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市教委与市经信委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65年,1999年成为重庆第一所高职学院,是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人社部、财政部授予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学校连续两届蝉联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在重庆高校中尚属首例,在全国1300余所高职院校中也屈指可数。在2017年广州日报发布的高职高专排行榜上,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七、西南第一,创造了重庆高校在全国排名中的好成绩。在华东师范大学高职院校科研竞争力排名中,学校位列200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第8名,居西南地区之首。学校占地1365亩,固定资产15亿元,校舍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亿元,在校生20000余人,馆藏图书122万余册。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职工1023人,其中博士在读博士72人、教授79人(二级教授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3人。有4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位专家被聘为教育部一级行指委委员。学校坐落在著名红色旅游胜地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麓,位于重庆大学城东路76号,紧邻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等国家和省级重点高等学府,并与大学城入驻高校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合作领域广阔。开办了长安班、京东方班、上依红班等众多订单特色班级。与澳大利亚、德国建立合作关系,共联合培养5届学生共519人,接收英国、法国、摩纳哥、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短期来华留学进修生53名。学校鼓励师生出国学习进修,目前累计有37名教师公派留学,派出在校生近100名赴法国、韩国、马来西亚、台湾等知名高校留学或者交流学习。17名师生走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马来西亚,开展以中国文化符号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形象调查和中国文化推广。学校还承担了教育部“中德汽车机电高技能人才培养SGAVE项目”,分段联合培养应用技术本科人才262人。2014年获“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唯一双示范院校,2015、2016年连续两年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称号,2015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简称“就业50强高校”)称号,2017年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简称“创新创业50强高校”)称号。建有“首批重庆市众创空间”,并被授予重庆市高职院校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有“陈良无线电调试工工作室”,成为重庆市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有“陈志军汽车维修工工作室”,获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市仅两所高校获此殊荣。学校还是“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示范培训试点先进单位”。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9个,市级重点专业27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35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94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248项,获国家专利885项,其中发明专利109项。出版第一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1本,发表SCI和EI等高水平论文1390篇。学生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675项(国家级56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8项,多个团体、个人奖项代表重庆实现重大突破。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共计18人次,在教育部统计“获得一等奖数量多高职学校”中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在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评选中,我校杨成兴同学喜获十大“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奖,成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学子同获此殊荣的唯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学生会还当选第二十六届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成为历届唯一入选全国学联主席团单位的高职院校。
2018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办学性质:公办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