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学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地理教学论、世界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野外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 周。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地图学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办学优势:
通化师范学院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成立于2004年,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办学历史,已有四届毕业生。虽然发展的历程不是很长,我们却取得了一些的成绩:
在课程建设方面,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全部达到了优秀标准,其中 “自然地理学”、为省级优秀课程,“人文地理学” “地理教学论”为院级优秀课程。
地理专业教学条件较优越。“十一五”期间先后获得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100余万元的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同时,学院给予100余万元的配套资金,使地理专业建立起五个标准实验室(地质实验室、气象与气候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土壤地理实验室、教法实验室)和一个矿物岩石展室。在秦皇岛和长白山分别建立两个野外实习基地。另外,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在通化地区建立三个野外实习基地和两个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为专业配备了教学行政用房、多媒体教室、教学用计算机、办公仪器等设备,专业藏书量达到1余万册,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地理专业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实力较雄厚、发展势头强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8人;平均年龄36岁。无论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都较合理。
地理专业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地理专业依托邻近长白山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紧紧围绕长白山区自然灾害、长白山区的生态环境和通化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大做文章,取得显著效果。我们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研究队伍,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
地理专业的四届毕业生全面达到了培养规格,实现了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在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仍然达到了90%以上。社会对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地理专业的考研率较高,在全院名列前茅,有多名学生考到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
TAG:
通化师范学院地理科学教师教育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社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