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9:05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759-2396115
官网
www.gdou.edu.cn
学校地址
中国广东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

广东海洋大学招生专业


(一)水产学院


1.水产养殖学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划分两个方向:


(1)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健康养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水产动植物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水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生理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浅海海洋学、鱼类学、贝类学、虾蟹生物学、海藻与海藻栽培学、生物饵料培养学、鱼类增养殖学、虾蟹类增养殖学、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专题等。


(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和水域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水产动物营养、饲料加工工艺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水产动物饲料生产、配方设计、饲料质量检测、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的生产、管理、教学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水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动物学、组织胚胎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浅海海洋学、鱼类学、贝类学、虾蟹生物学、生物饵料培养学、鱼类增养殖学、虾蟹类增养殖学、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学、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等。


 


2.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水化学、渔具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渔具力学、海洋生物学、航海概论、海洋生态学、行政管理学、渔政管理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评估、渔业管理会计学等。


 


3.生物科学专业


本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海洋生物)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科学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


 


4.水生动物医学专业


本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病害防控、预防检疫、科学研究、教学、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水生动物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生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生动物公共卫生、水生动物病毒学、水生动物寄生虫学、水生动物细菌学、水生动物流行病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水生动物病理学。


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和水生动物医学4个本科专业均设有与国外著名高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①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3+2)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学习3年,东卡罗莱纳大学学习2年,分别获广东海洋大学学士学位和东卡罗莱纳大学硕士学位。国外学费和生活费(含医疗保险)每年生均约 42150 美元。②澳大利亚迪肯大学(2+2)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学习2年,迪肯大学学习2年,分别获广东海洋大学和迪肯大学学士学位。国外国外学费和生活费(含医疗保险)每年生均约 56800澳元。以上二个项目面向4个专业,入学后学生自主报名,院成立卓越人才班,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助力学生实现留学深造的梦想。


 


 


(二)食品科技学院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广东省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海洋水产特色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与台湾、新西兰等境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品质控制、市场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具有海洋水产特色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保藏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食品工厂设计、水产食品加工学等。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广东省海洋水产特色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本专业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已与台湾、新西兰等境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安全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从事食品领域的生产加工、分析检测、品控管理、安全评价、科学研究和经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卫生学、食品毒理学、动植物检疫、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检测综合检验等。


 


3.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是当代高科技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以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认识和改造生物体,研究和生产人类所需生物技术产品的新兴交叉学科,在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食品科学、农业、军事、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专业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已与台湾、新西兰等境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换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生物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及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生物、食品、医药、农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物工程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仪器分析、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制药学、生物制品学等。


 


 (三)海洋与气象学院


1.海洋科学专业


海洋科学专业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学科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具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海洋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海洋调查、海洋观测和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能在涉海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划分三个方向:


(1)物理海洋方向


主要课程:海洋大气与全球变化、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流体力学、海洋调查、海洋要素计算、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海洋环流、海洋内波与混合、卫星海洋学、海洋数值模式及应用。


(2)海洋化学方向


主要课程:海洋大气与全球变化、海洋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气象学、海洋无机化学、海洋有机化学、海洋物理化学、同位素海洋学、仪器分析(海化)、海洋微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资源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化学调查方法。


(3)海洋地质方向


主要课程:海洋大气与全球变化、海洋学、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概论、海洋地质学、海洋测量学、海洋沉积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海洋气象卓越人才培养建设专业。


本专业划分三个专业方向:


(1)天气动力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系统掌握大气运动变化及气象预测理论和方法,能够在天气预报、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综合观测、气象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大气探测及天气预报、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现代气候学等。


(2)海洋气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系统掌握大气探测、气象预报、物理海洋、海洋调查、大气海洋数据分析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海洋气象监测、海洋气象预报、大气探测领域从事基础业务、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业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海洋科学导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物理海洋学、大气数值模拟、气象统计预报、海洋气象学、海洋调查等。


(3)气候变化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英语和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系统掌握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大气海洋数据分析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从事基础业务、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海洋科学导论、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气象统计预报、气候动力学、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等。


 


3.应用气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雷电检测与防护、气象防灾减灾及风险评估,大气环境监测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雷电防护、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业务或管理部门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雷电防护原理、防雷检测、电子测量技术、空气污染气象学、人工影响天气、城市气象学、气候资源学、气象灾害影响及风险评估、突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等。


 


 


