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9:02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28-84078927
官网
www.cdut.edu.cn
学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二)奖金
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研究生国家金,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待遇。
学校是国家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与四川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地调计划等一大批重要项目。截至2019年,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928项(次),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省级政府奖和社会力量奖近900项(次);获得授权专利1700余项。学校以服务国家、行业、地方发展建设为己任,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油气地质勘探、能源开发、大型水电、区域及城市环境以及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二)奖金
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研究生国家金,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待遇。
1.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研究生国家金,设有“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待遇。
生源地信用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所需学费、住宿费的贷款。
我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金及新生奖励计划。终奖金标准以学校正式文件为准。
1、学费和奖学金政策按照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同时,我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生可以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还可以通过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国家奖学金授奖比例和额度执行国家标准。金覆盖纳入招生计划的全部全日制研究生(定向生除外)。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按一定比例、分级设置,奖学金标准按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2.学费和奖学金政策按照我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生源地信用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生源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所需学费、住宿费的贷款。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信用贷款,无需担保或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该贷款办理程序简捷、申请成功率高、贷后便于还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佳贷款途径。
热忱欢迎全国各大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我校2017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荐免试生),为使我校2017年接收招收推免生工作有序、规范进行,现将有关具体事宜做如下规定: 一、接收专业及人数 我校2017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专业及预计人数,请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或参见附件1:《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二、申请基本条件 1.申请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3.申请人必须是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2017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4.申请人须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 5.申请人如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可优先考虑; 6.申请人在本科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罚或处分; 7.申请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与申请人本科所学专业原则上应属相同或相近学科;若不属相同或相近学科的,申请人须在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课,考试科目详见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每门加试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不及格不予录取。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我校推荐免试生。 三、申请材料 申请人须提供如下材料: 1.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 2.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的推荐免试生资格证明; 3.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 4.国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或其他英语水平的证明; 5.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发表论文或其它研究成果情况的有关复印件及所在学校教务部门书面证明。 申请人必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内容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录取资格。所有材料均需使用A4纸,申请人的全部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 四、接收工作安排 1.申请人必须在2016年9月28日至10月25日期间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n/tm)向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2.我校各学院可根据申请学生情况及时遴选,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分批次组织复试,复试的具体方案以各学院及相应学科专业的安排为准。 3.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请按推免系统中各学院的通知内容,带齐相关资料按时到指定地点报到参加复试,并交纳复试费120元/人。所有复试工作必须在2016年10月24日之前完成。 五、复试录取基本要求 1.各学院成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并按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包括导师在内不少于5人),增加复试工作的透明度。 2.复试的基本内容 ①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力和口语;创新精神和能力、专业兴趣和素养等。 ②综合素质及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复试的形式 笔试、面试(口试)、实践实验能力考核等,复试的具体形式由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需要确定。 4.复试成绩:待录取推免生必须有复试成绩,复试按照复试小组制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各项测试满分为100分,各项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学院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确定;所有拟录取考生的复试成绩必须大于60分,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5.体检:在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或带本人一寸照片面试报到后到我校校医院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 6.拟录取。学校对复试合格者进行审核并确定拟录取的考生,由学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24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六、录取信息公示与公开 凡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名单须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www.gra.***.cn/index.html)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考生对公示名单如有疑问,可通过申诉渠道进行申诉,相关部门会及时调查处理投诉和举报,并按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待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 七、奖助政策 我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金、学校研究生金、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等。终奖金标准以学校正式文件为准。 八、咨询及申诉渠道 校纪委:028-84077934 研招办:028-84078699通信地址:成都理工大学研招办,邮编: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6年9月

此内容仅供参考,详细请看招生信息、成都理工大学官网中提供的助学奖学。

你还通过浏览以下文章找到你想要报名条件信息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能源、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