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手机版
学校
专业搜索
技校排行榜
招生信息
2022
2021
2020
2019
最近更新
专业大全
女生专业
男生专业
手机版
国家重点
公办技校
民办技校
搜索
当前位置:
招生信息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招生列表
手机端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2020年09月15日17:26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这里看完整内容
学院概况
>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来源: 记者: 编辑: 摄影: 发布日期:2020-09-12 15:07:01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踏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开始,是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集体归属感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为指导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完成角色过渡、科学规划学习生活,为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帮助新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融入学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校情感和
家国情怀,在关心、帮助学生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为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良好基础。
二、
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陈林
副组长:
林伟初、何建平
组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叶小芬、史春笑、孙太清、刘志勤、刘 鑫、
杨小勇、
陈 军、陈林仔、陈欣杰、
杨宗强、
李振康、赵卫平、赵春辉、
简妮娜
三
、工作原则
新生入学教育要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心灵、贴近学生文化学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拉近与新生的关系,培养与新生的感情。要以帮助学生顺利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为短期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长期目标。要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迅速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时间与形式
采用集中教育和分散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集中教育和长期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和朋辈教育相结合、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20
20
年9
月份为集中教育阶段,秋季学期为长期教育阶段。
五
、教育内容
(
一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在新生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
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将个人的“大学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
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
二
)开展爱国爱校教育,强化学生集体荣誉观念
要利用军训,把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新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立志成为国家、社会栋梁之才的坚实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从而强化集体荣誉观念,端正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
三
)开展学科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求真求是精神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专家学者资源、杰出校友资源,通过召开专家学术报告会、杰出校友报告会、优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学院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专业发展前沿以及就业前景,帮助新生开拓学科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爱业敬业的精神。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类学习资源,学会自觉学习、自我解惑,要结合我校的培养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学位授予的条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意识,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要通过开展“做诚信学生,建诚信班级,创诚信校园”等创建活动,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辐射效应,强化新生的诚信意识,培养新生诚信行为,使新生养成重信誉、讲诚信的良好习惯
。
(四)开展安全稳定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要通过校纪校规教育,切实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守法意识。
要切实加强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信息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通过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防传销、防校园贷等专项安全教育,提高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
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五)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文明行为养成
要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主题班会、文艺活动、专题讲座、网络宣传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文明校园创建、人际交往(特别是宿舍人际关系处理)指导等教育活动。要通过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互相包容、自立自强、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重要性,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掌握科学的人际交往艺术。
六
、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教育方案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时代特征和“00后”特点,依照本教育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切实将新生入学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二级学院负责人要抓全程、抓落实、抓成效,制定详细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并将本单位“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表”于9月17日前报送至学生工作处(部)。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活动开展
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迎新方案及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环节的工作,要充分调动起专家教授、辅导员、专业教师、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确保入学教育生动有效,贴近新生的实际需求;要深入学生宿舍、食堂、课堂、军训现场进行走访,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和处理新生遇到的问题,把入学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三)突出重点,着眼创新,切实强化教育成效
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专业设置和学科特点,结合教育方案,针对性落实各环节,明确各阶段重点。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确保学生理想信念、基础文明、学风建设等教育的长期性、持续性,要立足长远、深入思考,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从工作领导体制、工作模式和方式、力量投入等方面确保这项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争取不断取得新成果。入学教育结束后,各单位要形成新生入学教育的活动总结,于10月30日报送学生工作部(处)。
附件: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
20
级新生入学教育安排表
附件: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安排表.docx
(14.43 KB)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20
20
年
9
月
12
日
原标题: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入学指南
手机版: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大学招生信息
[高考招生]
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专升本自命题参考用书及考试大纲
[高考招生]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视觉传播与制作专业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市场营销专业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商务管理专业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招生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相关阅读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新生入学报到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国防教育计划
2021级广东财经大学新生入学须知
2021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新生入学须知
2021级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新生入学指南(联系电话、收费标准)
2021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新生入学手册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联系电话、收费标准)
-新文章
202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02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02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023吉首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3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2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202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202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2023湖南理工学院
2023湖南理工学院
相关学校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华南校区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广州市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技校专业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问答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领导小组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教育方案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教育方案
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国防教育军训期间成立“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2019级大学生军训团”,下设7个营
2019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新生国防教育计划2019年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开展爱国爱校教育,强化学生集体荣誉观念
2020级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