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山东排名: 143 烟台排名: --
开设推拿专业,聋生部开设服装、美术、美容美发等专业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始建于1887年,由美国传教士米尔斯·查理夫妇创办,是中国早的一所聋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94平方米,教学班22个,其中聋生班15个,盲生班7个,在校生293人,教职工101人。学校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学段。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在2013年4月8日改名为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以为学生谋职、谋生、谋幸福打下基础为办学目标,以创办全国示范性现代化特教学校为抓手,坚持教育科研兴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施“个别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特长、补偿学生残疾缺陷、进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都采用个别化教育模式,努力使学生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二是强化口语训练。作为全国内地第三批实验聋校,在口语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配置先进的听力检测和语训设备,制订个别化语训方案,设立强化口语班,开展口语交际课研究,使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能力普遍增强。三是开展“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课题研究,通过加大阅读量,弥补耳聋缺陷,扩大信息源,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抓好了,就能够使盲聋学生享有同健全人一样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的机会,获得基本技能。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坚持综合素质与培养技术技能并重,面向市场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盲生部开设推拿专业,聋生部开设服装、美术、美容美发等专业,使学生一专多能,为融入主流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学校还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自信心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走向集市街头,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与健全人交流,从而有效改变了学生自我封闭的状态,消除了与健全人接触的陌生感,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以科研引领教师队伍提高素质。学校从十几个校、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到有系统、有计划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取得丰硕成果,有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特教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教研,历练出一支作风扎实、思维敏捷、善于总结教学规律的科研型教师队伍,也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普校新一轮课改,教师走进新课程,用新课程的理念改进教学,积极开展“以课堂实例为载体、以校园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广大教师认真钻研计算机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各种管理平台操作、各种检测操作等,力求在多媒体教学、各项管理、聋儿早期培训、听力检测等方面达到国家示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提高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融程度,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为统领全市特殊教育教研和发展的中心校,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每年举办全市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或骨干教师培训班,专题研讨等,学习国际特殊教育新理念,把握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掌握现代特殊教育教学手段,有力地推进了烟台市特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光绪十三年(1887年)米尔斯夫妇在登州(今蓬莱)创建了中国早的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经费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提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米尔斯先生去世,长老会停止经费供给,学馆被迫停办,但米尔斯夫人继承夫业,一面在乡间布道,一面写信向欧美各国友人联系,以恢复中途停办的聋哑学校。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在美国罗杰斯特聋哑学校校长Z·F威斯特维利的帮助下,米尔斯夫人将学馆迁至芝罘,在通伸一所客栈中租赁两间小平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米尔斯夫人用亡夫的抚恤金、贷款和募捐所得经费,在芝罘东山海滨购地17.5亩,建筑一栋二层楼房和数间平房,学馆开始有了自己的校舍。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接到长老会的通知,确定学校是在长老会委员会领导下工作,长老会仍可供给学校45000美元的经费,此后,学校分两次征地28.5亩,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学校占地48亩,有楼房六栋,平房数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米尔斯夫人的外甥女安妮塔·E卡特小姐来校助学。来烟后,她首先健全了学校制度,第二年又招收了一名聋哑女生,后又相继招收了六人,成立了女生学房,改“启喑学馆”为“烟台启喑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年)米尔斯夫人退休,卡特小姐任校长,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卡特小姐从学校管理和教学上加以改进,学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全国举办了三期师范班。以后十年,处在动荡的战乱年代,学校日渐萧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侵烟,第二年,卡特小姐回国,美籍女教师魏德凌女士任校长,学校被日伪政府接管,更校名为“烟台市立启喑学校”;民国卅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魏女士回国,由华人栾雪琴任校长;民国卅二年(1943年)王昭宁女士任校长;民国卅四年(1945年)马秀芳代校长,八月,烟台首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民国卅六年(1947年)秋,国民党来烟,学校屡遭抢动和破坏,学生减少,经费无望,第二年春,学校只得将衣食无靠二十余名学生遣散回家。
民国卅七年(1948年),烟台二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调整充实了学校的干部教师,于十月二十日复学,改校名为“烟台市聋哑小学”,学校有学生40余人,并附设了东山普通小学。1951年,接收了瞽目学道院和孤女院。1952年7月,学校迁至静安路,成立了盲生班,将校名改为“烟台盲哑学校”。
1957年,盲生迁入青岛盲校,校名改为“烟台市聋哑学校”,1961年,又招收了盲生班,1962年,学校恢复原名为“烟台盲哑学校”。
