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9:02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574-87600233
官网
http://www.nbu.edu.cn
学校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名称

院系专业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物联网工程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宁波大学商学院

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金融学(全英文)、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会计学(ACCA)、会计学(CPA Canada)等11个本科专业(方向)

宁波大学法学院

法学系、公共管理系、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教研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研究生教学部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心理学系、基础教育系、英语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数字媒体系和心理学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系、体育教育系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中文系、历史系、旅游系、传播系、广告系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

旅游系、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

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系、金融工程系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建筑学系、艺术设计系、美育教学部、音乐系美术系

宁波大学古陶瓷艺术学院

只开设研究生教育,2020年开始招生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机械工程系、工程力学与材料学系、工业工程系、工业设计系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土木工程系、城市科学系、环境工程系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航海系、轮机系、物流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水产养殖系、资源与环境系、生物工程系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海洋药学系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工学院、生命医学学院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汉语言(对外)本科专业、全英文工商管理本科(BBA)专业和全英文工商管理硕士(MBA)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

经济与管理类、国际工商管理类、法政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生物与化学类、建筑规划类、外语类、医学类、艺术类

宁波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

宁波大学学院

教学由学院管理,只设研究所,不设系(部)



宁波大学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1992年列为全国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众多海内外“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目前综合实力已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宁波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十一大门类,设有25个学院,2家直属附属医院。主校区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另有梅山校区、植物园校区等多个校区,占地3037亩,建筑面积123.57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5.1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270万册、电子图书230万册。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856名,各类研究生7324名,来华留学生2497名(其中学历生1907名),高等学历学生10132名。现有教职工2890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901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452名,副高职称人员782名,博士学位人员1297名。

宁波大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造就尊重学生选择权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拥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9家和临床教学医院9家。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研究生教育质量位列全国百强行列,建有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5个,获省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优秀示范课程3门,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11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26项,相关指标位列省属高校第2位。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特色教育,连续4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高校先进集体奖”(全国仅6所),前五届大赛中共获得6金14银1铜的成绩,连续7年在全国“挑战杯”“创青春”系列竞赛中蝉联赛事“优胜杯”,成绩稳居全国前20名,学生就业率位列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教导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典型高校50强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宁波大学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政府奖学金、各类学校奖学金和捐赠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助学政策。

学校面向浙江省生源设立新生奖学金,获奖条件为普通类高考总分超过浙江省一段线50分及以上,投档到我校被录取,且名列我校前20名(若有分数并列,以位次号确定),奖励金额为5000元/人




宁波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截至2019年2月) [36]  ,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群),7个省一流A类学科,6个省一流B类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18个(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属高校人文社学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A类6个,省重点学科B类6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1个;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18个,宁波市重点学科B类4个,宁波大学校级重点学科3个。



宁波大学教学建设

截止2016年12月,学校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课程、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和3本“十二五”首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9年12月,1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个,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库案例13个。



宁波大学合作交流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宁波大学为留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别双边项目、高校自主招生项目等)、孔子学院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宁波市政府奖学金、宁波大学奖学金及其他专项奖学金等。

截至2019年12月,宁波大学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中澳MBA、中美精算、中加汉伯项目)。来华学历留学生规模,连续多年居省属高校第1位。大力推进了师资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建有2个海外孔子学院(冰岛北极光孔子学院、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学校在西南交大公布的“2019大学国际化排名”中位列第69位。学校还全面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开展了校际学术及学生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海洋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34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1993年,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甬台两地大学生互访26次。与香港中文大学开展的甬港两地大学生互访研修活动,被列为教育部“万人计划”项目。



宁波大学科研成果

宁波大学大力推进科研创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截至2019年12月,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项的全面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位列全国高校前10%。实现科技成果作价投资2例,获评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2017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唯一面向政产学研金用结合的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18年度获全国技术市场领域高奖项“金桥奖”。



宁波大学联系方式

0574-87600233



宁波大学学校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爲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一、报名资格1.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22年香港中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一、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宁波大学。2.学校国家代码:11646。3.学校办学层次: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国家公办全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体科字〔2021〕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一、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宁波大学。2.学校国家代码:11646。3.学校办学层次: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国家公办全

学校名称:宁波大学学校代码:11646层次:本科专业(类)包含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经济学类经济学不提科目要求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金融学(全英文班)不提科目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班)不提科目要求法学类法学不提科目要求法学(英语特色班)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思想政治(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科学教育(师范)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学前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优化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高校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并结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宁波大学2022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第三条学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以选拔思想品德

1.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是怎样的,有何变化?2022年宁波大学“三位一体”招生总计划数为440名,与2021年持平。招生分为非师范类和师范类,非师范类涉及13个专业共计180人,师范类涉及8个专业共计260人。请考生务必关注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和招生计划数详见《2022年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2.宁波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后,哪些专业与“双一流”

一、专业招生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总计划已录推免数备注040300体育学全日制体育全日制916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6人045201体育教学非全日制350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人二、复试(一)复试基本原则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基本原则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

体育学院2022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一、招生计划专业招生计划体育学2二、复试(一)复试资格审核复试前考生须提供材料如下: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2.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3.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原件;4.外语水平证明原件;5.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原件(含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