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
制 定 依 据 | 执行国家、省市 有关文件 |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 |
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 |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草案)》 | |
参照的主要 企 业 | 数控加工相关企业 | |
培 养 目 标 及 人 才 规 格 | 培养目标 | 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数控车工操作能力,了解数控机床及其维护知识,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较强适应市场需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
就业方向 | 面向企业生产线,从事数控加工工作。范围有:加工工艺设计;加工程序编写;数控机加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生产车间管理工作。 | |
职业素养 |
具有团队精神与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具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执著工作,吃苦耐劳,善于创新。 | |
核心技能及等级 |
数控车工中级 车工中级 维修电工中级
| |
基础文化素质 |
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对美的鉴赏能力。 | |
身心素质 |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和卫生健康知识,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身心健康。 |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课程与教学要求
1. 德育(208学时)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7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法律基础知识(7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3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哲学基础知识(3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04学时)
本课程旨在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04学时)
本课程旨在在初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4. 英语(基础英语阶段204学时)
本课程旨在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物理(7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力学、电磁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热学、光学初步知识。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力。
6. 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
本课程旨在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
7. 体育与健康(136学时)
本课程旨在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8. 机械制图(72学时)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9. 维修电工技能(72学时)
通过电工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规范化操作习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室内布线与照明电路,会正确使用电工仪表识别、检测常用低压电器,会拆装、保养、维护单相、三相电动机,会安装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72学时)
讲授电工基本知识、线性直流电路、磁场、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电容器非正弦周期电路、电路暂态响应、三相电路和电动机及其电子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和电子基础知识。
11. 机电商品学(36学时)
介绍常用的工业和民用机电产品和有关元器件。要求学生具有根据机电产品的技术特点,对其进行存贮、保管、保养及鉴别的能力。
12计算机绘图(72学时)
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软件,进行工程作图;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
13.车工工艺及技能(126学时)
学生能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总体水平达初级工标准。
15. 数控车削与编程(72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机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16.机械制造基础—-基本常识(72学时)
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介绍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加工方法选择、编制工艺规程、刀具、夹具、量具、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知识。
17. PLC技术基础(72学时)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及其在自动化机床上的应用。能够编写简单梯形图。能够进行梯形图与语句表的转化。
18. 数控技能(144学时)
介绍数控车床的基础知识,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编程。能够掌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能按照零件图正确编写加工程序,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19.企业管理(36学时)
本课程的企业管理部分主要介绍生产过程的组织、劳动定额与物资消耗定额、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资金和盈利等内容。技术经济部分主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如何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基本能力。
20.金属切削机床原理(72学时)
本课程讲授机床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及维修技术,使学生掌握机床维修技术。使学生了解主要金属加工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机床加工范围及加工原理。切削原理及刀具结构及应用范围。
21.数控铣床/CAM(72学时)
本课程讲授数控铣床结构及工作原理,数控铣床加工特点,编程方法,使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程序,输入程序,正确操作机床,排除机床常规故障,并且使学生能够使用数控编程软件编制复杂零件程序,熟悉CAM的主要功能。
22.机械基础(72学时)
本课程讲授数常用机械工种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 了解机器的组成 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 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设备的能力.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