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做好山东胜利职业学院2018年招生工作,维护学院的声誉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院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招生工作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适用于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普通高职(专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择优录取”原则。
第四条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五条学院全称: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学院代码:13316。
第六条学院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第七条学院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第八条学院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504号。
第九条学院基本情况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胜利油田创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1973年建校的胜利石油学校和1981年建校的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院于2003年5月成立以来,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企业、面向社会、质量立校、突出实践教学的办学方向,坚持产学研结合、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多元开发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为优化东营市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东营市人民政府和胜利油田于2017年11月签署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办学资质移交框架协议,标志着学院由胜利油田办学转为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导办学。变更办学主体后的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按照高起点定位、高质量办学原则,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专业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学设施升级和校园环境改造,开启了向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迈进的新征程。
1.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77人;硕士159人,博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共44人。学院还聘任了190余名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办学条件。学院占地50万m2,建筑面积21万m2,固定资产净值1.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9000余m2,藏书56.7万册。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92个,拥有ZJ50DB钻机、ZJ40L钻机、井下作业通井机、游梁式抽油机、12V190柴油机等各类实训设备和70DB钻井、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带压作业等各类仿真模拟系统100余台(套);建设了国家安全应急响应演练训练基地、中国石化油气生产信息化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胜利油田应急救护训练中心等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要求。
3.办学特色。学院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和师资结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建设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以石油类专业为特色,机电、机械类等专业为补充,工、经、医专业相结合,门类齐全的专业体系。学院共设有普通高职专业26个,对口高职专业13个,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15个,整体办学功能和办学实力位于全国石油石化系统职业院校前列。近几年来,学院共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30余项,正式出版教材60余部,出版著作4部,申请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
4.就业前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对学生就业实行全程、全员、全方位指导。通过构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组织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措施,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渠道,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石油类、机电类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达到94%以上。建校4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8万多人,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企业或地方生产经营、社会管理的骨干,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中国企业先进教育单位百强”“全国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先进学校”“东营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文明先进单位”“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十条学院成立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研究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2018年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则类似问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