文革初期,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资料、教具被烧毁砸烂,学校的教师学生所剩无几,直到1970年,学校才恢复招生,1972年扩大招生,教师陆续调回,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生活。1979年,地区教育局正式公布烟台盲哑学校为全市聋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全市聋校教师开展学习、教研和培训活动。1987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挂两个牌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烟台市盲人学校”。
大兴教研之风,引领教师向研究型转变。自95年我校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以来,教师队伍素质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质的变化。当外界还在众说纷纭,探讨教师是否应该进行研究时,我校领导已将专家、课题引进教学实践中,将教研的烙印深深刻在教师的脑海中。实践出真知,几年下来,个别化教学、社会能力培养、口语教学、补偿教学等已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一批骨干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起来。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习惯。校本研究机制的诞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教师们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学反思为形式、以读教育专著为途径,潜心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向着研究型转变。
以人为本,为每位职工搭建成长平台。学校领导深悟‘以人为本’的内涵,在管理中处处体现这一理念。领导班子更深知,只有“自省”,才能“自觉”。在教工队伍中倡导“学习、反思、合作”。学习,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论坛,进行读书笔记展评,通过读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习百家、争当专家的良好风气,提升终生学习的理念;反思,既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定期交流,职员对自己每周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周一例会制互相促进,养成时刻“自省”的习惯;合作,既教师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体现集体的智慧,职员的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一切为教学服务的团结意识。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受到欣赏与关注,集体因个人的成长而变化,变得朝气蓬勃。
队伍的改变带来学校的整体改变,广大教职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7名教师获省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3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学校也相继获得“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烟台市第二届明星学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科研先进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如今,这所百年老校,在改革的浪潮中,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前。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建于1887年,座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是一所集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早的聋人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示范化学校,烟台市明星学校。招生对象与学制面向烟台市各县市聋哑学校、普校随班就读的听力语言障碍的初中毕业生,招收16人,学制3年。培养目标职业高中主要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平等参与的意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美术
烟台市盲人学校是烟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实施对视力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于2011年秋季招收推拿中专班。招收对象凡山东省及周边各省市,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盲学生(视力0.05以下至无光感)和低视力学生(矫正视力0.3―0.05)的均可报名。并招收部分视力正常的初中毕业生。学制、学习方法及开设课程学制三年。学生在校食宿,集中授课采用全国盲人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盲、汉文版两种)。专业课开设心理学基础、按摩学基础、实用正常人体学、中医学基础、按摩师职业修养、经络腧穴学、触诊诊断学、保健按摩学、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徐承国奖助学基金”(以下简称“奖助学金”)由李培云同志发起并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第二条 为了基金运作更规范,激励更多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特制订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徐承国奖助学金”评审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基金理事会,全权负责管理本基金,组织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理事会主席:徐东升(由学校在任校长担任)理事会会员:迟洪波、邹红霞、杨飞、李岩、孙悦宗、高娜、李德岩、权富泉(以上成员由其他在任校级领导及盲聋学生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烟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创建于1887年,是中国早的一所聋学校。学校座落在烟台市芝罘区,是一所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听障教育学校。128年的办学历史成就了学校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1.学校注重软硬环境的建设,不仅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而且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保证教师队伍育人理念与时俱进。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全国医教结合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基地。2.学校传承口语教学的优良传统,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认知的康复训练,康复率达95%以上。3.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在校期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山东排名: 143 烟台排名: --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招生专业
