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设计(设计学类 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产品设计专业是面向现代生活消费品设计,以“产学联动工作制”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设计产业化落地能力为特色的学校引领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和“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培养目标
产品设计专业响应国家“中国创造”转型战略,对照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目标,深度贯彻“创意与技术结合、艺术与工学结合、课程与产业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化的先进设计理念,拥有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熟练掌握产品设计各环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
产品设计专业以“现代生活消费品设计”为主导、以实现“创新设计落地应用能力”培养为特点。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专业核心课程《产品设计 》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
专业引领“产学联动工作制”教学改革,以产业实际项目为载体系统打造“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课程群,深化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跨学科融合发展。
专业全面实现人才培养“3+1模式”--“3”即课堂教学与工作室教学相结合、专业教师与项目导师相结合、年级互动与专业联动相结合;“1”即至少一次境外学生互派或外籍设计师(驻院工作室)项目参与经历,实现课程全覆盖、学生全覆盖。
专业教师团队由“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杰出设计师”领衔,具有深厚的产业实践经验,依托“四大校企实践基地”与“两大专业实验室”,实现教学全面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凸显具有“创新设计产业化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优势;
专业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学习机会,形式包括国际联合课程、国际联合项目、国际大师讲座、国际访学、双学位项目等,涵盖英国、芬兰、德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
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产品设计系列课程、用户研究、交互设计、市场研究、产品视觉传达、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Rhino+KeyShot)、产品三维动态展示、设计创意思维、产品造型设计与制作、人机工程学等。
主要实训环节:“产学联动”设计项目实践、设计(创新创业)竞赛、国际联合课程与联合项目、专业课程实践(包含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企业实习、市场调研、策展参展、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就业选择面宽,可从事跨专业、跨平台的创新性设计工作,包括:1)在中外大型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工作;
在一线设计公司从事产品策划、设计与管理工作;
跨领域从事战略咨询、新媒体交互、互联网创新等工作;
成为独立设计师或联合创业。
近五年,专业就业率达99%。往届毕业生中已有多人成为国内知名企业及一线设计公司设计主管,并多次获得红点奖、iF奖、红星奖等国内外顶级设计奖项。
2.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学类 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关注多媒介环境下人与信息沟通的方式以及视觉语言的表达,通过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包装系统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信息出版印刷品设计等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培养具有可市场化创意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服务上海“四大品牌”为背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联动工作制”教学模式,培养掌握专业知识与设计方法,运用视觉设计手段进行商品信息传达和推广,探索新媒介环境下视觉创新设计的设计师及创业者。
主干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创意与策划、包装视觉设计、书籍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界面设计、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多就业服务于4A及本土广告公司、品牌公关策划公司、电子商务公司、摄影机构、传媒公司、出版印刷公司、教育教学或联合创业等领域。
专业特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模拟课题+企业项目+竞赛项目”的教学实践模式,推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包装系统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信息出版印刷品设计,形成了“创意成果可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3.环境设计(设计学类 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环境设计专业关注社会发展中人与空间的关系,以室内空间设计为核心,着重在住宅、商业、陈设等设计方向,强调产教结合,培养具有策划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关注环境设计领域中现实和未来的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独立设计和团队协作能力,从事各类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
主干课程:
设计构成、材料与工艺、建筑初步、室内设计原理、设计思维与表达、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室内照明设计、专题设计实践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空间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就业选择面广,可从事工作有:(1)设计师,在一线设计公司从事创意策划、空间设计的工作;(2)项目经理,在品牌商业公司、房地产开发等企业担任项目管理的工作。(3)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企业中担任项目深化及相应的管理工作。(4)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专业特色: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设置教育课程体系,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分为: 观察/体验/了解(低年级)--设计/表达/建造(二、三年级)--社会/前沿/未来(高年级)三个阶段,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课堂教学之外,辅之以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设计学专业基础,结合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实行学科交叉、产学互动,通过三大专业课程模块:数字影像、数字动画、数字界面的设计与制作,打造服务于制造业和创意产业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在影视、传媒、动漫、游戏、网络以及有关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相关领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
原画设计、设计软件、网页综合设计、多媒体后期特效制作、影视广告设计制作、专题设计。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集团型、中小型企业从事市场、数字媒体艺术策划与设计工作;中外广告传媒、数字移动终端等公司以及博物馆和美术馆从事创意、设计及制作工作;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专业特色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设计学专业为依托,着力构建艺术与技术有效融合的专业教学框架;以三大专业课程模块为主线,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对接产业发展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师生在全国数字媒体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类专业竞赛中屡屡获奖,并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入选国家级创新项目。
答案来源于:2021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1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类专业介绍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