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2014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及类型题(语文)

  2014年04月14日07:14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201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201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以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我省统一使用的普通高中新课标教材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与职业教育对接。同时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和时代性。
二、考试范围及分值
 
序号 考试范围 分值
语文基础知识 30分
现代文阅读 46分
古代诗文阅读 14分
写作 60分
 
三、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科目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4.试卷由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组成,其中较难题约15%,中等题约70%,容易题约15%。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4)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六、样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嫡传 籴米 洗涤 孝悌人伦 势均力敌
B.果脯 神甫 拊掌 釜底抽薪 感人肺腑
C.侥幸 妖娆 尧舜 抓耳挠腮 不依不饶
D.嫔妃 滨海 屏息 一颦一笑 濒临绝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斡旋    互相推诿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进退维谷
 C.焦燥    草菅人命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D.怠慢    未雨绸缪    察颜观色    沽名钓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在非常紧急和恐怖的情况下,人有时能   自己的生理极限。
 ②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思,留下了难以   的名篇佳作。
 ③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   这也正是中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A.超越   计算   然而   B.越过   计算   而
   C.越过   数计   然而   D.超越   数计   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众多的媒体记者,范甘迪唇枪舌剑,侃侃而谈。场上气氛十分融洽。
  B.一个成功者遭遇失败,在中国会得到同情和帮助,在日本就不同了,人们马上对你另眼相看,理都不理你。
  C.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后必将自食恶果。
  D.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B.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淳朴之美。
  D.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
6、“______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______能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这句话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
A.虽然……但是……     B.只要……就……
C.不管……总……       D.尽管……可是……
7、按顺序排列,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依次为          (   )
①春姑娘带着微风细雨来到人间,禾苗们兴高采烈地欢歌鼓舞。
②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③世界上伟大是谁?是我们的母亲。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拟人  设问  比喻  夸张    B.拟人   排比   设问   夸张
C.排比  比喻  比喻  拟人    D.设问   夸张   夸张   比喻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
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9、从词的感情色彩分析,与“保护?庇护”相同的一组是  (   )
A美丽-漂亮  B坚强-坚固  C成果-后果  D伟大-平凡
10、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46分)
(一) 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16分)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吸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在这儿,一个人的感官很不够用,那干脆就丢弃自己,让无数双艺术巨手把你碎成轻尘。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肉筋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矜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11、文中画线处“喧闹”一词所强调的意思是        (  ?)?
??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
??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
??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
??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样
12、下列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原意的一项是               (? ?)
??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
??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
??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13、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民族间的融洽
??B.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
??C.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艺术的魅力
??D.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欢乐的生活
14、对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特点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
??A.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B.线条流畅、场面宏伟、神态逼真
??C.色彩绚丽、神态逼真、形象生动
??D.场面宏伟、出神入化、莫测高深
(二)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共30分)
土? 地  
 赵丽宏
对土地的感情,每个人大概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体会。我的故乡在长江入海口,在中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那时,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劳动繁重,生活艰苦,然而没有什么能封锁我憧憬和想象的思绪。面对着岛上那辽阔的土地,我竟然遐想联翩,自由的想象之翼飞越海天,翱翔在我们广袤绵延的国土上。崇明岛和一般意义上的岛不同,这是长江的泥沙沉积而成的一片土地,就凭这一点,便为我的遐想提供了奇妙的基础。看着脚下的这些黄褐色的泥土,闻着这泥土清新湿润的气息,我的眼前便会出现长江曲折蜿蜒、波涛汹涌的形象,我的心里便会凸现出一幅起伏绵延的中国地图,长江在这幅地图上左冲右突、急浪滚滚地奔流着,它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土地上众多的生命。它也把沿途带来的泥沙,留在了长江口,堆积成了我脚下的这个岛。可以说,崇明岛是长江的儿子,崇明岛上的土地,集聚了我们祖国辽阔大地上各种各样的泥土。我在田野里干活时,凝视着脚下的土壤,情不自禁地会想:这一撮泥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来自唐古拉山,还是来自昆仑山?是来自天府之国的奇峰峻岭,还是来自神农架的深山老林?抑或是来自险峻的三峡,雄奇的赤壁,秀丽的采石矶,苍凉的金陵古都?……
??有时,和农民一起用锄头和铁锹翻弄着泥土,我会忽发奇想:在千千万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会不会用这些泥土砌过房子,制作过壶罐?会不会用这些泥土种植过五谷杂粮,栽培过兰草花树?有时,我的幻想甚至更具体也更荒诞。我想: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甲的屈原踩过?会不会被乙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曾被流水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在它们循环游历的过程中,会不会曾落到云游天下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颠沛流离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曾拂过把酒问天的苏轼的须髯?……
??荒唐的幻想,却不无可能。因为,我脚下的这片土地,集合了长江沿岸无数高山和平原上的土和沙,这是经过千年万代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土地,这是历史。历史中的所有辉煌和黯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他们的悲欢和喜怒,他们的歌唱,他们的叹息,他们的追寻和跋涉,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记得我曾在面对泥土遐想时,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故乡的泥土,汇集了华夏大地的缤纷七色,把它们珍藏在心里,我就拥有了整个中国……”直到今天,年轻时代的这种遐想仍会使我的感情产生共鸣。
??我们每个人,都是土地的儿子,土地是我们的母亲。人们啊,请记住,你的根,在母土之中,只有把根深深扎进生你养你的土地,只有把土地的色彩和气息珍藏在你的心里,你的生命和人生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当每一棵生命之树都在血脉相连的泥土中自然成长,那么我们的土地就会洋溢一派葳蕤葱茏的繁华景象。
15、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写到他和每个人一样“对土地的感情”“有不同的经历和体会”,(1)作者的“经历”是                       (3分)。
(2)作者的“体会”是                     (3分)。
?16、(1)参照第2自然段中的画线处,把屈原、陶渊明生平的主要内容分别概括为一个短语,填在甲乙处。(4分)
??甲处填                ;乙处填             
??(2)第2自然段中画线处“荒诞”是指什么?(2分)
 
