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已解决问题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辐射学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2018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气辐射学》考试大纲-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专业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1-06-18 19:12:00 解决时间:2018-12-03 10:30

满意答案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计算方法、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①大气辐射概念、定义、和单位,约占15%

②大气红外辐射传输理论、参数化约占25%

③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参数化约占25%

④Mie散射理论约占8%

⑤云中大气的辐射传输约占7%

⑥极化辐射传输约占5%

⑦辐射传输理论在遥感大气中的应用约占10%

⑧辐射传输理论在遥感地表生态的应用约占3%

⑨辐射与气候约占2%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识”占15%,“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应用)”占45%。

(5)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单计算题、计算题、应用题等五种题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7)题型举例

●名词解释:

行星反照率(局地反射比)

谱线半宽度

●问答题

单谱线吸收系数k(v)表示为线强与谱型函数的乘积,写为

试述线强和谱型函数与什么有关,谱型函数有几种类型?

●分析计算题

试分析阳光多次散射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子。并分别列举几种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证明题

假如相函数表示为,其中,

试证明

其中g是不对称因子,并且前向和后向部分分别为

●应用题

试述大气辐射在遥感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

行星反照率(局地反射比)

谱线半宽度

●问答题

单谱线吸收系数k(v)表示为线强与谱型函数的乘积,写为

试述线强和谱型函数与什么有关,谱型函数有几种类型?

●分析计算题

试分析阳光多次散射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子。并分别列举几种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证明题

假如相函数表示为,其中,

试证明

其中g是不对称因子,并且前向和后向部分分别为

●应用题

试述大气辐射在遥感中的应用。

●名词解释:

行星反照率(局地反射比)

谱线半宽度

●问答题

单谱线吸收系数k(v)表示为线强与谱型函数的乘积,写为

试述线强和谱型函数与什么有关,谱型函数有几种类型?

●分析计算题

试分析阳光多次散射辐射传输方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子。并分别列举几种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证明题

假如相函数表示为,其中,

试证明

其中g是不对称因子,并且前向和后向部分分别为

●应用题

试述大气辐射在遥感中的应用。

  技校网数据中心 2018-12-03 10:30
最新文章
相关学校
招生信息与资讯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