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学院
| | | |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 |
科目 |
| | | |
| | | | |
| | | | |
| 01(全日制)体育人文社会学 | ①101 思想政治理 | | |
| | | |
| | 论 ②201 英 语 一 | | |
| | | |
040300 体 育 | 02(全日制)运动人体科学 | ③706 体育学综合 | ①体育学概 | ①体育心理学 |
| (包括学校体育 |
学 | 03(全日制)体育教育训练学 | 论 | ②体育保健学 |
学、运动生理学、 |
|
| | 运动训练学)④-- | | |
| | | |
| 04(全日制)民族传统体育学 | | |
| 无 | | |
| | | |
| | | | |
| | | | |
| 01(全日制)体育教学 | | | |
| | ①101 思想政治理 | | |
| | | |
| 02(全日制)运动训练 | | |
| | 论 ②204 英 语 二 | | |
| | | |
| 03(全日制)社会体育指导 | ①体育学概 | ①体育心理学 |
045200 体育 | | ③346 体育综合(包 | 论 | |
| |
04(非全日制)体育教学 | ②体育保健学 |
| 括学校体育学、运 |
| | |
| | | |
| 05(非全日制)运动训练 | 动训练学)④--无 | | |
| | | | |
| | | | |
| 06(非全日制)社会体育指导 | | | |
| | | | |
| | | | |
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创建于1978 年,2004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武陵山片区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省部共建实验室——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湘西跆拳道柔道训练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体育学是湖南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共有教职工63 余人,其中正教授 11 人,副教授 27 人,博士 10 人。学院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国家级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拥有《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导师团队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者。导师团队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达 24 项(重大、重点项目各 1 项),在国内综合高校体育院系中排在前列。
目前学院各类在籍研究生人数130 余人。先后培养了 500 余名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来研究生在校期间,主持各类(包括省部级)课题共计 70 余项,出版专著 2 部,发表论文 22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近 10 篇,先后有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 8 人。省级以上金、银、铜牌 30 余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 100%,60%以上在高校工作。
硕士点简介
●体育学(科学学位)
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实行弹性学制,长时间不超过 5 年。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 2 年。
1、体育人文社会学
(1) 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运用社会学与体育学的原理与方法,探索现代社会中不同群体健身需求的特点、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把握区域大众健身发展基本规律。(2)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主要研究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内容与环境、体育市场调研与营销,体育消费者行为,体育产业经营策略等。(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主要是探究人们在体育活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揭示人的心理活动与体育活动交互作用的原理及其依赖关系。
2、运动人体科学(共建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医学院)体育学方向:
(1) 运动损伤与康复。主要研究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运动损伤康复手段(理疗、按摩、针灸等);民族医药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探讨。(2) 体质与健康促进。主要研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育锻炼等因素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改善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
(3) 运动健身理论与运用。主要研究运动时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探讨不同人群肥胖发生的机制及运动健身的减肥效果;中医中药在运动健身养生的理论与应用。
医学方向:
(1) 运动与健康维护。主要研究运动相关性疾病的预防机制;健身对临床常见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干预作用;健身与亚健康的关系;运动训练与健身的生物学监控;全民健身的流行病学研究等。(2) 体质研究与人体组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体质、体型、骨质特点、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体育锻炼对人体体格、体型、生理、心理、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基因、种族、环境和人体组成成分的关系;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等。
(3) 民族医药与康复。主要研究针灸、推拿与运动康复;民族药物与运动康复。3、体育教育训练学
(1)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运用教育学、课程论、运动训练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从多角度对运动专项(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2)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采用一般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决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全方位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的诊断、评价和调控。
(3) 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对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探索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科学方法和特殊规律及其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
4、民族传统体育学
(1) 民族体育文化学。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探讨各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定内在结构、运作方式、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2) 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主要从事民族民间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构建和挖掘,培养从事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3)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探索武术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武术教学与训练、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大众武术健身与社会适应价值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4)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保健。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测定和评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训练效果和指标;研究不同运动项目损伤发生的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体育专业硕士点简介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长年限不超过 5 年。1、体育教学
立足于民族地区,以现代教学论和体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科学理论向体育教学实践的转化和落实,式探讨现代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
2、运动训练
本专业领域研究运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复、体能训练与方法等专业知识于运动训练工作实践,培养研究生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训练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体育指导
运用社会学、管理学以及体育学等多个学科综合知识,探索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创造性地解决大众健身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地 | 址: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办 |
邮 | 编:416000 | | |
联系电话:0743-8564218 传 | 真: | 0743-8564218 |
联系人及电话:陈玉凤 0743-8565020 |
|
原标题:2018年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