(四)滨海农业学院


1.动物科学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本专业依托畜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物科学和动物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饲料生产、动物品种选育、动物繁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生物技术和畜牧业企业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繁殖学、家畜育种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动物生产学(含猪、禽、牛等)、畜产品加工学、兽医学、畜牧业经济管理等。


 


2.动物医学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与动物科学协同发展,依托畜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动物健康生产)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管理与执法部门、动物生产单位与诊疗机构从事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实验动物疾病和人兽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控,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兽药及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双语)、家畜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动物检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小动物普通疾病学、小动物传染病学、小动物疾病诊疗学、小动物影像学等。


 


3.林学专业


本专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森林生物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生态工程与森林碳汇、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林业、农业、环境、城镇建设、检疫等管理部门及高校、企业从事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管理、环境建设保护、检验检疫等工作。 


主要课程:生物统计学、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测树学、遗传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经理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学。 


 


4.农学专业


本专业依托作物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农业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业、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与农作物生产相关的经营、管理、教学、研发和推广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农业生态学、生物统计学、农业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保护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作物栽培学、热带经济作物栽培学、设施农业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等。


 


5.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专业,依托作物学硕士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应用生物技术在工业、医药、食品、农业、能源、环保等行业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双语)、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双语)、基因工程原理、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微生物工程、酶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植物育种学、生物制药学、生物能源、环境生物技术等。


 


6.园林专业


本专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园林生态、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与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毕业后能在城乡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房地产开发、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乡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绘画、园林植物学、园林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建筑学、园林工程学、城市绿地规划、风景区规划原理、园林设计等。


 


7.园艺专业


本专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热带园艺作物学硕士点建设,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园艺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种植园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及良种快繁、病虫草害防控、产品采后处理与保鲜加工等基本技能,熟悉园艺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了解现代园艺植物生产管理技术与科学发展前沿,能够在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从事园艺及相关产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产品及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设施园艺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研究法、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果树学、花卉学、蔬菜学、园艺商品学等。


 


8.植物保护专业


本专业依托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点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无公害植物产品生产、开发理论和技术,具备从事大规模植物生产中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植物产品产后保护与产后处理和产品质量检验理论及技术,能在农业相关产业中从事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行政管理的工作,具有适应现代植物生产和植物产品开发的植物保护高级科技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学、普通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


 


 


(五)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技术发展与用人需求出发,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能在工业生产一线,尤其在海工装备、家电等省或区域支柱产业中,从事设计制造、技术研发、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左右能够胜任机械工程师岗位工作,成为机械工程师、技术或管理骨干、项目或团队负责人或自行创业。


主要课程:


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形、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加工装备与数控技术等。


专业核心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工程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综合实践、机电技术综合实训、机械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机械制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专业核心实验:机械制图与CAD基础实验、理论力学实验、机械基础实验、机电技术基础实验、机电技术综合实验等。


 


2.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系统掌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具备扎实机械工程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在制造、海洋工程及服务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组织、改善、优化、评价、创新等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工作的工程与管理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管理学、系统工程与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统计学、生产管理、工程经济学、工业信息系统集成、人因工程、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现代质量管理、现代港口物流管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图等。


 


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和具备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能从事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测试控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等。


 


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制造业与广东省及大湾区经济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质,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在材料成型及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质量检测、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成型质量检测、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工程管理学、模具CAD/CAM。


 


5.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围绕社会需要,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创业及应用能力的,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涉及能源、电力、动力、船舶、化工、制冷及低温技术、空调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安装施工、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热工测量及自动控制、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与工程设计、制冷工艺设计、制冷装置电气控制技术、制冷压缩机、内燃机学、锅炉原理与设计、企业节能技术、船舶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等。


本专业划分两个专业方向:


(1)制冷空调工程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应用技能强、具有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制冷与空调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胜任本专业范围内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运行管理与性能检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工作。


特色课程主要有: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与工程设计、制冷工艺设计、制冷装置电气控制技术、制冷空调设备运行调试与检修、冷冻冷藏技术、冷库建筑、小型制冷装置、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等。


(2)热能动力工程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专业面宽广、基本理论扎实、适应性强、具有热能动力系统和设备的基本理论,掌握热力系统和设备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改造和性能研究及其热工性能测量、热力过程自动控制、能源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特色课程主要有:内燃机学、锅炉原理与设计、企业节能技术、船舶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燃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内燃机设计、汽轮机原理、燃气轮机、船舶辅机等。


