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理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050)
该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系统工程、科技与教育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工程、物流管理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工业工程、项目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西方经济学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福建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两个省级研究基地及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按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三大类招生(统计学单列),实行两段式培养,即前两年为学科基础教育,按大类统一设置课程,后两年为专业方向教育(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年半后实行分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习成绩、志愿、兴趣、专长等在各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四个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系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思维训练、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系统掌握组织运营、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与绩效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活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营销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管理理论基础,在企业管理与营销策略方面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在市场研究、消费行为分析、营销策划、品牌管理、零售管理、分销管理、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受到系统的基础训练、案例分析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分销管理、品牌管理、商务管理等专业工作。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方法与技巧,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的专门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成为具备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掌握现代资金市场和财务分析技术,具备从事资金管理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工作。
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培养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与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财政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培养能在财政、税收以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处理金融领域实际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培养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是经济管理领域中发展空间为广阔、人才需求为迫切的专业之一。培养具有经济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具备经济分析、数据挖掘、经济预测决策能力的经济统计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统计理论、信息处理手段和方法,训练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综合统计部门、金融、贸易、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统计、预测、经济信息处理、管理系统开发以及市场调查、咨询等工作。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两个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维护以及企业管理方面软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IT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工作。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法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方法,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估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商贸、金融等领域从事经济、金融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590,22866585)
该学院拥有电机与电器博士点,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个省重点学科及1个国家级实验室。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个专业)
学院实行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实行两段式培养,前两年半为基础教育,按大类专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一年半为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素质、兴趣、学业成绩及社会人才需求双向选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之中的5个专业方向,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学院从2005年开始与德国凯萨斯劳腾大学联合办学,每年从入学的新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执行5年双学士学位培养,前2年半在本校学习,后2年半到德国凯萨斯劳腾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中、德双方学校颁发两本学士学位证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包括电气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三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从事新型特种电机、高低压电器设计,电机、电器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设计、电力系统运行、设计、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强弱电并重,软硬件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将掌握电路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子应用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能源、交通、机电等公司、研究所、设计院从事电气技术开发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公安、海关、消防、商检、公路、机场等部门从事电气技术运行管理工作。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包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两个方向。主要培养从事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建筑电气与楼宇智能化技术等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以及管理和决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方面强调强弱电并重;软硬件兼顾,注重高新技术如现代控制方法、智能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将掌握电路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网络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照明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毕业后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工厂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从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建筑电气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软 件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355,22866354)
该学院拥有应用数学博士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拥有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软件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模式,具备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学院实行适应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的3+1教学模式,学习期间安排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采用国内外主流教材,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全面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突出软件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组织、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IT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部门等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5373)
该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水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结构工程国家(培育)重点学科,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岩土工程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结构、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建筑与构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制图、测量学等基本技能;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地基处理及工程概、预算等基本知识;具有建筑工程与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组织以及管理能力。毕业后可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与地下建筑、铁路交通、市政工程等系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和环境保护等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质工程学、工程结构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理论;具有城市供水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能力。毕业后可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工矿企业及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及市政、环保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工程结构、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水利资源利用与环境水利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的规划设计能力及各类水利设施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能力。也可在港航、市政、环保部门从事专门水工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等工作。
交通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道路和轨道工程勘测与设计、交通运输系统控制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通过学习,掌握运筹学、系统科学、工程力学、控制论等基本理论,掌握交通规划、道路与轨道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掌握交通调查及数据分析处理的技能;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政府计划、运输研究、城市或区域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以及物流等部门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从事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决策、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工程咨询与建设监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决策、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
建 筑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387)
建筑学专业
本专业属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理工、人文、艺术、心理等门类,被称作理工科中的艺术学科。通过建筑物及群体设计、室内外环境、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及理论等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要的建筑环境,培养具有建筑设计技能,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外环境及景观设计及相关工作,并初步具有从事建筑学科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专业型高级技术人才。要求有初步美术基础和艺术兴趣。学制五年。
