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中职的培养目标,构建“就业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对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加大实训教学比例,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该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训1:1的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部分。专业基础课主要开设基础会计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是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础。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
(二)专业课程
专业模块是专业教学的核心。我校在课程设计上主要开设十二门专业课程:即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收银会计、税收基础、经济法律法规、统计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审计基础知识、会计模拟实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突出加强职业能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
(三)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本校的重点骨干专业,其核心课程设有:《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选配优秀的师资力量,通过精讲和实训,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体验手工做账,从原始凭证的开具、取得、审核,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再到总账、明细账的登记,直到编制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同时,使学生能够娴熟地操作用友U8等财务软件,胜任电脑做账,真正学会"会计电算化"。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初步奠定会计职业能力。
(四)资格证书
国家财政部门规定各企业会计必须持证上岗,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在课程开设上向考证科目靠拢,适时调整课程设置,组织学生参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收银员证、营销员证书、高新技术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的学习、考试。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保障“双证融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使学生在毕业时不用再参加社会培训,直接就可上岗。
专业名称 | 开设学校 | 学制 | 地址 |
---|---|---|---|
会计电算化 | 甘肃省财政学校 | -- | -- |
会计电算化 | 甘肃省财政学校 | -- | -- |
会计电算化 | 甘肃省财政学校 | -- | -- |
会计电算化 | 甘肃省财政学校 | -- | -- |
甘肃省财政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