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校级专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影响,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对本专业建设进行调研与论证。
一、本专业行业情况分析
(一)行业发展情况近几年来承德市发展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承德市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十大项目,以及环京津冀大经济圈为我市的建设起到的推动作用,各县区在省要求的“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下,建筑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这一先驱行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建筑行业中,起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其质量安全、操作、及其为之服务的人员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专业化,国家规定必须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上述事实说明建设起重机械专业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
(二)人才需求状况 1.人才需求数量 目前承德市企业拥有量和从业人员数量相当巨大。我们学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承德县的承德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大正筑业有限公司、承德恒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德金宇建筑设备租凭有限公司、承德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县兴承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平泉新兴建筑有限公司、承德恒信房地产建筑公司等企业,每一台套起重机械设备为之工作的人员约6人左右,整个承德市约有1300台套起重设备,还不包括周边省市从业人员,因此专业市场就业前景良好。 2.职业岗位需求情况通过调研发现,承德市范围内各建筑企业对起重专业人才分为操作型、服务型和维护维修型三类。在使用起重机械设备的企业中,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服务型需求占到了人才需求总量的80%以上。人才需求很大。为 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本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市还没有一所学校集学习、培训、考核、办证于一体的职业类学校,企业需要的是到岗位就能实际操作、懂技术、会安装、保养、维护所需人才的要求和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经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劳动者。
三、我校开设本专业已具备的优越条件
(一)师资力量强大到2011年初,我校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专业教师中,专任教师已达到19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70%,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良、水平较高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二)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我校是承德市唯一一所由省建设厅批准设在县区的建筑行业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培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为保证“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学校已为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专业建成“制图测绘实训室”、 “钳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 起重机械设备操作实习场地”等实训实习场地,实训条件基础较好。 2.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进行专业教学,教师进企业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建设精品课程,企业将择优录用我校专业学生等多方面合作。
(三)我校注重校企联合办学 1、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承德县的承德长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大正筑业有限公司、承德恒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德金宇建筑设备租凭有限公司、承德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县兴承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平泉新兴建筑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制订校外顶岗实习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顶岗实习长效机制。
(四) 我校探索设置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 1.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1)按工作岗位设置职业能力课程 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是塔式起重机操作工、施工升降机操作工、物料提升机操作工、架子工、电工、信号司索工、起重机械安拆工等,根据上述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对应的职业能力课程。(2)按职业发展要求设置素质教育课程根据机械设备操作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要求设置对应的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心、文化、业务素质。 2.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制订教学计划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2)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制订教学计划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与生产实践,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4)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制订教学计划要面向市场和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地方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产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可与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妥善安排。(5)体现整体优化制订教学计划应从提高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内容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可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点。(6)实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五)我校将在本专业审批通过后建立健全有关保障措施及制度 1、组织保障 成立专业建设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与规划工作,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精神,充分认识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建设的顺利实施。 2、制度保障完善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 3、资金保障 争取专项资金,确保总投入不低于 80 万元,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4、管理保障 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包括专业负责人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强化进度管理,各建设分项目落实到人,严格控制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5、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切实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6、深化校企合作按照校企相互提供服务、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共赢长效机制,通过签订协议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7、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制定配套的文件、制度,保障规划的正常实施和运行。按照专业建设计划要求,明确各位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分工,明确各项目责任人,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责任人的重要指标。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公示各项目的完成情况。综上所述,我校完全具备开设本专业的各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