城市规划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理论知识,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专业技能,了解专业相关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参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环境生态规划、区域规划、景观与游憩系统规划以及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社区规划等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有初步美术基础和艺术兴趣。学制五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536)
该学院拥有材料学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材料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同时拥有材料工程、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个省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分析检测、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实行一级学科平台基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等基础理论以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方向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水泥、石材以及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生产、产品研发、材料检测和技术管理工作。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336)
该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学2个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光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予权。同时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FED工程中心、省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省数字电视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
学院对部分专业实行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专业按信息工程类进行招生,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两专业按电子工程类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后实行两段式培养,前两年为基础教育,按大类专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两年为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素质、兴趣、学习成绩及社会人才需求趋势,选择相应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
信息工程类(包括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通信系统分析、研究、设计等方法。高年级学生转入有关专门化的学习、实践和课题研究,使学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科研、新产品开发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通信领域的科研、科技开发或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工程与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设计等方法。高年级学生转入有关专门化的学习、实践和课题研究,使学生具有应用高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的能力。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微机、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图像图形处理、数字电视、多媒体通信、信号的检测和传输、以及自动控制工程领域的科研、科技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工程类(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两个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宽口径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类专业,培养信息电子、光电子和微电子技术领域从事信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信号检测、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光电子技术与系统、微机、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新产品、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主要学习信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领域所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相关的信息技术实验和工程训练,掌握现代信息显示技术、信息采集及光电信息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从事信息显示、信息处理、光电器件和光电信息工程、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广播电讯、自动控制和信息传输系统等领域工作。
微电子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紧缺型高科技人才,能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及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测试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主要学习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嵌入式系统设计等知识,同时接受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与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版图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类、电子类等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从事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
应用物理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在物理学或光电信息技术、固体微电子技术等学科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主要学习物理基本理论,接受相应的实验技能训练,学习以光学、固体电子学和计算机应用为重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强,基本具备高新技术物理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毕业后可从事物理学和光电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或在科技情报、公安、安全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专业包括数字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等两个主要方向,是一个宽口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够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技术在互动艺术设计、虚拟及产品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领域中的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利用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数字影视动画节目制作、多媒体艺术设计、互动娱乐设计、产品及虚拟环境艺术设计等,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后可在各级台、数字影视和电脑动画制作、网络游戏等互动娱乐、交互式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广告、城市规划虚拟仿真、产品造型和环艺设计等单位从事数字艺术设计、制作、教育和管理工作。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5161,22866669)
该学院拥有应用数学博士点,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2个工程硕士点。同时拥有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省级高校重点学科。
学院按计算机类、信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类两大类招生(信息安全单列),实行两段式培养,即前两年为专业基础教育,按大类设置课程,后两年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意愿在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
计算机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按照重视理论、软硬结合、加强实践、着眼应用的指导思想设置课程和组织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毕业后可在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控制、图形处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汉字处理等领域中从事科研、应用开发和教学工作。
网络工程专业
本专业按照依托产业、面向工程、强调技能、注重创新的办学思想,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国际规范和具有竞争能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和运行维护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进行计算机网络研发、管理和服务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政府、国防、金融、电子、商业、制造行业等部门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技术。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从事信息与网络安全方面的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
信息计算科学与应用数学类(包括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应用数学方法,掌握计算机各类算法及其实现和软件开发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学生除学习应用数学理论外,还学习网络及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Web媒体创意、金融电子化、保险精算等课程。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部队以及各类企业(公司)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质,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算法分析、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了解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使用现代数学方法、信息论和计算机从事信息系统的设计、计算分析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研工作。
法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283)
该学院拥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点,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法律硕士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能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运用法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具有独立从事法律实务或进一步研究法学理论的能力。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地点:厦门鼓浪屿,咨询电话:0592-2062977)
该学院拥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2个硕士点。
艺术设计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艺术设计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五个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动画。
雕塑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雕塑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城市雕塑创作、工艺雕塑产品开发、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造型基本理论的学习,以及对雕塑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及各种雕塑材料的制作工艺与应用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创作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工业设计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和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332)
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国家化肥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理科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还拥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下设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食品安全与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化工、环境化工、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等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化学基地)