 


6.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所、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测试与自动化、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利用、空调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及热源设备、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工程伦理学、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与造价。


 


7.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教育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服务模式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工业设计+产业融合+服务地方”的整合创新理念,面向广东省区域特色产业,设置小家电、家具、陶瓷等专业特色拓展课程。依托广东省小家电创新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湛江市工业设计中心、湛江市小家电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在本科教学中不断增加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广泛获得用人单位肯定与社会认可。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基础、快速表达、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实体建模及应用、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型制作与工艺、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结构分析、人机工程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改良设计、产品系统开发设计、家具开发设计、小家电设计、海洋文化与产品设计、快速成型与制造技术、企业形象与版式设计等。


 


 


(六)海洋工程学院


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水平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拥有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基本技能,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侧重为国内各大造船企业和地方船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与制图、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与推进、船舶材料与焊接、钢结构、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建造工艺、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以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及关联领域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水利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港口水工建筑物、海岸工程学、港口规划与布置、航道工程学、水运工程施工、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培养造价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为我校专业特色。毕业后,可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工程造价咨询、工程设计等单位工作。本专业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和建设法律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考取国家执业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项目管理和工程决策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运筹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BIM技术与应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经济学院


1.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张渗透的素质和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政策研究部门、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积极学习能力、科学分析与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证券投资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等。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阅、译等技能,能运用计算机处理贸易业务,可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本科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商品学、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合同、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外贸单证实务、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大学英语等。


 


3.经济与金融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同时熟悉海洋渔业、临港工业及航运物流等资本运作规律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工程、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海上保险、海运结算、渔业金融概论、航运金融概论、航运投资概论等。


 


 


(八)管理学院


1.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尤其是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商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综合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营销策划实训。



2.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我国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理、经济、财务、会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学、成本管理会计学、国际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财务报告分析、财务会计等。


 


3.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和会计理论知识,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会计法规、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预算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学。


 


4.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在海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统计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学、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保障概论、电子政务等。


 


5.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政府与政治、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电子政务、市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学、国家公务员制度、依法行政与行政诉讼等。


 


6.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21 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系统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较强的旅游管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旅游规划设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实务、现代酒店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资源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


 


7.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地籍管理、遥感技术、土地调查与评价、地图编绘、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等。


 


 


(九)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创新”模式,注重夯实基础理论、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形成科教联动、强化创新实践的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海洋特色,培养具有良好工科科学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设计、开发、维护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大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基础、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伦理学等。


 


2.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软件开发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软件工程及其服务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C++程序设计、计算系统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Java 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硬件基础课程实践、数据库应用实践、软件工程实践、校内外企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具备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应用能力,能够在物联网相关应用领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数据处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等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与传感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Web开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在各级行政管理、信息产业、教育科研等相关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Web开发技术、基于轻量级架构的WEB开发、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移动编程技术、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等。


 


5.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据分析与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软件开发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毕业生能在数学、信息、计算机及数据科学领域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软件系统开发设计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ython基础、数学模型、数据分析基础、信息论基础、运筹学、数学软件、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


 


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本专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交叉融合,秉承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系统地学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核心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目前各行各业与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对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需求巨大。本专业毕业生能到各行各业从事大数据管理、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数据科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应用技术等工具,能够胜任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与构建等工作,具有解决行业复杂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多元统计分析、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原理、Python、大数据架构与技术、机器学习、优化理论、云计算、数据分析与挖掘、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可视化、统计计算、信息安全技术、大数据算法、海洋信息技术等。


 


 


(十)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海洋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海洋强国战略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海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海洋遥感探测与数据处理技术、海洋声学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海洋技术,具备从事海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本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0%,学术氛围浓厚,著名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院士担任专业建设的校外专家。学生学风良好,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上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研究生,考研率位居学院首位。


主要课程:物理海洋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水声学、水声测量技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数学物理方法、数字信号处理、海洋声学基础等。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2020年教育部专业认证(CEEAA)受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信息产业界需求,打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厚理论基础、宽技能口径、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从事电子工程领域科研、生产工作,具备创新能力、敢为人先且勇于担当的兼具国际视野与海洋特色的“新工科”电子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即面向智慧海洋工程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工程外语能力、严谨的科学思维模式、系统的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级人才,毕业后具备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创新能力,能在电子工程领域有充分的专业基础和学科背景成为科学技术创新、技术升级、应用开发、快速转型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的目标:


