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7:35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国家级重点职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2893298
官网
http://www.fjzz2z.com/
学校地址
福建省漳州市元光南路15号

下面内容可能包含第三方网址,请学生确认是否已经过期,请学生们注意保管好自身财产,不要网上给陌生网友转账,需要报名请到学校缴费,否则后果自负!

学校网址http://www.***/

学校地址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元光南路15号

招生专业

现有音幼专业科、美术专业科、旅烹专业科、信息电子专业科、汽修专业科、财经专业科、基础科等七个教学科,设立了教育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以及高职高考等九大模块的办学体系共29个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

学校简介

福建省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漳州四中)是一所有93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有36年职教办学经验,是教育部授予的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先后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漳州市示范学校、漳州市平安学校、漳州市园林学校、漳州市卫生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国家外国专家局确定为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人员资格单位。

就业前景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漳州二职校以“管理出效益,竞争出人才,创新促发展”的治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双证书”、“订单”式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就业上岗是能手、创业能致富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一条以毕业生就业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强化内部管理的职教发展新路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职业培训,适度发展与教育。现有音幼专业科、美术专业科、旅烹专业科、信息电子专业科、汽修专业科、财经专业科、基础科等七个教学科,设立了教育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以及高职高考等九大模块的办学体系共29个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576人。为满足广大职业中专学生对口升学的愿望,2009年学校与福建教育学院合作设立学前教育、会计、导游、酒店管理等4个专业大专教学班,与福建广播联合举办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等4个专业全日制()大专班,现有各类生200多人。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福建省渔业船舶船员二级培训机构、福建省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点、漳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点、漳州市机关事业工勤人员培训点、漳州市幼儿教师市级基地等培训鉴定机构,近三年来我校开展各级各类职前培训、岗位培训、晋级培训、培训、农民工培训和渔工等培训活动共计100多场次,培训学员1万多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展规划

创一流学校,铸龙头品牌是二职校人的奋斗目标。在新一轮的创业规划里,学校工作重心是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学校,建设国家重点扶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汽车运行与维修基地和市级旅游烹饪实训基地。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锦上添花,再立新功。

学校正全面实施“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以教育创新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优化形象为重点,以提高教科研水平为先导,以抓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优质特色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同见证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明天的灿烂吧!

设施设备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原则,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创新学校服务管理,师德师风水平不断提升。以定岗工作为契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863”运行的管理模式,实现学校专业化管理。学校现设有办公室、政教处、德育研究与心理咨询室、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培训部、招生就业办等八个内设机构以及美术专业科、信息专业科、烹旅专业科、汽修专业科、音幼专业科、财经专业科等七个教学科和基础科、体育健康科、实训设备管理科等三个公共管理科,实行学校——处室——专业科三级管理,教学、科研和管理体系完善。在学校层面的集中管理下,各部门、科室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再进一步细化分工出对应的管理口,搭建起信息通畅、职责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专业成长的工作平台。同时,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精神,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我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为重点,积极组织“漳州二职校师德师风活动年”主题教育活动,成立了教学常规管理监督组、德育常规管理监督组、行政后勤常规管理监督组等三个师德考核小组,开展了“三·三·三”工程即:三个力(执行力、协调力、创新力)、三个心(爱心、耐心、信心)、三走进(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