该基地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专门设立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培养我国科研院所研究人才及高等学校科研、教学人才。配备优秀教师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和现代实验技能训练,强调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分流滚动培养。学生可获得覆盖率高达60%学习优秀奖学金,主要为化学学科和相关学科输送研究生生源,优秀毕业生可直接免试推荐硕士、博士连读,且每年推荐免试分配比例名额达50%,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有关的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两个专业)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在化学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后两年分专业进行培养。通过学习,掌握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化学实验技能,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外语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毕业后可在外贸、商检检疫、海关、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以及在石油、化工、轻工、、冶金、医药、农林、水产资源等企业从事技术检测、研究开发、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化工与制药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两个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属福建省211工程石油化工重点学科,涵盖了石油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资源与生态化工、精细化工(涂料、胶粘剂、日化用品、功能化工材料)等专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为省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石油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资源与生态化工等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药物制剂、药物检测、药品营销等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学生在低年级统一学习基础课程,高年级进行分专业培养。毕业后可以在石油、化工、制药、农药、精细化工、生化、环保、资源、建材、轻纺、电子、农林加工、冶金、贸易、技术监督、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企业、研究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从事科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原机械类16个专业调整后合并后的四大机械专业之一、福建省211工程石油化工重点学科所属专业。本专业包含石油化工装备、压力容器、液化天然气工程、制冷与空调设备、能源与环保设备、装备生产自动控制、制药与塑胶机械等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半完成工科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去向,自主选择上述一个或多个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并进行实践训练。毕业生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和就业适应性强,可在机械、石油化工、能源(城市燃气、电力、制冷、空调等)、环保、轻工、医药、烟草、食品、冶金等过程工业中,从事装备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质量技术监督与检测、环保、物业和消防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263)
该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博士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等8个硕士点,拥有机械电子工程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6个大型实验室,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是福建汽车联合研究所等省级研究机构挂靠单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机械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原则设置课程。除学习机、电及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课外,侧重学习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微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专业知识,尤其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可以在机电行业、机电软件应用开发行业等相关领域的公司或研究所从事机电的设计制造、模具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经营销售等。也可在政府、商检、外贸、公安、海关、环保、消防、公路交通、机场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新材料、材料成型加工、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方面工作,掌握各种现代成形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方向有: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材料成型、塑性成型及自动化、液态成型及自动化等。系统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压铸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具CAD/CAM、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新材料先进加工制备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数控加工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以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课程。毕业后能在机械、汽车、电子、仪表、轻工、化工、环保、城建等行业及科研单位等部门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全省唯一的车辆工程的硕士点。培养从事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研究、试验、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设置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相同,使学生既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汽车、发动机及车身设计制造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汽车电子电器基础知识。毕业后可在科研单位从事车辆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汽车制造、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车辆使用、维修、服务、销售、管理以及公路、城市交通管理等相关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外 国 语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625,22866627)
该学院拥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
英语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涉外工作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人文素养,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英汉表达能力、较好的文学素养、跨文化交际技能和创新能力。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科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内各种学科竞赛,每年推荐选派学生参与各类会议的翻译和会务接待工作等。在三、四年级用英语开设不同方向的选修课,包括商务、外经贸、外事等系列课程,学生还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社会学、中文等其他专业课程,拓展学生知识范畴,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媒体、教育科研、外国来华机构、各类外资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工作。
日语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优良政治素质,知识广博,日语基础扎实,熟悉日本社会、经济、文化,能用日语熟练交流,独立从事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日语进行听、说、读、写、译,对日本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深度了解,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在大学三、四年级着重开设经贸、旅游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把学生培养为既具备日语应用能力,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德语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本功、良好人文素养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德语人才。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德语学习掌握德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德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具有较强的德语和汉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和创新能力,并能够有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同时适当选修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法律等其他专业课程。本专业除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还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德语角、话剧社、德语演讲和辩论赛等,同时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德国文化、经济讲座和展览,熏陶学生人文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适应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政府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媒体、教育科研、外国来华机构、旅游部门、各类外资公司和企业等单位从事翻译、交流、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涉外工作。
紫 金 矿 业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5211,22865212)
紫金矿业学院由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H股和国内A股上市公司、国内著名黄金矿业企业www.***)合作创办,是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公办新型学院。学院充分利用紫金矿业集团强大的行业背景和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新时期我国地质矿产事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矿业企业或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就业,或从事与地矿相关的科研和实际工作。目前国家对地质矿产类专业的紧缺人才需求量较大,就业前景良好,具有较好的事业发展空间。
对于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报考该学院并被录取的新生,将给予每生3000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除了参加福州大学的各项奖、助学金的评比外,同时还可获得紫金矿业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高5000元/年的特别奖励;优秀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与紫金矿业集团暨所属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签订预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后到签约单位就业,学费从签约即日起由签约单位资助。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主要培养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地矿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应掌握工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评价知识,具备分析和研究矿产形成分布规律和经济技术的基本能力,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现代勘查方法进行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基本能力,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技术管理工作,可以在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
采矿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矿山设计、施工、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除了应掌握采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矿山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露天矿和矿井开采、矿山建设等的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或在地下工程、隧道工程、边坡工程等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就业,还可以在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就业。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567、22866577)
