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坐落于美麗的港口城市、計畫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浙江省寧波市,是一所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理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省屬綜合性重點建設大學。校名為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2003年獲得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等級。學校擁有博士、碩士、學士和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研究生免試推薦權,具有外國留學生、國防生、港澳臺和華僑學生招生權,面向全國招生,屬國家本科第一批錄取院校。
●學校地勢開闊,甬江蜿蜒,樹木蔥蘢,樓宇雋永,是求學治學的極佳場所。學校占地面積2760畝,總建築面積近78萬平方米,建有先進的電腦網路系統,圖書館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數位資源中心寧波分中心,現有藏書325.62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47.62萬冊,電子圖書178萬冊,擁有5家設備齊全、水準較高的市級附屬醫院。在武書連的中國大學總排名中,我校總體排名第99位。
●學校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5000多名,各類研究生近4000名,外國留學生300多名。設有19個學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4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含工程領域)以及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資格,71個本科專業。建有各級重點學科58個,其中省級重點學科18個(省重中之重學科4個,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重點學科12個),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學科建設專案1項、市重中之重學科1個,市重點學科16個(含A、 類),省醫學重點扶植學科1個,校優勢特色學科12個,校重點學科10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3門,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9個,市級重點(建設)專業19個,省級精品課程39門。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國家體育總局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一批高水準科研創新平臺。
●學校現有教職工2300多名,其中專任教師1300多名,具有正副高職稱人員1020名,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共用院士4名,入選國家“千百萬人才工程”4名,入選國家、省突出貢獻專家3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17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7名,入選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38名,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和“111”引智計畫試點專案。
●學校一貫重視本科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實施基於“平臺+模組”課程結構體系的人才培養模式。2008年起學校實行按大類招生,學生入學第一年在陽明學院接受大類教育,按大類培養,一年後分流到相關學科性學院繼續專業學習。學生在校期間創新創業訓練四年不斷線,實踐教育四年不斷線,通識教育四年不斷線,努力培養適應地方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教育部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浙江省教育成果一等獎的獎項,得到了國內專家的充分肯定。
一、招生專業
序號 |
招生專業 |
科類 |
序號 |
招生專業 |
科類 |
1 |
會計學(CGA方向) |
文理 |
31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理工 |
2 |
會計學(ACCA方向) |
文理 |
32 |
工業設計 |
理工 |
3 |
工商管理(2+2中加學分互認)▲● |
文理 |
33 |
工程力學★● |
理工 |
4 |
國際經濟與貿易(全英文班)▲● |
文理 |
34 |
工業工程● |
理工 |
5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文理 |
35 |
電腦科學與技術▲● |
理工 |
6 |
金融學▲● |
文理 |
36 |
通信工程★● |
理工 |
7 |
經濟學● |
文理 |
37 |
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 |
理工 |
8 |
會計學 |
文理 |
38 |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
理工 |
9 |
工商管理▲● |
文理 |
39 |
光電資訊工程 |
理工 |
10 |
市場行銷 |
文理 |
40 |
電腦科學與技術(日語特色班)▲● |
理工 |
11 |
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 |
文理 |
41 |
土木工程▲● |
理工 |
12 |
公共事業管理 |
文理 |
42 |
工程管理 |
理工 |
13 |
行政管理▲ |
文理 |
43 |
數位媒體技術 |
理工 |
14 |
旅遊管理 |
文理 |
44 |
環境工程 |
理工 |
15 |
物流管理 |
文理 |
45 |
化學▲● |
理工 |
16 |