(1)成为具有电子信息行业(兼具海洋特色)的产品研发、检测、生产、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实施与优化、项目管理等岗位的工程师或企业领导者。


(2)能够利用数理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结合海洋特色的新兴信息技术,并考虑经济、环境、社会、安全方面的影响,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类项目提出解决方案。


(3)勇于担当,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遵守国家相关工程规范、职业道德与和法律,在工作中能以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为先。


(4)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身心健康,能够根据电子信息(海洋特色)类工程项目组建研发团队并善于与团队成员以及同行进行有效沟通。


(5)敢为人先,有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电子信息行业(海洋特色)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理论,掌握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光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和传感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能力,能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现代传感技术、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教学、科研和相关企业从事产品研发、教学、技术、工艺与设备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应用光学、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光纤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器,现代光学实验、电子电路课程实验、嵌入式系统、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等。


 


4.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等较宽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虚拟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开发、运行与设备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工厂供电等。


 


6.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通信营运公司、通信设备生产企业、通信工程公司、通信服务行业和其它需要通信技术人才的企事业单位、信息产业部门,围绕各行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要,培养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微波通信、计算机通信、海上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工程施工、产品开发、网络运营等工作,或从事其他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工作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电路、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交换原理、通信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通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海洋通信。


 


 


(十一)化学与环境学院


1.制药工程专业


本专业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划分两个专业方向:


(1)制药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是以药学与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为基础,面向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工业培养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本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使学生基础扎实、创新性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能从事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医药生产与营销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化工原理、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学、药物合成反应、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厂设备与车间设计等。


(2)药物分析与检验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是运用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及检验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检验,药物生产及贮存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通过培养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及分析与检验方法,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及开发领域,成为能从事药物质量监督与控制、品质分析与检测、药事管理与法规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化工原理、仪器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光谱解析、生物药物分析、生药学、样品前处理、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2.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建设的需求,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管理能力的相关需要,培养具备深厚化学基本理论,并受到良好基础和应用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的训练,能从事应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备综合素质高、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工设备与工艺设计、化工产品分析、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石油化工概论、石油炼制工艺学、海洋化学、海水分析化学、海洋资源与利用等。


 


3.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环境保护、治理及规划相关领域的需求,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能力的相关需要,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科研所等国家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及能源、化工等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土壤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学等课程。


 


4.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海洋特色专业,以海洋科学、环境化学理论以及环境监测技术为基础,面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服务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围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开展教学与实践,培养能在科研院所、高校等从事海洋相关科研与教学工作,能在涉海与环保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管理工作,以及能在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利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性海洋特色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化学、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调查与监测、海洋环境影响与评价、环境毒理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岛保护利用、海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5.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农业、土地、环保、肥料企业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肥料生产与管理、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环境监测、农业废弃物利用、肥料学、污染环境修复、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等。


 


 


(十二)海运学院


1.航海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航海技术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际化航运人才需求,重点培养掌握远洋船舶驾驶、船舶营运、安全管理及海上贸易运输等专业技能,具有独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船舶高级操纵及管理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可取得三副任职资格。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内主要港航企业、船舶运输公司、海事服务机构等涉海类企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航海学、船舶纵避碰与值班、航海专业英语、船舶货运、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仪器、船舶安全与管理、航海气象与海洋学、GMDSS原理与综合业务、GMDSS通信英语、航海雷达等。


航海技术专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辨色力正常(无色盲无色弱),身高165CM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7(0.5)及以上,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2.轮机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轮机工程主要面向国际化航运人才需求,重点培养能够担任远洋船舶机电系统维护及修理的高级船舶工程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船舶相关动力系统维护修理、运行操作及管理、集成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方案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可取得三管轮任职资格。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内主要港航企业、船舶运输公司、海事服务机构等涉海类企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船舶结构与原理、船舶电工电子技术、轮机热工基础、船舶电力设备及系统、船舶辅机、船舶柴油机、船机维修技术、轮机自动化、轮机英语、轮机测试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轮机管理、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等。


轮机工程专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辨色力正常(无色盲无色弱),身高155CM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6(0.4)及以上,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3.轮机工程专业(陆上)


