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是国内早开展戏剧学和电影学教育的高校,为国内戏剧影视研究的重镇。1978年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陈白尘教授担任中文系主任,恢复了戏剧研究室,并招收了全国第一批专攻编剧艺术的硕士生。1985年南京大学戏剧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生。1990年南京大学戏剧研究室更名为戏剧影视研究所。迄今,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已培养出博士100余人,硕士300余人,其中包括李龙云、姚远、赵耀民等当代优秀剧作家。2004年,南京大学招收第一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同时设立戏剧影视艺术系。该系隶属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着力于培养具备人文、艺术科学方面比较宽广的基本知识,在戏剧、影视和广播艺术方面掌握比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具备较强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的学生。毕业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理论从事影视剧或舞台剧的创作、评论和初级经营管理工作。该专业2009级本科生温方伊为校庆110周年创作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武汉、长沙、西安、成都、郑州、南昌、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泰州等国内近20座城市和美国东西海岸演出130场,被称为“全国性的文化事件”。该剧被鲁迅文化基金会授予 “鲁迅文化2013年度戏剧奖”,温方伊同学本人先后荣获“《人民文学》之星剧本奖”、 “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奖”。
2014年南京大学继续按艺术类招收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现将有关招生办法公布如下:
一、招生计划
25人(面向全国,文理兼收。学制四年,学费6800元/学年)
二、报名条件
1.取得201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报考资格。
2.省级重点中学毕业,品学兼优,热爱艺术事业,具有较强的文学功底。
三、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2013年12月22日至2014年1月5日9:00
2.报名方式:网上报名并提供纸质报名材料。
3.报名流程:
(1)登录南京大学网上报名系统(http://gotonju.***.cn/enroll.do)网上报名。
注:网上报名所填信息不全、错误均视为无效报名信息。
(2)报名材料。材料统一使用A4纸打印、无需封面。按下列材料顺序在左侧装订,所需材料包括:① 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表(中学签字盖章),作为材料装订首页;② 身份证复印件;③ 生源所在地招生办发放的“艺考证”复印件;④ 个人自述(根据考生个人特点撰写,不超过800字);⑤ 获奖证书等其他材料复印件。
报名材料必须于2014年1月7日前寄达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逾期不予接受。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四、审核
学校成立专家组对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核(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于2014年1月8日17:00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公布审核结果。
获得考试资格的考生请于1月9日-10日16:00前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交费,10日-11日打印准考证,逾期未交费者取消考试资格。
五、专业考试。
(一)初试
考试时间: 2014年1月12日。
考试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科目:文学基础(100分)、文学创作(100分)。
(二)复试
初试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复试资格名单于2014年1月20日左右在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上公布。
复试时间:2014年2月23日(22日报到)。
复试地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复试科目:小剧本创作(100分)、综合能力面试(100分)。
六、资格认定及录取
学校根据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择优确定专业考试合格考生,并发放《南京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
取得南京大学专业考试合格资格的考生须按照生源所在省份招生办的规定参加高考报名、文化考试、填报志愿。
考生所在省份如组织此专业艺术类统一考试,则考生必须参加且需取得合格成绩方能参与我校艺术类招生录取。
专业考试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本一低控制分数线之上(含),才能按南京大学专业考试成绩50%与高考成绩(不含附加分)50%的比例折合成总分排序,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专业考试合格者,如考生所在省份有相关艺术类专业统考要求,考生必须参加并取得合格资格。
七、纪检监督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将全程监督选拔过程并接受社会投诉。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相应资格,并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
南京大学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理艺术类招生事宜,请不要相信任何中介信息。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400-1859680(招办) 025-89683393(文学院)
传真电话:025-83592888
纪检监察部门电话:025-83592586
招生主页:http://bkzs.***.cn
E-mail:bkzs@***.cn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0093
九、本简章由南京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南京大学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