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创建的医学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129.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9.67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33万册,电子资源计160万册;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92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校主办学术期刊15种。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学校在职教职工9052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9.38%,全校教授级821人,副教授级1137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633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1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6505人,其中博士生1230人,硕士生(含七年制)4926人,普通本科生9267人,预科生23人,外国留学生1059人。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学部)、4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1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1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精品在线课程2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省级教学项目有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0个,示范性专业8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教学团队1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0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07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34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13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各专业终学费标准按照2020年有关部门新文件执行。“5+3”一体化专业学费按5年本科学费标准和3年研究生学费标准分阶段执行,研究生阶段按研究生入学当年学费标准执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第一年40000元,第二、三、四年达到联合学院英方课程注册标准者,每年55000元,第二、三、四年未达到联合学院英方课程注册标准、继续在联合学院学习同样课程、享受相同师资者,每年学费40000元。住宿费暂按1200元/年/生收取,终按辽宁省物价局批准为准。收费标准的变化,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按照国家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要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入学手续,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孤儿大学生减免在学期间学宿费,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设有国家、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各类奖助学金,并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在学期间的经济压力。
主要奖助学金设置如下:
(1)国家、省政府奖学金情况(获奖比例及金额按当年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国家奖学金 8000元/人/年
省政府奖学金 8000元/人/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年
(2)国家助学金情况(获奖比例及金额按当年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国家一等助学金 4400元/人/年
国家二等助学金 2750元/人/年
我校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双方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引进女王大学课程及师资,在中国境内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有国际水准的专门本科人才。
合作办学的全部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完成,中英双方根据各自院校的教学要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合作办学专业与学校其他专业在同批次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同时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中国医科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未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位授予标准但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只授予中国医科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1.投档比例
学校根据生源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调档规定和报考我校的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批次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医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不招收色觉异常考生。
3.院校志愿及录取
学校2020年在辽宁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其他省市按当地志愿投档办法处理。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学校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各种加分,在提档时予以认可,但录取专业时则按高考实际文化课分数排序。
2020-2022年,学校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给予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的加分,在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予以认可。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进档考生采用分数优先的方式安排专业,按高考实际分数排序,在高考实际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加分者。高考实际分数及加分均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确定先后顺序。分配专业时无分数级差。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专业调剂时按医学类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管理类专业依次满足,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6.特殊省份录取规则:
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生物,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划分专业,各类专业的学业测试等级下限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专业录取时,以理科文化总分排序,理科文化总分相同时,等级顺序具体为A+A+、A+A、AA、A+B+、A+B、AB+、AB、B+B+、B+B、BB;理科文化总分和等级均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不含附加分)总分、语文、数学(不含附加分)、外语单科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考试院规定的“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录取原则。
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考生报考专业时需符合我校设置的选考科目要求。投档及录取规则按以上省市确定的相关政策执行。
7.特殊专业要求
法医学专业招男生为主;专业调剂时优先调剂男生进法医学专业。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调剂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该志愿的考生,不调剂录取服从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英语满分的70%。
1.新生持学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来校报到。学校为新疆塔城地区订单定向培养的学生需同时持与当地签订的就业协议来校报到。对未经同意逾期两周不报到的已录取考生,视其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新生资格审查和身体复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一律予以退回。
3.经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和教育部学生司核准,学校继续配合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联合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
4.本章程由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4-31939069
招生咨询邮箱:bkzsb@***.cn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
邮政编码:110122
中国医科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开展“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高校之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1〕1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申请条件(一)《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二)参加当年学测且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三)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凡通过学测成绩申请就读我校的台湾考生,应同意本校经由教育部考试
考生可以通过168信息台或辽宁招生考试网查询录取信息学校将通过邮政快递发放录取通知书,已被录取的考生请注意查收。非沈阳主校新生请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与对应区域校园老师联系。以下为入学相关材料,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并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上交学校。沈阳地区2021级新生入学须知请同学们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立刻加入“中国医科大学教育2021级学生群”,QQ群号:(请务必加入),请将QQ群中个人群名片信息修改为学号+姓名。个人信息录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联系信息。此联系信息将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依据。填写材料请于2021年1月4日后登录学院网站,在“2021
各位考生及家长:为做好2021年学校招生咨询服务工作,欢迎对于相关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加入学校各专业招生咨询官方QQ群。注:申请时请注明所在地区及高中信息,进行验证;进群后请修改群名片为“省市名称+高中名称”。序号招生专业名称招生咨询QQ群名称招生咨询QQ群号1临床医学(红医班)2021-红医班招生咨询2临床医学(5+3)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高考咨询官方群3临床医学(5+3,儿科学)4临床医学5儿科学2021-儿科学招生咨询6麻醉学2021-麻醉学招生咨询7眼视光医学2021-眼视光医学招生咨询8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
