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校属于哪一类学校?办学历史有多久?
我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综合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隶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我校有着60年的建校史。195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更名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绥化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绥化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本科普通高校――绥化学院。
自1977年起,我校开始招收部分本科生;2000年至2003年,我校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2004年升本后,我校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
2.你校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我校坐落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内,校址是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市位于省会哈尔滨市偏东北,距哈尔滨仅70余公里,是我省所有地级市中距哈尔滨近的,从哈尔滨到绥化乘汽车走哈绥高速公路仅用1个半小时,乘直达列车只需1小时。
3.你校具有怎样的办学思想?
一是从学校发展的方向上看,我校坚持立足绥化、面向龙江、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方向,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我校发展、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从学校发展的定位上看,我校坚持以“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来推动学校发展、建设的科学定位,并有计划、有措施地踏实推进,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从学校发展的特色上看,我校坚持走“创新兴校,特色强校”的必由之路,以“厚德载物,经世致用”为校训,着力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4.你校2013年在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
我校2013年在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分别是: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辽宁、吉林。
5.你校实行哪些招生方式?
自2011年开始,我校实行按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两种招生方式。2013年我校招生的本科专业有28个。其中,非师范类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和所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设计学类专业(共计9个专业)实行按类招生(详见按类招生问答),其它专业(包括黑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仍实行按专业招生。
6.学生入学后是否可以调整专业?
学生入学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学校有关规定调整专业,不收取专业调整费。即:除文史类和理工类之间、文理类和艺术类之间不可互相调整外,学生可以在同批次中调整到任何一个专业。
7.你校中外合作办学(黑龙江省艺术类二批次、文理类三批次)的具体情况如何?
我校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等高校签署了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并达成了互派留学生的协议。目前有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等4个专业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办学。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限省内招生,录取时按照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按照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实行单独教学与管理,我校为这部分学生配备优质的师资(包括外籍教师)、实验等教学条件,采取分层次、分结构教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费标准为11000元/年。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在我校学习一至二年后,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到俄罗斯对应的高校留学,我校承认其在俄取得的学业成绩和学分,合格者由我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由我校授予学士学位。
8.你校哪些专业实行学费减免政策?
我校为扶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决定从2012年开始对特殊教育专业、农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实行免收学费政策。一、特殊教育专业:成绩排在前20名的学生免收学费(第一学年按高考成绩排序,第二学年以后按年度学习成绩排序),其余学生全额收费。二、农学专业:第一学年,所有学生免收学费;第二学年以后,年度学习成绩排名在前80%的学生免收学费,其余学生全额收费。
9.你校如何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奖、助、补、缓、贷”的资助体系。
奖,即综合素质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除此之外,我校每年还发放一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同时还设立了特殊经济困难助学金,使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及学费问题。
助,即学校开展的“文明共建一助一”和勤工助学活动。通过个人自助、职工资助、社会赞助等途径,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补,即困难补助。我校每年根据困难学生的申请及实际情况,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评定出特困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他们发放困难补助和伙食补贴。
缓,即缓交学费。
贷,即助学贷款。我校与哈尔滨银行合作,开设了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家庭困难的学生,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后可申请贷款。
10.你校就业政策及就业情况如何?
学校坚持依托专业建设,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深化校企、校地就业工作合作内涵,着力打造“产业链”式人才招聘活动,建立起单位招聘专场、专业招聘专场、行业招聘专场和网络招聘相结合的校内就业市场体系。
学校就业网站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咨询、档案查询和就业政策等服务,并安排专人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及时通过就业网、学校办公网、QQ群、就业宣传栏、手机短信、和微博等渠道向毕业生发布,做到了信息发布实时化、信息覆盖全员化。
学校高度重视并为特殊群体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学校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缓”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各二级学院还建立了特殊群体毕业生档案库,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进行指导推荐,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学校结合专业实习,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大学生实习实践渠道,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精师范、强应用、厚基础、重实践,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模式,学校的毕业生展示出“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后劲足”的特点,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三高”: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不断提高。2012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