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本科:特殊教育 专科:特殊教育、手语翻译
特殊教育学院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重点院系之一,目前设有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和手语翻译4个专业,共6个专业方向。主要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班以及残联、康复中心等机构培养教师和相关专业人才。
学院现有学生 1069人,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7人,讲师 8人,全国特教园丁奖2人,省级教育名师1人,省333工程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4人。2008年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被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前身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盲教育、聋教育、弱智教育三个专业组。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院在特殊教育师范学科、专业、学制、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学院于1985年设四年制中师,1997年设五年制大专,2003年设三年制专科(高中后),2015年设四年制本科;自1982年建校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由教育部、教育厅组织的中等、高等特师60多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完成了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30多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填补了国内特殊师范教育领域诸多空白,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全国各地(除去港澳台地区和西藏外)培养特教师资6232人,培训特殊教育干部、教师、手语翻译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7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中大部分教学骨干、校长为本专业毕业生。他们中涌现出一批全国特教先进个人,校友葛华钦、曹艳、李伟儿受到习近平、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被中央电视台及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学院现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一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一个,省特色专业一个,省级实训基地两个。目前学院在特殊教育方面已成为我国方向多、规模大、毕业生多、历史久、实验室设备多、社会影响大的学院。其中视障教育、学障教育和随班就读3个专业(方向)为全国独有;手语翻译专业也是目前国际上特殊教育发达国家刚刚兴起的专业。
学前教育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本科:学前教育 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院是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院系之一。学前教育专业于2003年设立,当年即招收高中毕业的三年制高职大专学生。2004年成立学前教育系,2010年与特殊教育系合并为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学院,2014年成立学前教育学院。迄今为止,学前教育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1300多名毕业生。
学前教育专业以“学前+特教”为主要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特殊教育特色的、规模大的学前教育专业方向。现设有特殊教育、幼儿保育等专业方向,重在培养具有人文博爱精神,热爱学前和特殊教育事业,掌握婴幼儿保育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在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其它早教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应用性人才。2009年和韩国又松信息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保育方向人才。2007年,学前教育专业被列为学校特色专业,2010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评估验收。
学前教育专业拥有一支双师素质高、梯队完善、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学前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副教授以上教师占60%;有博士5人、硕士14人(其中1人博士在读),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76%。有“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苏省“三八”红旗手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3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院青年教师教学标兵2人;有国外进修经历的教师10人,长期聘请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兼职教师 15 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被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评为2011年度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根据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开创性地构建了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将基础理论教学、专业技能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了一个以幼儿教师职业素养为核心,突出专业技能实训和教学能力实践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推进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训练环节,积极开展与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相关工作,在学前教育系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育婴师”和“保育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认证纳入学生实践实训体系。
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主持6部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1部;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实训基地1项,省高职实训基地1项,主持完成了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专业成果(简)
近5年发表论文161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23部,其中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7项;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2门,建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2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高职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有国外进修经历的教师10人。
康复科学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本科:康复治疗学 专科:儿童康复
康复科学学院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目前设有康复治疗学(本科,医技类)、儿童康复(专科,师范类)和社区康复等专业。十六年来,学院坚持医教结合、立足儿童的人才培养特色,确定“教师+治疗师”的人才培养定位,取得江苏省品牌专业项目、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等专业建设成效。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康复机构、社区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儿童福利院、托养机构与研发机构等,为我国儿童康复人才培养、儿童康复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康复科学学院拥有一支医疗、心理和教育等不同专业背景、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0%以上,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在国内相关科研和专业服务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学院名誉院长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励建安教授;康复治疗学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李晓捷教授;现任院长为全国“特教园丁奖”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高层次人才何侃教授。
长期以来,康复科学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对残障儿童康复及相关专业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如2004年在全国率先设置的孤独症康复专业(归属儿童康复,师范类)独一无二、堪为标杆。未来,康复科学学院将紧跟国内康复科学领域的发展前沿,进一步强化医学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的学科建设,深化体现儿童康复内涵的相关专业建设,培养“医教结合”特色的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专业的卓越人才,打造在全国有持久影响力的儿童康复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
外国语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专科:英语教育、应用英语、应用韩语