开设推拿专业,聋生部开设服装、美术、美容美发等专业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学校简介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坐落于烟台市芝罘区,始建于1887年,由美国传教士米尔斯·查理夫妇创办,是中国早的一所聋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9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94平方米,教学班22个,其中聋生班15个,盲生班7个,在校生293人,教职工101人。学校分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学段。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在2013年4月8日改名为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办学实力
学校以为学生谋职、谋生、谋幸福打下基础为办学目标,以创办全国示范性现代化特教学校为抓手,坚持教育科研兴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施“个别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特长、补偿学生残疾缺陷、进行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都采用个别化教育模式,努力使学生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二是强化口语训练。作为全国内地第三批实验聋校,在口语教学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配置先进的听力检测和语训设备,制订个别化语训方案,设立强化口语班,开展口语交际课研究,使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能力普遍增强。三是开展“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课题研究,通过加大阅读量,弥补耳聋缺陷,扩大信息源,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抓好了,就能够使盲聋学生享有同健全人一样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成果的机会,获得基本技能。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坚持综合素质与培养技术技能并重,面向市场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盲生部开设推拿专业,聋生部开设服装、美术、美容美发等专业,使学生一专多能,为融入主流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另外,学校还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自信心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工厂、走向集市街头,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与健全人交流,从而有效改变了学生自我封闭的状态,消除了与健全人接触的陌生感,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以科研引领教师队伍提高素质。学校从十几个校、省、国家级课题研究到有系统、有计划的校本课程开发,都取得丰硕成果,有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特教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教研,历练出一支作风扎实、思维敏捷、善于总结教学规律的科研型教师队伍,也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普校新一轮课改,教师走进新课程,用新课程的理念改进教学,积极开展“以课堂实例为载体、以校园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广大教师认真钻研计算机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各种管理平台操作、各种检测操作等,力求在多媒体教学、各项管理、聋儿早期培训、听力检测等方面达到国家示范化、现代化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提高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交融程度,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为统领全市特殊教育教研和发展的中心校,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每年举办全市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或骨干教师培训班,专题研讨等,学习国际特殊教育新理念,把握特殊教育发展方向和目标,掌握现代特殊教育教学手段,有力地推进了烟台市特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历史沿革
光绪十三年(1887年)米尔斯夫妇在登州(今蓬莱)创建了中国早的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馆”,经费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提供。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米尔斯先生去世,长老会停止经费供给,学馆被迫停办,但米尔斯夫人继承夫业,一面在乡间布道,一面写信向欧美各国友人联系,以恢复中途停办的聋哑学校。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在美国罗杰斯特聋哑学校校长Z·F威斯特维利的帮助下,米尔斯夫人将学馆迁至芝罘,在通伸一所客栈中租赁两间小平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米尔斯夫人用亡夫的抚恤金、贷款和募捐所得经费,在芝罘东山海滨购地17.5亩,建筑一栋二层楼房和数间平房,学馆开始有了自己的校舍。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接到长老会的通知,确定学校是在长老会委员会领导下工作,长老会仍可供给学校45000美元的经费,此后,学校分两次征地28.5亩,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学校占地48亩,有楼房六栋,平房数间。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米尔斯夫人的外甥女安妮塔·E卡特小姐来校助学。来烟后,她首先健全了学校制度,第二年又招收了一名聋哑女生,后又相继招收了六人,成立了女生学房,改“启喑学馆”为“烟台启喑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年)米尔斯夫人退休,卡特小姐任校长,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卡特小姐从学校管理和教学上加以改进,学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全国举办了三期师范班。以后十年,处在动荡的战乱年代,学校日渐萧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侵烟,第二年,卡特小姐回国,美籍女教师魏德凌女士任校长,学校被日伪政府接管,更校名为“烟台市立启喑学校”;民国卅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魏女士回国,由华人栾雪琴任校长;民国卅二年(1943年)王昭宁女士任校长;民国卅四年(1945年)马秀芳代校长,八月,烟台首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民国卅六年(1947年)秋,国民党来烟,学校屡遭抢动和破坏,学生减少,经费无望,第二年春,学校只得将衣食无靠二十余名学生遣散回家。
民国卅七年(1948年),烟台二次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调整充实了学校的干部教师,于十月二十日复学,改校名为“烟台市聋哑小学”,学校有学生40余人,并附设了东山普通小学。1951年,接收了瞽目学道院和孤女院。1952年7月,学校迁至静安路,成立了盲生班,将校名改为“烟台盲哑学校”。
1957年,盲生迁入青岛盲校,校名改为“烟台市聋哑学校”,1961年,又招收了盲生班,1962年,学校恢复原名为“烟台盲哑学校”。