学校自然情况说明1.高校名称(全称):中国医科大学2.办学地点及校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3.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4.办学层次:本科5.办学形式:全日制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29.9万平方米(约合1947.7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6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10.9平方米;生师比19.0;专任教师888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6.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205.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990.5元;图书134.8万册,生均图书40.0册。招生计划特别说明1.学校在制定分专业计划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创建的院校,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8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部委省共建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适应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发展需求的2021年新设专业。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归属临床医学类,致力于培养眼视光高端人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辽宁省高等学校唯一的眼科学重点学科。(二)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副教授6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海外研修经历者40人。(三)获奖情况: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培育学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一)专业概况:本专业自2016年起设立,依托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在五年的本科阶段,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不需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阶段按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段一体化进行,通过统筹安排本科、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创立于2003年,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12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5人,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是由中国医科大学与药学专业在英国名列前茅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联合办学的方式而设立的。本专业融合中英两国的优秀教育理念,采用“4+0”的模式,让学生在中国国内享受到世界前沿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当前医药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进行本科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与英国女王大学药物制剂专业一致,并由女王大学的专任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招生专业
(儿科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创建的医学院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其前身为1931年11月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在延安,经毛泽东同志提议,中共中央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11月,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前身为满州医科大学,1911年由日本国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建立),合并了辽宁医科大学(前身为盛京医科大学,1883年由英国苏格兰教会建立)。中国医科大学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改为省部共建学校。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总占地面积129.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9.67万平方米。图书馆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东北地区中心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馆藏纸质书刊133万册,电子资源计160万册;订购中外文全文书刊数据库92种,日文医学文献收藏尤其丰富,为全国日文医学文献中心馆。实验动物部是辽宁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和辽宁省转基因动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学校主办学术期刊15种。
中国医科大学办学成果
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0万多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正、副部长10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中国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工9052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9.38%,全校教授级821人,副教授级1137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633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71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6505人,其中博士生1230人,硕士生(含七年制)4926人,普通本科生9267人,预科生23人,外国留学生1059人。
中国医科大学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设有15个学院(学部)、4个研究院。在医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哲学和管理学等6学科门类拥有学位授予权;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普通本科专业21个。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1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精品在线课程2门,教学团队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精品教材2本,“十二五”规划教材16本;省级教学项目有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0个,示范性专业8个,品牌专业1个,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教学团队12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精品教材8本,“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5个;辽宁省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0个。学校现有3所附属综合性医院和2所专科性医院,床位11332张,牙科综合治疗椅273张。
中国医科大学办学实力
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中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英联合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西班牙、朝鲜、芬兰以及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地区的107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关系,与世界银行(WBG)、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等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是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有434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荣誉职称,近年来开展了113项重要国际合作项目,38个CMB项目。
中国医科大学收费情况说明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各专业终学费标准按照2020年有关部门新文件执行。“5+3”一体化专业学费按5年本科学费标准和3年研究生学费标准分阶段执行,研究生阶段按研究生入学当年学费标准执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第一年40000元,第二、三、四年达到联合学院英方课程注册标准者,每年55000元,第二、三、四年未达到联合学院英方课程注册标准、继续在联合学院学习同样课程、享受相同师资者,每年学费40000元。住宿费暂按1200元/年/生收取,终按辽宁省物价局批准为准。收费标准的变化,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按照国家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要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入学手续,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为孤儿大学生减免在学期间学宿费,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设有国家、学校和社会层面的各类奖助学金,并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在学期间的经济压力。
主要奖助学金设置如下:
(1)国家、省政府奖学金情况(获奖比例及金额按当年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国家奖学金 8000元/人/年
省政府奖学金 8000元/人/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人/年
(2)国家助学金情况(获奖比例及金额按当年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国家一等助学金 4400元/人/年
国家二等助学金 2750元/人/年
中国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说明
我校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双方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引进女王大学课程及师资,在中国境内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培养有国际水准的专门本科人才。
合作办学的全部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完成,中英双方根据各自院校的教学要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合作办学专业与学校其他专业在同批次录取。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同时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中国医科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未达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学位授予标准但达到中国医科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只授予中国医科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医科大学录取办法说明