该学院拥有社会学、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4个硕士点;拥有中国文化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研究所、新经济与知识产权研究所、中国传统艺术研究所、闽台文献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以及1个福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创办于1998年,为福建省早创办的社会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12名专任教师中,教授与副教授4名,博士学位者6名。拥有社会调查师与社会工作师培训颁证权,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系统的社会调查及社会工作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学习与培训,毕业后可在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从事管理、新闻传播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文应用型人才,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教学组织和初步科研的能力,学生可选读汉语言文学、编导两个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为语言、文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秘书实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应用技能,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系统、社会团体、中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写作、编辑、传媒、文秘、公关、策划等相关业务。
应用心理学专业
本专业注重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学生可选读心理咨询与测量、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测评、应用社会心理学三个专业方向。毕业后可到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可到大中专院校、社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亦可到企业、医院、司法部门从事商业心理市场预测、心理治疗、犯罪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实践技能,能在学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音乐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等学科基础课;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等学科专业课;以及播音与主持、歌曲语言训练、音乐心理剧、形体梳理与化妆等专业选修课等;此外,还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结合,开设音乐心理治疗方向。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281)
该学院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科学3个硕士点,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生物工程研究所、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药物生物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央与地方共建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实验中心、福建省食品生物技术开发基地,同时还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女皇大学联合培养硕、博士。
生物工程类(包括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从事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育种,生物过程控制,工业化生产技术管理,医药、食品分析检测,工艺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毕业后可在生物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环保、商检、卫生防疫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艺设计、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生化技术检测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食品工程、食品科学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测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和食品工程及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食品加工、生产、贮运的科学研究、工艺设计、技术管理、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的科研能力,并具备食品企业质量管理、车间管理、食品工厂设计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与检测等研究部门,食品生产、供应和销售企业,卫生防疫、商检和质检等职能单位,从事科学研究、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食品安全与检测等方面工作。要求HbsAg阴性。
环 境 与 资 源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075)
该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环境与安全类(包括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两个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福建省重点学科,主要培养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管理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环境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能力,环保设备选型设计及药剂开发应用能力。毕业后可在环保、市政、海关、商检、技术监督、城市执法等部门,以及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安全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我省唯一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健康安全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工厂、物业、交通、矿山与地下建筑、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和管理、保险与风险评估、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安全管理和监察机构、工业企业、消防、保险、交通、物业、建筑、设计院所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是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专业之一,培养从事城市建设、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国土资源领域中岩土工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要求学生掌握注册土木工程师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能对现代城乡建设、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国土资源等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勘察评价,对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处理。毕业生可在各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勘察院、交通规划设计院以及基础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水电、交通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岩土灾害评价与治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监测、监理,以及工程测量等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城镇规划设计、旅游区规划管理、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经济地理分析、生态规划等多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注重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训练,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拓展城镇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兼顾工程技术、资源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等知识面,加强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辅助设计等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出实践能力及适应性强、就业面宽的人才。本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和土地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毕业后可在各级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国土资源部门从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各级建筑、规划设计院从事规划设计工作,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在各级园林部门与旅游景点从事旅游区建设、规划与管理工作,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景观设计及策划管理工作,以及在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667,22866652)
该学院现设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信息管理系、软科学研究所、廉政建设研究所和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工程、科技与教育管理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拥有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个硕士学位点,是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重要基地、公务员培训基地;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
采用二阶段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半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第六学期按学生志愿与社会需求分专业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两个方向。
行政管理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行政素质和行政技能,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相关学科知识面宽,能从事行政管理实际操作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文秘工作,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信息管理专业方向旨在培养能掌握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和信息学理论,精通管理业务,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和信息管理与软件开发技能,有良好的项目组织能力,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从事政府和企事业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分析、ERP、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的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两个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熟悉公共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知识,掌握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社会保障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薪酬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实务等学科知识,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
八 方 物 流 学 院
(咨询电话:0591-22865226)
该学院是由福州大学与福建省交通控股公司合作创办的新型一级学院,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物流教学与科研的核心基地。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物流管理和科技与教育管理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物流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省重点学科。
物流管理专业
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主要培养拥有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实践能力,从事现代物流研究和管理的高层次复合人才。主干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交通运输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学、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等。毕业后可在专业物流企业从事组织和管理工作,在生产制造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运作和管理工作,在外贸进出口公司、外运公司及保税区从事国际物流及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在连锁流通企业从事物流、配送管理工作,在交通运输企业从事运输组织和管理工作等。
原标题:2009年福州大学招生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