文革初期,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资料、教具被烧毁砸烂,学校的教师学生所剩无几,直到1970年,学校才恢复招生,1972年扩大招生,教师陆续调回,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生活。1979年,地区教育局正式公布烟台盲哑学校为全市聋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全市聋校教师开展学习、教研和培训活动。1987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挂两个牌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烟台市盲人学校”。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师资力量
大兴教研之风,引领教师向研究型转变。自95年我校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以来,教师队伍素质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质的变化。当外界还在众说纷纭,探讨教师是否应该进行研究时,我校领导已将专家、课题引进教学实践中,将教研的烙印深深刻在教师的脑海中。实践出真知,几年下来,个别化教学、社会能力培养、口语教学、补偿教学等已成为我校的教学特色,一批骨干教师在研究中成长起来。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习惯。校本研究机制的诞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教师们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学反思为形式、以读教育专著为途径,潜心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向着研究型转变。
以人为本,为每位职工搭建成长平台。学校领导深悟‘以人为本’的内涵,在管理中处处体现这一理念。领导班子更深知,只有“自省”,才能“自觉”。在教工队伍中倡导“学习、反思、合作”。学习,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论坛,进行读书笔记展评,通过读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习百家、争当专家的良好风气,提升终生学习的理念;反思,既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定期交流,职员对自己每周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周一例会制互相促进,养成时刻“自省”的习惯;合作,既教师的集体教研、集体备课,体现集体的智慧,职员的分工不分家、相互补台、一切为教学服务的团结意识。在我们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受到欣赏与关注,集体因个人的成长而变化,变得朝气蓬勃。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学校荣誉
队伍的改变带来学校的整体改变,广大教职工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7名教师获省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3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学校也相继获得“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烟台市第二届明星学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科研先进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如今,这所百年老校,在改革的浪潮中,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前。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职业高中招生简章 来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建于1887年,座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是一所集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早的聋人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示范化学校,烟台市明星学校。招生对象与学制面向烟台市各县市聋哑学校、普校随班就读的听力语言障碍的初中毕业生,招收16人,学制3年。培养目标职业高中主要培养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平等参与的意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美术
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推拿中专招生简章 来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烟台市盲人学校是烟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实施对视力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于2011年秋季招收推拿中专班。招收对象凡山东省及周边各省市,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盲学生(视力0.05以下至无光感)和低视力学生(矫正视力0.3―0.05)的均可报名。并招收部分视力正常的初中毕业生。学制、学习方法及开设课程学制三年。学生在校食宿,集中授课采用全国盲人按摩专业统编教材(盲、汉文版两种)。专业课开设心理学基础、按摩学基础、实用正常人体学、中医学基础、按摩师职业修养、经络腧穴学、触诊诊断学、保健按摩学、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
2016年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徐承国奖助学基金”评审与管理办法 来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徐承国奖助学基金”(以下简称“奖助学金”)由李培云同志发起并出资设立,用于奖励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第二条 为了基金运作更规范,激励更多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特制订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徐承国奖助学金”评审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基金理事会,全权负责管理本基金,组织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理事会主席:徐东升(由学校在任校长担任)理事会会员:迟洪波、邹红霞、杨飞、李岩、孙悦宗、高娜、李德岩、权富泉(以上成员由其他在任校级领导及盲聋学生
2016年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招生简章 来源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是烟台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创建于1887年,是中国早的一所聋学校。学校座落在烟台市芝罘区,是一所集学前康复、小学、初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听障教育学校。128年的办学历史成就了学校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1.学校注重软硬环境的建设,不仅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康复设备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而且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保证教师队伍育人理念与时俱进。目前,学校已经成为全国医教结合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基地。2.学校传承口语教学的优良传统,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听觉、言语、语言、认知的康复训练,康复率达95%以上。3.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学生在校期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