1.投档比例
学校根据生源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调档规定和报考我校的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批次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医学类、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不招收色觉异常考生。
3.院校志愿及录取
学校2020年在辽宁省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其他省市按当地志愿投档办法处理。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学校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各种加分,在提档时予以认可,但录取专业时则按高考实际文化课分数排序。
2020-2022年,学校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给予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的加分,在提档和录取专业时均予以认可。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进档考生采用分数优先的方式安排专业,按高考实际分数排序,在高考实际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加分者。高考实际分数及加分均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确定先后顺序。分配专业时无分数级差。
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专业调剂时按医学类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管理类专业依次满足,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6.特殊省份录取规则:
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生物,采用“先分数后等级”的办法划分专业,各类专业的学业测试等级下限要求:选测为2B,必测为“4C1合格”。专业录取时,以理科文化总分排序,理科文化总分相同时,等级顺序具体为A+A+、A+A、AA、A+B+、A+B、AB+、AB、B+B+、B+B、BB;理科文化总分和等级均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不含附加分)总分、语文、数学(不含附加分)、外语单科成绩确定先后顺序。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考试院规定的“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录取原则。
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考生报考专业时需符合我校设置的选考科目要求。投档及录取规则按以上省市确定的相关政策执行。
7.特殊专业要求
法医学专业招男生为主;专业调剂时优先调剂男生进法医学专业。
护理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此专业志愿的考生,不调剂录取服从志愿考生。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该志愿的考生,不调剂录取服从志愿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英语满分的70%。
中国医科大学 报名须知
1.新生持学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来校报到。学校为新疆塔城地区订单定向培养的学生需同时持与当地签订的就业协议来校报到。对未经同意逾期两周不报到的已录取考生,视其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2.新生入校后,将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新生资格审查和身体复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一律予以退回。
3.经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和教育部学生司核准,学校继续配合中国普通高校联合招生办公室联合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
4.本章程由中国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中国医科大学二、联系方式
学校招生咨询电话:024-31939069
招生咨询邮箱:bkzsb@***.cn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
邮政编码:110122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免试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开展“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高校之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1〕1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简章。申请条件(一)《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二)参加当年学测且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三)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凡通过学测成绩申请就读我校的台湾考生,应同意本校经由教育部考试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新生须知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考生可以通过168信息台或辽宁招生考试网查询录取信息学校将通过邮政快递发放录取通知书,已被录取的考生请注意查收。非沈阳主校新生请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与对应区域校园老师联系。以下为入学相关材料,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并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上交学校。沈阳地区2021级新生入学须知请同学们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立刻加入“中国医科大学教育2021级学生群”,QQ群号:(请务必加入),请将QQ群中个人群名片信息修改为学号+姓名。个人信息录入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联系信息。此联系信息将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依据。填写材料请于2021年1月4日后登录学院网站,在“2021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各本科招生专业招生咨询官方QQ群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各位考生及家长:为做好2021年学校招生咨询服务工作,欢迎对于相关专业感兴趣的考生和家长加入学校各专业招生咨询官方QQ群。注:申请时请注明所在地区及高中信息,进行验证;进群后请修改群名片为“省市名称+高中名称”。序号招生专业名称招生咨询QQ群名称招生咨询QQ群号1临床医学(红医班)2021-红医班招生咨询2临床医学(5+3)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高考咨询官方群3临床医学(5+3,儿科学)4临床医学5儿科学2021-儿科学招生咨询6麻醉学2021-麻醉学招生咨询7眼视光医学2021-眼视光医学招生咨询8精神医学、应用心理学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学校自然情况说明1.高校名称(全称):中国医科大学2.办学地点及校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3.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4.办学层次:本科5.办学形式:全日制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29.9万平方米(约合1947.7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6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10.9平方米;生师比19.0;专任教师888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6.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205.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990.5元;图书134.8万册,生均图书40.0册。招生计划特别说明1.学校在制定分专业计划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早创建的院校,是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建高校,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8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报考条件(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身心健康;(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部委省共建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专业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为适应我国人口与健康领域发展需求的2021年新设专业。本专业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生物科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归属临床医学类,致力于培养眼视光高端人才,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辽宁省高等学校唯一的眼科学重点学科。(二)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副教授6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海外研修经历者40人。(三)获奖情况: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培育学科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儿科学)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一)专业概况:本专业自2016年起设立,依托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在五年的本科阶段,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不需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阶段按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段一体化进行,通过统筹安排本科、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创立于2003年,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本专业领域“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均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二)师资力量:中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12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5人,
2021年中国医科大学药物制剂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是由中国医科大学与药学专业在英国名列前茅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联合办学的方式而设立的。本专业融合中英两国的优秀教育理念,采用“4+0”的模式,让学生在中国国内享受到世界前沿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并结合当前医药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进行本科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考核体系与英国女王大学药物制剂专业一致,并由女王大学的专任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