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项目内容 | 考试时间 | 分值 | |
专业知识(应知) | 60分钟 | 150分 | |
必考操作技能 | 100ml生理盐水(0.9%,w/v)的配制 | 30分钟 | 100分 |
微生物形态观察与判断 | 30分钟 | 100分 | |
选考操作技能 (三选一) | β -胡萝卜素溶液吸光值的测定 | 30分钟 | 140分 |
益元散的制备 | |||
葡萄糖注射液中硫酸盐杂质检查 | |||
合计 | 150分钟 | 490分 |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30 | 90分 |
判断题 | 30 | 60分 |
合计 | 60 | 150分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识别检查 | (1)正确选择所需器皿和工具 (2)检查器皿 (3)调整天平 | 选择合适的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试剂瓶和天平,正确得6分;检查玻璃器皿得4分;调整天平正确熟练得5分。 | 15 |
2 | 换算 | 正确换算溶质和溶剂所需要的量 | 换算正确(溶质0.9g)得10分 | 10 |
3 | 药品称量 | (1)取药手法正确 (2)称量过程熟练、准确 | 正确拿取药瓶得5分;取用药品手法正确熟练得5分;称量操作熟练,数值准确得10分,误差±0.05g得5分。 | 20 |
4 | 药品溶解 | (1)蒸馏水添加适量 (2)玻璃棒使用正确 (3)药品溶解完全 | 蒸馏水添加适量得4分;玻璃棒使用正确得3分;药品溶解彻底得3分。 | 10 |
5 | 定容 | (1)转移溶液正确 (2)定容准确 (3)混合均匀 | 容量瓶试漏得5分;向容量瓶注入溶液正确得5分;润洗烧杯2次得6分;定容至凹液面与刻度平齐得6分;摇匀得3分。 | 25 |
6 | 溶液保存 | (1)装瓶方法正确 (2)贴标正确 | 将溶液正确倒入试剂瓶得5分;正确贴标得5分。 | 10 |
7 | 清洁整理 | (1)清洗所用器皿 (2)完成器皿、工具归位 (3)清洁工作台面 | 完成烧杯、容量瓶、玻璃棒的清洗得5分;将所用工具、用具归位得3分;清洁操作台面得2分。 | 10 |
合 计 | 100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显微镜准备 | (1)显微镜的放置 (2)采光调节 | 取镜方法正确(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放置位置适宜、平稳得2分; 检查显微镜得2分; 接通电源,打开底光源开关得2分; 聚光器调整到合适观察的位置得2分;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得2分。 | 10 |
2 | 放载玻片 | 装置玻片标本 | 将玻片标本置载物台、玻片夹固定得5分; 观察部位置载物台正中央得5分。 | 10 |
4 | 显微观察 | (1)低倍镜调整与观察 (2)高倍镜调整与观察 | 在低倍镜(物镜10×、目镜10×)下,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得10分;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移动左右移动尺或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得10分; 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物镜得5分; 聚光器上升到高点,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图像清晰度得5分。 | 30 |
5 | 观察结果判断 | (1)杆菌形态判断 (2)球菌形态判断 (3)螺旋菌形态判断 | 通过上述操作,分别在载玻片上标注显微观察到的微生物的形态。形态判断正确的每种得10分。 | 30 |
6 | 显微镜复原、玻片归位 | (1)显微镜装箱 (2)玻片归位 | 观察完毕,检查零件有无损伤得2分; 清洁显微镜得3分; 将物镜镜头从通光孔处移开得2分; 将显微镜复原装箱(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得5分; 玻片放回玻片盒,盖好玻片盒得3分 。 | 15 |
7 | 清场 | 清洁整理 | 清洁操作台面得5分。 | 5 |
合 计 | 100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分光光度计预热 | 开机预热10-15min | 开机预热10-15min得15分;预热5-10min得10分;预热小于5min得0分。 | 15 |
2 | 设定波长 | 设定测量波长至规定值 | 波长设定正确得15分;波长设定不正确5分;未设定波长得0分; | 15 |
