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康复医学与保健学院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临床示范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临床培训中心,曾培训欧美10多个国家的针灸推拿留学生70余名。康复治疗、中医养生保健是湖南医药学院具特色的课程之一,相关专业及课程办学历史20年以上,基于此,我院开办了中西医学与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能熟练运用中西医学手段管理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全科式的应用型人才。
办学定位 主要面向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机构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健康服务与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能熟练应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健康行业相关问题进行服务、预测、评估及管理,毕业后能在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公共卫生、各级卫生行政机构等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办学特色 构建了国内同专业中独具特色的“管理加服务、中医加西医、技师加护师”知识和能力的结构格局,突出发挥中医传统流派特色(主要是湘西流派)和传统康复保健技术(主要是中医针灸推拿康复保健技术)的管理与服务优势,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既能运用各类康复保健手段服务,又能对健康行业相关问题进行预测、评估及管理。
专业教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94.5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 26.8 万平方米(含新校区在建 10.2 万平方米),校本部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口腔医学实训中心、医学影像实训中心、药学实验中心、医学检验实验中心、中医针灸推拿康复实训中心、美容实训中心、医学形态实验中心、人体机能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理化实验中心等实验实训平台 11 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453余万元。学校是国家执业医师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有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直属型附属医院(临床学院)1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7 所、实习基地 96 个。学生实践社团“针灸推拿康复实践社”经常开展义诊咨询活动,社会影响较好。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2.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 708 种,电子图书70万册。实验实践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必要的保障。我学院已有湖南省医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和怀化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康复技术项目两个立项平台。其中我院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怀化市中医药学会国医堂”、“彭祖养生堂养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医药等传统文化氛围浓厚,采用纯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美容足疗、琴棋书画茶道等非药物绿色疗法诊治疾病和养生保健康复,为目前国内好的中医药医疗保健养生康复机构之一。
师资队伍 现有专业课教师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19人、讲师及主治医师8人、助教15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及在读硕士20人;专业带头人1人。双师型教师46人。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
教科研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与研究,承担多项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在拓展增厚专业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障,确保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实施。近5年,专业教师出版专著、教材25部;主持教科研课题28项,其中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市级课题16项,校级课题10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各类教科研成果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学院还承担了怀化市卫计委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养生保健必读》培训教材的编写及中医实用诊疗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
学生获奖、成果及就业 创新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有效地保障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涌现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年有10余位同学分别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等称号。2014年《“轩岐心语吧”特色成长辅导室》项目成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成长辅导室立项建设项目。2015年《弘扬中华国医精粹,跃动青春促进和谐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项目成为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
近5年,学生初次就业率在100%。就业遍布全国各省份,尤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多。
二、学制与学历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健康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树立健康管理理念,掌握健康检测、评估、干预等服务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毕业后能在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公共卫生、各级卫生行政机构等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与服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素质要求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正确处理的医疗问题,能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4.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备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5.在职业实践中重视伦理问题,使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工作成本低、效果好,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大效益。
(二)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管理方法。
2.熟悉中西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了解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卫生保健、医学信息处理、心理咨询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三)能力要求
1.具有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评估其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能力。
2.具有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制定健康促进计划的能力。
3.具有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和推广的能力。
4.具有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5.具有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的能力。
6. 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7. 具有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研究医学问题的能力。
8. 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
9.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临床医学概论、康复医学、中医学概论、基础护理学、健康管理学、健康服务概论、健康检测技术与实训、健康评估技术与实训、健康管理技术与实训、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技术与实训、中医养生学、中国传统运动疗法、推拿学等。
六、就业前景
2002-2018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1473人,初次就业率均为100%,对口就业率达99%以上。国家高度重视健康产业,扶持和重视力度前所未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大好,可在健康管理机构、老年医疗和康养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