 
17、第4自然段中嵌入了作者的诗句:“故乡的泥土,汇集了华夏大地的缤纷七色,把它们珍藏在心里,我就拥有了整个中国……”
(1)“把它们珍藏在心里”中不用“它”而用“它们”是为什么?(4分)
?
 
 
(2)从行文看,嵌入诗句有什么好处?(4分)
??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作者的联翩遐想,始终围绕长江展开,是因为崇明岛由长江的泥沙沉积而成,其成因本身具有特殊色彩。
??B.从内容上看,作者的遐想包括:长江的形象、泥土的来自、大岛的古远、历史的沉淀。作者年轻时代写下的诗句则不在遐想之内。
??C.由“我”热爱故乡的泥土写到“人们”热爱赖以扎根的母土,作者在文中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反映他情感升华过程的情感线,这条线贯穿全文。
??D.这篇抒情散文,开篇于“每个人”,又收篇于“每个人”,为作者的推己及人、以小见大的行文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E.这篇散文的主旨是赞美华夏这片土地积淀了灿烂的远古文明和养育了杰出的历史人物。
19、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土地的儿子,土地是我们的母亲”这句话(4分)
 
 
 
 
 
 
三、古代诗文(共1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下面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1、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恼怒、怨恨
B、由,诲女,知之乎       女:同“汝”,你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理智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知识
22、请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③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四、作文题(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尚”是一定社会的时间段流行的习俗和风气,有人也称之为“时髦”或“新潮”。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时尚”,竞相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赢得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他们追求“时尚”,创造“时尚”,并享受着“时尚”。但是,人们对“时尚”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见仁见智。赞赏艳羡的有之,指责排斥者有之。请以“时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5  B B D C D      6-10   B B C C D
二、(一)11-14  A C B D
(二)15、(1)作者的“经历”是 在崇明岛天天和泥土打交道
(2)作者的“体会”是历史与文化交融在这土地中?或:历史文化与这土地紧密联系?崇明岛是长江的儿子
16、(1)甲处填 行吟泽畔;乙处填隐居山水
? (2)泥土会与历史文化有关系?或:故乡的泥土蕴含奇特的故事
17、(1)故乡的泥土汇集了祖国的缤纷七色
??(2)呼应青年时代的遐想,升华珍藏在心的感情?
18、(?A?E?)
19、从故乡情、祖国情的角度回答就可以。
三、古代诗文
(一)20、A   21、D 
22、译文: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是只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二)①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③ 润物细无声。
④ 儿童相见不相识,
 
四、作文题
(略)

原标题:2014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及类型题(语文)


单招 考试 考试大纲
手机版:2014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及类型题(语文)
-新文章
相关学校
技校专业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