃, 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组织策划能力强,表现积极活跃,参与组织本校参与北京市高校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现就职于腾讯公司,任部门经理。
杨亮,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等奖学金。现在延庆电视台工作。
何海云, 2013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等奖学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现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李锐锋,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新闻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是为满足新闻、宣教及文化传播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大学本科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新闻与文化传播理论与知识,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新闻、文化传播趋势,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文化传播的政策法规,掌握全媒体传播理念和实操技能,能够在新闻、出版、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宣教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近两年来,基于未来新闻业以全媒体报道为核心的趋势判断,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理念指导下,构建以融合媒体思维和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架构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同时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以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中心的优秀教学团队。
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唯一普通本科院校,依托在工会宣教、职工文化传播、劳工新闻、职工舆情等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联合强有力的媒介资源以及学校下属的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中国工人》杂志社和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等实体,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指导下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
师资队伍
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实践与科研力量平衡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内知名新闻院系,教学团队四分之三以上教师为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多有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工作的实践经验,并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西敏寺大学的访学经历,主要成员均入选 2008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
高传智,副教授,工学学士,传播学硕士,新闻学博士,专业主任。执教前历任连云港电视台新闻部记者、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中央电视事业发展调研处签约专家。自 2007年以来,主讲《新闻评论》、《摄像与剪辑》、《名记者研究》等课程。在《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级课题各一项,执行主持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多项。
张佰明,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学博士,专业副主任。曾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规划处课题主编、编辑, CTR外聘研究员,《现代广告》杂志社《互动网络营销专刊》执行主编。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品牌形象实验室研究员、《现代广告》杂志社策略顾问及凤凰网《凤凰影响》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营销、新媒体传播形态、媒介经营管理。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电视研究》、《中国电视》、《中国报业》等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现代广告》及其学刊上发表各类稿件70余篇,各类文章总字数合计约70万字。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一部,其中参与撰写的专著《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评选一等奖。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数字品牌建设》。
宋晖:副教授,新闻学博士。自 2004年起,一直承担新闻学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中国新闻史、新闻学、舆论学等课程。并在《国际新闻界》、《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其中论文被《新华文摘》摘编,被人民大学复印作为相关教学资料,出版独著、合著学术著作4部,副主编、参编教材2部。
课程设置
新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主要设置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网络传播、新闻摄影、新闻、摄像与剪辑、纪录片创作、广告学概论等课程。
就业情况
新闻学专业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性格和能力结构分析,对近年的就业环境、个体学习计划、未来职业规划进行系统指导,让学生尽快了解未来职业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做好自身能力建设,以迎接就业竞争。近年来在读研深造和社会就业两条路径上发展良好。以 2014届毕业生为例,继续深造19人,占本年度毕业生总人数的22%。其中,去国外读研究生的7人;境外的3人;境内读研9人,均为国内外知名大学。直接工作55人,占本年度毕业生总人数的65%。主要集中在电视台、报刊社、网站、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学校等文化教育、大众传播、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岳亚楠,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等奖学金 、中华全国总工会奖学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院三好学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李妍祯,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毕业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等奖学金
、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等奖学金、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等奖学金、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现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孙海阳,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干部。现就职于北青网体育频道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戏剧、影视、新媒体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及初步的编导、制作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特色
1.以培养契合当下戏剧影视产业尤其是网络视频行业需要的“宽通型”应用人才为核心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及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具体而言,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基本要求,将编剧的文学素养、剧本创作能力与编导的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培养既能胜任戏剧、影视、新媒体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文案策划工作,又具备初步的编导和制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立足学校特色,加强对劳动及劳工领域的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与研究,使学生在全面接受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及劳动文化与职工文化的特色,关注广大职工命运、情感和生活,创作出优良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性。
3.借助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两个专业及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的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和教学条件,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努力实践学科、复合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专业综合改革
在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本专业先后有《实践型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阅读书目建设》、《以项目机制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外的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等六个项目获得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其中有两项为校级重点项目),以本专业教师为项目研究核心成员的教学成果“《复合型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荣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由本专业教师主持的项目“《动画影视内容产业研究与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荣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二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师资队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14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白俄罗斯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专业涵盖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音乐学及文化产业研究等多个学科。其中,骨干教师均为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多位教师有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国家级报刊、出版社、影视公司、网络媒体等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以该专业教师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团队”系“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
专业带头人
王江松: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兼劳动哲学与劳动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外国哲学史学会、全国价值学会、劳动社会专业委员会会员、理事。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在《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 60余篇,其中3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摘》、《新华文摘》转载或索引,21篇被CSSCI收录。出版《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郭象个体主义哲学的现代阐释》、《悲剧哲学的诞生》、《人性与个性》、《寻找自己与成为自己》、《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西方社会结构及其历史走向》等9部著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总重点课题2项、学校重点课题1项和一般课题3项。获三届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2010年度“科研十佳教师” 。
