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专业简介
专业前身是机械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2002年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经过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智能成形和增材制造与先进连接技术专业方向,获批“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工程专业认证自评报告(2020年),拥有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2015年本专业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模具方向的中职师范本科生,2016年本专业从机电工程学院整体建制划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湖南省“高功效轻合金构件成形技术及耐损伤性能评价”工程研究中心、高温耐磨材料与制备技术湖南省国防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储存与转换先进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六个科学研究平台。
2.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1人、湘江学者特聘计划1人、湖南省“湖湘青年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校“魅力教师”1人、校“优秀班主任”3人、校“优秀青年教师”2人、校“青年奋进学者”5人、校“十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15位教师具有工程教育背景;5位教师具有出国留学和访学经历。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优先,面向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机械、材料、控制等学科基础知识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精神与不断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能力,能够解决材料加工行业,特别是材料成型及控制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在材料加工行业从事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材料加工相关领域的生产工艺、技术研发等工作;
目标2.了解材料加工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问题;
目标3.履行并承担材料加工及其相关领域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社会职责,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公德、人文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
目标4.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目标5.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中自主获取知识,拓展个人综合素质,促进自身持续发展。
4.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
5.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理论力学、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增材制造技术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等。
6.专业特色
面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瞄准智能制造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实施“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融合工程”。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多学科融合,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理念;多层面推进,多平台保障,实施课内课外全过程智能制造教育;多措施联动,多渠道提升,创建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教师队伍,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7.就业前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按照国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专业,其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侧重于机械工程,人才培养主要为制造业服务,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推荐的工科类专业中的“硬核”专业。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智能制造人才要求具备计算机、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背景知识。21世纪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中国,在以后的50年里,智能制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
原标题:2021年湖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