法學▲● |
文理 |
46 |
應用化學▲● |
理工 |
17 |
法學(英語特色班) |
文理 |
47 |
生物技術▲● |
理工 |
18 |
新聞學 |
文理 |
48 |
生物工程● |
理工 |
19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文理 |
49 |
水產養殖學■▲★● |
理工 |
20 |
漢語言文學▲● |
文理 |
50 |
食品品質與安全● |
理工 |
21 |
歷史學● |
文理 |
51 |
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 |
理工 |
22 |
廣告學 |
文理 |
52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理工 |
23 |
英語▲● |
文理 |
53 |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
理工 |
24 |
德語 |
文理 |
54 |
應用心理學● |
理工 |
25 |
日語● |
文理 |
55 |
應用物理學▲● |
理工 |
26 |
旅遊管理(中法合作班) |
文理 |
56 |
物理學▲● |
理工 |
27 |
建築學▲ |
理工 |
57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工 |
28 |
城市規劃● |
理工 |
58 |
資訊與計算科學▲ |
理工 |
29 |
臨床醫學 |
理工 |
59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國際貿易班) ■▲● |
理工 |
30 |
預防醫學 |
理工 |
60 |
數學與應用數學(基地班)▲● |
理工 |
注:1.“招生類別或專業”一欄中填寫專業名稱的按專業招生和培養;2.各省(市)具體計畫以當地省(市)教育考試院公佈的為准;3.■表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表示該專業為省、市或校重點專業,★表示該專業所在學科有博士點,●表示該專業所在學科有碩士點
2012年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辦法(試行)
一、報名
1.報名資格
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報名:
(1)201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屆考生;
(2)2012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屆考生,且願意按照內地高校要求完成相應學制學習;
考生所持證件需在有效期之內。
2.報名方式及時間
2012年香港學生免試報考內地高等學校採取網上預報名及現場正式確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在2012年2月20日—3月5日期間登錄對港免試招生網路服務平臺報名網址(http://www.***.cn/lzbm/ks/index.jsp)進行網路預報名。網路預報名時考生須按照要求輸入報考基本資訊(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校志願、專業志願等)。網路預報名後,考生須在3月1—15日到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進行現場確認。考生須按要求提交列印好的報名表格、考生電子相片(格式:JPG:大小:168*240圖元,10K以內)、相關身份及學習證明材料(獲獎證明、校長推薦書、校長推薦計畫表格等),並繳付報名費用(報名費標準可參考香港八所資助院校的收費標準制訂)。考生若因特殊情況不能親自前往報名點進行確認,可委託他人憑考生身份證、本人身份證、考生親筆簽署的委託書代為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並進行確認。每位代報者只可代一名考生辦理確認手續。
3.填報志願
考生在網上預報名時需填報志願。每位考生可填報我校4個專業志願。
二、復試
我校原則上不再組織復試
三、錄取
1、錄取原則
(1)低錄取要求
“3、3、2、2”:四個核心科目的入學要求原則上應達到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級,數學科、通識教育科達到第2級。
(2)除個別專業,其他專業沒有附加要求,也不組織面試和復試。
招生計畫
招生專業見上表,各專業招生計畫不限,計畫總數為30人。
錄取工作時間
7月27日香港考試評核局向聯招辦提供考生成績,並轉至我校招辦進行錄取確認;8月3日前各高校通過網路服務平臺錄取網址(http://www.***.cn/pass/lzlogin.html)公佈錄取名單,考生登錄網站進行錄取確認;8月3—17日各高校可根據生源情況進行計畫調整和調劑。8月20日前,通過網路服務平臺錄取網址(http://www.***.cn/pass/lzlogin.html)公佈終錄取名單,由高校發放錄取通知書,聯招辦辦理錄取備案手續。
四、入學與體檢
新生持加蓋學校公章的《新生入學通知書》報到,入學報到時間及相關要求以《新生入學通知書》上的規定為准。
新生入學後,由學校進行身體檢查,身體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學資格:僅專業受限者,可以商轉其他專業。新生入學報到時,所持有出入境證件的有效期應與學習期限相適應至少有效期一年。
學費、住宿費按物價局批准的標準執行,學校實行學分制收費標準,學費採用預收制,每個專業為4400元/年。
五、其他
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按照教育部發佈的《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地區及臺灣省學生的暫行規定》進行管理,並可申請免修軍訓及政治理論課。
學生在寒暑假期間,可以自行離境探親訪友。
學生修業期滿,考試成績合格者,由高校頒發畢業證書。畢業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將授予其學士學位。學生畢業後,原則上應返回原居住地。
本辦法適用於2012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工作,由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解釋。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