外国语学院(原外语系2001年)成立于2014年。现有在校学生约500人,教职工38人,4个专业教研室。其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副教授14 人,讲师2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含在读)的教师超过90%,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的教师11人,并常年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结构和职称比例相对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团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外国语学院现开设英语教育、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韩国语等专业。主要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特殊学校、普通学校、学前机构的英语师资,以及旅游、宾馆服务、商务贸易、办公文秘等方面的英语或韩国语专业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教育专业为我校特色专业。
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注重搭建科研平台,激励和引导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近五年来我院教师获得省校级课题29项,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3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21本。拥有校级精品课程5门。
外国语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拥有一系列高配置,能满足教学和科研所必需的语言学习软件、外文音像图书资料和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及外语技能实训室。外国语学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拥有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就业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外国语学院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摇篮;是优秀教师成名、成家的舞台。
信息科学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本科:教育技术学 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信息科学学院的建设源于2002年,是我校唯一的理工学院,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 人,是一支富有活力的教学、科研团队。研究生以上学历有15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学院遵循“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指导思想,教师乐学重教,科研能力强,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180余篇,其中核心40余篇,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9项,院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建设的院级精品课程2门,编著的教材和著作5本,其中省级精品教材1本。
信息科学学院是我校首批本科教学的建设单位,目前设有教育技术学(本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四个专业方向,主要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和相关残疾人机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老师、网站开发维护管理等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多媒体创作人员。
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同时为各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我院建有数字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手绘动漫实验室和三维动画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一直以来,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分别与多家公司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创造了优良的条件,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我院还设置了校友奖学金,用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创新与进步。
信息科学学院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摇篮,信息科学学院欢迎各位有志学子的到来!
管理学院(残疾人事业管理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专科: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
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现有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三大核心专业,现有在校生近400人。管理学院现设有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两个教研室。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名,博士4人,硕士11人。先后有一名教师赴哈佛大学访学一年,一名教师到加拿大参加培训,六名教师到韩国又松信息大学交流学习。近几年,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主持教育部重点和青年专项课题共5项,省级以上课题13项。
管理学院一直坚持服务于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办学方向,坚持与其它专业集群错位发展、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是学院重点建设与发展的“三大专业集群”之一。承担着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残联管理干部以及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培训工作,受到各级残联组织的一致好评。
主要服务对象和学生就业方向为: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相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各级残联组织、民政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中心)、乡镇和街道残疾人服务、福利院、福利企业等残疾人管理与服务等部门;老年家政及相关教育培训等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岗位,部队干休所、社区从事行政管理、老年人社会保障管理等工作。
艺术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本科:音乐学 专科: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艺术学院是我院创建较早的院系之一,始终以现代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高校的管理为依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艺术学院在校学生580名,教职工4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14名,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学院骨干教师,学院教学标兵;聚集了一批在音乐、美术领域颇具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是艺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资源保证,多年来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特殊教育师资力量。
教学方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完成了2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此外,获得院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方面:学院现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一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院特殊儿童艺术治疗研究中心一个;主持部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师出版专著三部;主编、参编教材4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7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40篇、CSSCI期刊收录15篇;艺术学院指导学生在省、市以上各类比赛中累计获奖170人/次。
艺术学院现有数码钢琴教室、MIDI音乐制作教室、琴房、形体训练室、图书资料室、小型音乐厅、有体现特色、设施领先的学院重点实验室——音乐治疗实验室及专为聋校培养音乐教师的律动舞蹈室,拥有中国画书法及色彩工作室、基础专业画室及陶艺设计房,专业展览厅、资料室;有一大批挂牌校外实训基地及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等艺术实践基地。在全省有116个校外教育实习基地。
艺术学院教学设备设施一流,并具有特色,为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和广阔的技术平台。
阳光学院
2015年招生专业:
专科: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阳光学院是江苏省残联与我校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现有学生763人,其中聋生554人,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人数占专业教师人数3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82 %。近几年,学生在全国各类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多项,在国家级和省市级职业技能比赛项目以及体育赛事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种奖项近百个。阳光学院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公司建立了实习就业长期合作机制,构建校企人才市场平台,采取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近几年就业率均达到100%。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