培养目标:轮机工程(陆上)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技术人才需求,培养适应现代轮机发展趋势,掌握船舶修理与建造的基础理论,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胜任现代化船舶机电设备设计、制造与维修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内船舶建造企业、港航企业、涉海类装备研发等企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轮机热工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轮机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船舶结构与原理、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工电子技术、船舶电气、轮机自动化基础、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维修理论基础、船机维修技术等。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达到毕(结)业要求者,颁发广东海洋大学轮机工程毕(结)业证书,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者颁发广东海洋大学学位证书。


 


4.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先进船舶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工程素质和技能的船舶电器类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现代船舶电子电气装置的管理、维护和修理任务,又能够从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监造、技术支持等工作。培养方案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要求,学生毕业前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可取得船舶电子电气员任职资格。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内主要港航企业、船舶运输公司、海事服务机构等涉海类企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船舶电气CAD、船舶高压电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通信网络、电子电气员英语听力与会话、船舶电力拖动系统、船舶电站船舶管理、船舶电气设备维修技术、船舶综合驾驶台系统、船舶通讯导航基础、轮机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辨色力正常(无色盲无色弱),身高155CM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6(0.4)及以上,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5.交通运输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航运管理人才需求,重点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技能的航运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海上船舶运输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水路运输相关法规与实务,能够适应海上运输的发展需求,具有较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港航企事业单位、航运管理公司及海事服务机构等。


主要课程:国际航运管理、港口装卸工艺与设计、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运输经济学、航运专业英语、国际贸易实务、交通运输学、供应链管理、航运函电与写作、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货物学、海商法、港口物流、航运投资与融资、人工智能基础等。


 


 


(十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能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较为自觉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程度的职业可塑性,具备较为突出的思辨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高级文案、宣传策划、新闻传播、编辑出版、公务行政、文化产业及汉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公共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办公软件操作、说话实训等。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双语双文化能力,能够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也就是,使学习者系统掌握汉语、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较全面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具有在文化、宣传、管理、企事业等部门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或翻译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学导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外语言学史、汉语写作、高级英语听说、高级英语读写、英汉互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等。


 


3.秘书学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机关+企业+商务”领域的人才需求,坚持“融合·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秘书学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较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组织管理、参谋辅助及现代办公等秘书职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涉海行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胜任组织、管理、公关、协调等各种秘书工作的高级秘书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基础写作、秘书应用写作、中国秘书史、秘书社交礼仪、秘书英语、秘书心理学、文书档案处理、公共关系学、秘书口才学、中国文化概论、现代汉语、逻辑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跨文化交际、社会学、申论、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民法与法律意识、化妆与形象设计、新闻摄影等。


 


4.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文化底蕴深厚,视野开阔,坚持真理、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新闻采写编评、视频拍摄剪辑、新媒体编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采编播以及新媒体运营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融媒体编辑、广告学概论、数据新闻、信息可视化、视频生产、广告策划、新闻伦理与法规等。


 


5.编辑出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文化底蕴深厚,视野开阔,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书报刊及新媒体采编能力、出版策划与营销推广能力,能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编辑出版以及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新型编辑出版人才。


主要课程:编辑学概论、中国编辑出版史、书报刊编辑实务、出版物营销、融媒体编辑、摄影理论与实务、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视频采编、信息可视化等。


 


 


(十四)法政学院


1.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以 “卓越法制人才”为标准,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司法实务技能,熟悉我国法律和政策,了解外国法律和制度,具备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诠释能力和法律事务认知能力,能胜任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的法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法律职业伦理、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海洋法等。


 


2.社会学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社会调查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个案和小组工作方法、质性研究分析方法、定量社会调查和统计技术等,认知、解释和应对各类具体社会问题,能在党政机关、企业组织、社工机构、事业部门、社会团体等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工作、行业咨询与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问题诊断与分析、项目申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原理、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社会统计学、社会人类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方法、社区概论、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


 


3.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等基本技能,具有宏观、全局的政治与国际视野以及积极建构合理公共关系等素质,毕业后能从事政治宣传教育、社会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关系建构、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调查与研究、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高人文综合素质和较强创新意识、科研与应用兼具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共政策概论、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学等。


 


 


(十五)外国语学院


1.英语专业


本专业是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语言导论、英语基础写作、英语高级写作、口译、笔译、英语文学导论等。


 


2.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理解语言文学及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经贸知识及运用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日语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日语听力、日语视听、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语口译、日语笔译、日本文化、日本文学、日语商务实务等课程。


 


 