王翠艳:文化传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讲授艺术概论、影视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戏剧影视文化。曾独立出版专著《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参与撰写《中国实验戏剧》、《中国艺术传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张迷世界》等图书多部,编著有《沈从文评说八十年》、《名家图说红楼梦人物》等图书六部,在《文学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中国戏剧》、《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另有剧评、书评多篇散见于各类报刊。 2005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两项,院级科研项目、重点教改项目和一般教改项目各两项,参与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两项。曾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学十佳、科研十佳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专著三等奖一次。
韩婷婷:文化传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学研究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讲授戏剧概论、中国电影史、类型片策划、美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类型电影。出版专著《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史学溯源》,参与撰写《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浅述我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与创作批评》、《创意产业译丛》、《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等图书,参编教材三部。在《现代传播》、《中州学刊》、《电影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论文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会奖。 2009年以来,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艺术学青年基金项目、院级科研项目各一项,参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一项,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课题三项,院级一般教改项目两项。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公共课 |
通识基础课 |
40 |
25.8% |
通识选修课 |
14 |
9% |
专业课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10 |
6.5% |
专业课 |
18.5 |
11.9% |
专业实验实践课 |
24 |
15.5% |
专业选修课 |
27 |
17.4% |
综合实践教学 |
21.5 |
13.9% |
合计 |
155 |
100% |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戏剧概论、影视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影视声音、戏剧剧本写作、影视剧本写作、表演导演艺术基础、图片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配乐、制片管理、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
就业情况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各级各类工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部门,电影厂、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站及其他文化传播机构,从事戏剧、影视及新媒体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创意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亦可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
许莹: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等奖学金、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视研究所。
王璐: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团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等奖学金。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视研究所。
郭利升: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优秀团干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二等奖学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毕业生。就现职于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
吴桐: 201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等奖学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三好学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法国来卡昂大学电影学院。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办学
酒店管理专业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办学,师资及教学管理队伍依托高职学院。多年来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把本专业办成与酒店企业联系密切、在行业影响大、毕业生受到普遍欢迎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此,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始终坚持把教学质量、技术特色、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并在教学管理上秉承规范严格的原则,使该专业在北京酒店行业领域享有盛誉,其培养的学生已经遍布北京市各大高星级酒店,包括北京瑞吉酒店、北京四季酒店、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
招生专业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适合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及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性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
酒店管理专业是学校在劳动关系领域以外的特色专业,其特色具体表现为:实用、实践、实效,即课程体系设计实用、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教学成果实效。酒店管理专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学校与企业行业密切结合”,从加强校内实训设施建设、开辟校外合作基地、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管理型及技术技能型人才。酒店管理专业建有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训室、酒店客房模拟实训室、酒店餐饮模拟实训室、接待实训中心、英语语音实验室等专业实训设施,并实施前店后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基层业务主干课程直接放在学校的接待实训中心完成,将部分职能管理类、战略管理类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直接与 北京瑞吉酒店、北京四季酒店等知名企业对接,进行现场教学、体验学习,部分采用双语教学,在此过程中推行学校、酒店双导师制,聘请酒店总监级以上高管担任学生导师及任课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环节实践化。除与企业密切联系之外,该专业还与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饭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考试课程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对接,学生通过学校相关课程的考试,即可直接获得中国饭店业协会颁发的中国饭店准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还可以通过学院的出国留学项目直接赴法攻读硕士研究生。
师资队伍
酒店管理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的教学队伍。有专业教师 2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兼职客座教授4人、海外学成归国5人,教师皆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教师中有中国烹饪大师1人、高级服务师3人、调酒师1人、茶艺师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 “双师型”教师达到80%,并有多名教师在酒店企业任职或兼职。
专业带头人
罗旭华:教授,高职学院常务副院长,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美国休斯顿大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研究学者,北京市政府采购专家。曾任《旅游学刊》主编、编辑部主任,兼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职业经理研究中心职业经理资质评价项目特邀培训师,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烹饪协中国餐饮人俱乐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酒店管理项目班客座教授。曾主持国家旅游局重点课题《中国旅游业“十一五”旅行社人才规划》,执笔北京市地方标准《星级饭店服务质量标准》;主编著作教材多部获奖,编著的《现代饭店业人力资源管理》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的《餐饮企业品牌经营》获得中国烹饪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的《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被教育部列入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改革30年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北京市优秀教师。
课程设置
酒店管理专业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沟通技巧、旅游学概论、职业素质与礼仪、酒店业概论、酒店服务学、酒店实用美学、现代服务业管理、服务心理学、旅游法规、酒店前厅服务、酒店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水服务、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专业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战略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酒店企业文化、酒店质量管理等。
就业情况
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为:各类高星级酒店、接待型单位、旅游公司、酒店集团及各类餐饮机构。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为酒店类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从业理念、端正的从业态度,掌握基本的礼仪与专业管理知识,具备熟练的服务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擅长酒店主要业务职能部门的服务、管理策略制定,善于归纳总结世界酒店业发展趋势与先进经验,并将之应用于自身工作实践之中的中高级管理及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就业目标,专业展开了与酒店在实习就业方面的密切合作,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就业基地遍布北京各区,既包括国际顶级品牌的知名酒店,也涉及四、五星级商务及郊区度假型酒店。由于定位准确,教学模式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我们培养的学生在酒店领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得到了北京酒店业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