3 | 比色皿清洗 | 用蒸馏水清洗比色皿 (1)手拿比色皿毛面 (2)清洗3次以上 | 用蒸馏水清洗比色皿3次及以上得15分;2次得10分;1次得5分;未清洗得0分。 | 15 |
4 | 空白溶液润洗 | 用空白溶液润洗比色皿 (1)手拿比色皿毛面 (2)润洗3次以上 | 用空白溶液润洗比色皿3次及以上得15分;2次得10分;1次得5分;未润洗得0分。 | 15 |
5 | 调零 | 比色皿装上空白溶液调零 (1)手拿比色皿毛面 (2)装液量约2/3 (3)调零规范 | 装液量约2/3,手拿毛面,擦拭干净,调零规范得15分;装量过少或过多,擦拭不干净,调零不规范得10分;手拿光面,未擦拭比色皿,未调零得0分。 | 15 |
6 | 待测溶液润洗 | 用待测溶液润洗比色皿 (1)手拿比色皿毛面 (2)润洗3次以上 | 用待测溶液润洗比色皿3次及以上得15分;2次得10分;1次得5分;未润洗得0分。 | 15 |
7 | 测量 | 用待测溶液测量,记录测量值 (1)手拿比色皿毛面 (2)装液量约2/3 (3)平行测量3次 | 装液量约2/3,手拿毛面,擦拭干净,测量规范得20分;装量过少或过多,擦拭不干净,测量不规范得10分;手拿光面,未擦拭比色皿,未测量得0分。 | 20 |
8 | 结果计算 | 计算三次测量平均值 | 数据处理正确,与标准值相差小于10%以内,得15分;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与标准值相差小于20%以内,得10分;与标准值相差大于20%以上,得0分。 | 15 |
9 | 清洁整理 | (1)清洗所用器皿 (2)完成器皿、工具归位 (3)清洁工作台面 | 完成器皿的清洗得5分;将所用工具、用具归位得5分;清洁操作台面得5分。 | 15 |
合 计 | 140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实验准备 | (1)正确选择所需器皿、药品和工具 (2)检查器皿 (3)检查天平是否符合需要 | 选择需要的烧杯、天平、研钵正确得5分;检查璃器皿是否清洁干净得5分;调整天平正确熟练得5分。 | 15 |
2 | 药品称量 | (1)取药手法正确 (2)称量过程熟练、准确 | 正确拿取药瓶得2分;取用药品手法正确熟练得8分;称量操作熟练,数值准确得10分。 | 20 |
3 | 朱砂滑石粉的等量递加混合 | (1)取少量滑石粉饱和研钵内壁 (2)准确倒入朱砂极细粉 (3)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 | 充分饱和得5分;无损失倒出得5分;无损失倒入朱砂极细粉得5分;逐步加入等容积滑石粉得10分;物料完全混匀得5分。 | 30 |
4 | 成品制备 | (1)上述混合物无损失倒出 (2)甘草和混合物的等量递加 (3)混合均匀 | 上述混合物无损失倒出5分;甘草和混物等量递加混入得10分;混合均匀10分。 | 25 |
5 | 实验记录 | (1)将样品平铺光滑纸上,观察外观 (2)准确记录外观(颜色、粒度是否细腻、色泽是否均匀、有无花纹与色斑) | 上述混合物粉末粒度极细5分;色泽均匀得10分;无花斑得5分。 | 20 |
6 | 清洁整理 | (1)清洗所用器皿 (2)完成器皿、工具归位 (3)清洁工作台面 | 完成烧杯、研钵、玻璃棒的清洗得8分;将所用工具、用具归位得8分;清洁操作台面得4分。 | 20 |
7 | 报告填写 | 结果填写 | 完成结果填写得10分; | 10 |
合 计 | 140 |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识别检查 | (1)正确选择所需器皿、溶液和工具 (2)检查器皿 | 选择需要的比色管、量筒、试剂溶液、移液管正确得5分;检查玻璃器皿是否清洁干净得5分。 | 10 |
2 | 取样品溶液 | (2)量筒使用正确 (2)取样过程熟练、准确 | 正确使用量筒得5分;取样操作熟练得10分;移取液体准确得10分。 | 25 |
3 | 加稀盐酸 | (1)移液管使用手法正确 (2)移液过程熟练、准确 (3)溶液摇匀充分 | 正确使用移液管得10分;移液准确得10分;摇匀彻底得5分。 | 25 |
4 | 加氯化钡溶液 | (1)氯化钡加入量准确 (2)移液过程熟练、准确 (3)蒸馏水稀释体积正确 (4)溶液混合均匀 | 氯化钡移取量正确10分;移液操作熟练得10分;蒸馏水稀释体积正确得10分;混合均匀5分。 | 35 |
5 | 静置 | 静置10分钟 | 静置10分钟得10分 | 10 |
6 | 观察结果 | (1)观察是否沉淀产生 (2)正确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 正确判断结果得15分 | 15 |
7 | 清洁整理 | (1)清洗所用器皿 (2)完成器皿、工具归位 (3)清洁工作台面 | 完成烧杯、量筒、玻璃棒的清洗得8分;将所用工具、用具归位得8分;清洁操作台面得4分。 | 20 |
合 计 | 140 |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