(十六)中歌艺术学院


1.舞蹈编导专业


(1)舞蹈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舞蹈编导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蹈表演、编导以及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主要课程:舞蹈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法、即兴舞,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编导,舞蹈创编与导演,选材与结构理论课,芭蕾舞基训、现代舞基训、舞蹈素材(中国古典舞身韵,外国代表性,中国汉族、少数民族民间舞)、专业导论、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艺术概论。


(2)民族民间舞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舞蹈表演基础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具有舞蹈表演、教学、创作排练的能力,能在中、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职业学校,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团体和文化单位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编辑和舞蹈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本技术与技巧、舞蹈表演与剧目排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史、音乐基础、舞蹈编导技巧、中国古典舞等。


(3)舞蹈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舞蹈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技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具备从事舞蹈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幼儿、青少年、高校、以及的舞蹈教学表演与编创工作的基本能力。为社会各公私文化系统单位、培训机构,培养集教学、表演、编创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基础理论、舞蹈基本技术与技巧、舞蹈教学法、舞蹈编导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蹈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舞蹈教育学、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舞蹈表演与剧目排练、中国古典舞身韵等。


(4)国际标准舞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拥有国标舞及其他流行舞蹈等舞蹈表演、编创、教育能力,能在艺术院校、中小学校、艺术(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创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拉丁、摩登、爵士舞、舞蹈基本技术与技巧、舞蹈基础理论、专业导论、舞蹈编导技巧、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史、舞蹈表演与剧目排练等。


(5)艺术模特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舞蹈编导知识及模特表演理论及技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展示各类服装的能力,能在文化企业、专业表演团体、演艺机构等相关行业,从事模特表演与编导、艺术形象设计与塑造、模特经济与管理、节目主持与表演、服装表演艺术教育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模特表演技巧、形体训练、舞蹈剧目排练、服装设计、专业导论、模特管理、乐理、形象设计、影视表演、中外舞蹈史、中外服装史、服装市场营销、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编导(艺术模特)专业达到毕(结)业要求者,颁发广东海洋大学舞蹈编导专业毕(结)业证书,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者颁发广东海洋大学学位证书。


 


2.音乐学专业


(1)声乐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与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素养,系统掌握声乐理论知识与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表演(演唱)能力,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并具备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在专业的歌舞剧院、艺术团体、专业艺术院校、中小学校及文化馆站、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歌曲创作、复调、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与指挥、艺术概论等。


(2)音乐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具有较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能在各类中小学校、艺术培训机构、文艺团体、艺术相关的机构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歌曲创作、复调、声乐、钢琴、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合唱与指挥、艺术概论等。


(3)器乐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器乐演奏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表演(演奏、合奏)能力,具备器乐演奏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较强键盘演奏能力,并具备音乐的基本理论和音乐分析的能力,能在专业的管弦乐队、艺术团体、专业艺术院校、中小学校及文化馆站、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器乐演奏与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器乐、钢琴、音乐欣赏、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歌曲创作、复调、合奏、艺术概论等。


 


3.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审美意识,热爱文化艺术事业,拥有高度职业道德,掌握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相关专业文艺团体、文化馆站、文化宣传及新闻媒体和中小学从事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戏剧影视表演基础训练、戏剧表演基础理论、话剧多幕剧排练、舞台技术基础、影视镜头表演、台词训练、形体训练、声乐、艺术概论、读剧、影视摄影、化妆造型、戏剧编导常识、专业导论等。


 


4.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采、编、播一体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掌握良好的播音、节目主持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广播影视新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从事普通话新闻播音、专题播音、节目主持工作、解说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科高级专业人才,以及播音主持教学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播主持、新闻学、语言学、即兴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影视配音艺术、形体训练、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有声语言精品赏析、节目演播、节目制作、表演基础、声乐。


 


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全面的视觉传达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视觉传达设计能力,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在专业团体、广告公司、艺术院校、科研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CI策划、广告创意、包装艺术设计和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海洋图形创意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书籍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UI设计,网页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


 


6.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展示空间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在环境艺术设计单位、艺术院校从事相关学科的设计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建筑设计方法学、建筑制图、表现图技法、室内陈设设计、景观与园林设计、中外建筑史、区域环境规划、展示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与模型制作、装饰预算与材料、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等。


 


7.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掌握现代设计手段,能在服装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或科研教学部门从事服装艺术的创新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服装设计方法、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画技法、服装结构基础、面料纹样设计、服装配件设计、服装CAD、服装纸样缩放、立体裁剪;服装品牌设计与企划、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服装史等。


 


8.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美术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部门、学校及相关行业从事相关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创意策划等视觉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油画、国画、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绘画、艺术概论、壁画、综合材料、绘画主题创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


 


9.产品设计专业


(1)文创产品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设计技能,创新能力强,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教育单位从事文创产品设计、饰品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快速表达、计算机二维表现、计算机三维表现、产品语意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饰品设计、文房清供产品设计、海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地域文化产品设计等。


(2)家具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适应行业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操作能力,了解传统工艺结构,掌控现代科技工艺,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设计公司、科研、教育单位从事家具产品设计、室内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快速表达、计算机二维表现、计算机三维表现、产品语意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板式家具设计、实木家具设计、室内设计、滨海旅游设施设计等。


 


 


(十七)体育与休闲学院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体育社会化、商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在企事业、社区和体育管理部门和各类体育服务组织从事大众健身与指导服务、活动组织与策划、经营与管理的中高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学、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游泳、救生、潜水、高尔夫、网球等。


培养规格: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科学健身的各种问题;初步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1项以上体育项目行业职业资格能力,能够胜任体育活动的服务与指导、组织与策划、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办学特色:突出滨海体育休闲方向的人才培养,形成健身健美、游泳、救生、潜水、滨海体育休闲场所管理等为一体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滨海体育休闲课程体系;结合国家行业职业资格培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课、证、市场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休闲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体育休闲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具备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从事休闲体育指导、策划及科研基本能力;能够在水上运动或山地运动领域从事休闲体育市场开发和经营、休闲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休闲体育经济学、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管理学、游泳、救生、潜水、帆船帆板、皮划艇等。


培养规格: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掌握休闲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各种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休闲体育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专项技能,具备1项以上体育项目行业职业资格能力,能够胜任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办学特色:将滨海与休闲体育相融合,形成帆船、皮划艇、海浪救生、休闲潜水、拓展运动、高尔夫、游艇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等为一体的休闲体育滨海特色课程体系;结合国家行业职业资格培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课、证、市场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海洋大学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3万人,独立学院2.1万人,高等教育学生1.1万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80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广东海洋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6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3人、博士学位者535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现有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广东海洋大学教学科研

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8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海洋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56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5.18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

建校84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广东海洋大学科技创新

“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广东海洋大学服务社会

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



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适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学院学科专业(代码)授予学位类别研究方向全日制拟招生人数非全日制拟招生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学制法政学院0759-2396123法律(非法学)(035101)法律01不区分研究方向25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508民法或509刑法本专业不招收非全日

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说明(2021年9月修订)类别专业代码专业(领域)名称学位学费标准全日制非全日制学术型090800水产农学7000学术型硕士非全日制不招生070700海洋科学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机械工程工学应用经济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作物学农学畜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学7000专业型

为做好我校2022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接收工作,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一、申请条件(一)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提供材料真实;(二)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国家的体检要求;(三)2022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

一、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2020年学位授权结果审核公示》,我校将新增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0824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新增0854电子信息、0857资源与环境、0859土木水利、0861交通运输、0952兽医、1252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新增学位点仍需以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文件为准,暂未列入招生目录。二、我校招生新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网站公布,请考生及时

广东海洋大学关于做好接收202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方案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是提高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为做好2022年接收推免生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一、接收推免生应满足以下条件:1.经教育部批准,获得经教育部审批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占用申请者所在学校推免指标),终推免生资格以教育部“推

学院代码学院名称&网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联系人&电话001水产学院https://scxy..cn/090800水产☆朱老师0759-渔业发展002海洋与气象学院https://hyqx..cn/070700海洋科学☆(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曾老师0759-食品科技学院https://spkjxy..cn/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陈老师@qq.c

一、学校简介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2005年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适用全日制)招生学院学科专业(代码)硕士学位类别研究方向拟招生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学制经济学院0759-2396009应用经济学(020200)经济学01区域经济学1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12经济学基础课(含宏观、微观经济学)529经济学综合(含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①029统计学

学校简介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以水产学科为主要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首次进入了ESI全球前1%。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2005年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56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5.18亿

为做好我校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接收工作,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申请条件(一)申请人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本科就读学校的推荐免试指标,推荐手续完备,提供材料真实;(二)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国家的体检要求;(三)2021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接收专业(领域)、人数及学制(一)我校接收推免生的专业(类别领域),请参阅“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二)我校接收推免生攻读我校学术型、专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