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如何报读我校?
A:考生填报中考志愿时,在职业学校类别的第一志愿填报我校校名、招生代码8800139以及自己喜欢的专业即可。也可拨打招生电话0756-8116112、6296189咨询或直接来校咨询。
Q:怎么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
A:考生可登录我校网站(网址:http://www.***)查询录取名单,珠海本地区录取名单公布时间为7月25日左右,省内其他地区录取名单公布时间为7月28日左右。录取通知书在名单公布后寄出,考生应留意查收。有疑问请及时拨打招生电话查询。
Q:入读我校后还能报考大学吗?
A:学生在我校毕业后,有四种途径继续升学:
1. 中高职三二分段模式(全日制大专,要求广东户籍):学生在我校完成三年中专学习,经对口高职院校自主择优选拔、考核(主要考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录取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两年,完成学业即可获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专毕业证书。
我校是广东省首批卫生中职类学校开展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对口招生的试点学校,目前只限护理、康复技术、药剂三个专业:护理专业对口高职院校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技术专业对口高职院校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药剂专业对口高职院校是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学生初中毕业后用五年时间便可完成学业获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专毕业证书。
2. “3+证书”模式(全日制、广东户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即通常所指的“高职考试”(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12月上旬报名,次年6月7、8日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学生在我校就读的第三年就可以报名,考试成绩上线被录取就可升入我省全日制高职院校就读,毕业时取得大专学历证书。报考需要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化学、生物或英语等技能证书。
3. 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模式(全日制,要求广东户籍):是我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收中职学校对口专业、技能证书为 级以上的优秀毕业生,学生在我校就读的第三年3月份可报名,5月份参加考核,录取后进入高职院校就读两年,完成学业即可获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专毕业证书。
4.模式(时间学习、无户籍限制):是在职的毕业生利用时间获取国家承认学历证书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年9月份报名,10分月考试,录取后学生利用时间到校上课。我校与广东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了大专及本科学历教育,大专目前开设的专业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康复技术、临床医学、助产等专业;本科开设有护理、药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卫生信息管理等专业。
Q:国际护理和涉外护理是怎么回事?
A:国际护理不属于专业类型,是以“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护理人员紧缺的国家就业”为重要目标、利用时间学习公共英语和护理专业英语,不影响护理专业学习和考护士资格证。我校于2003年开始在护理专业新生中选拔优秀生开办英语护理班,要求学生热爱英语学习、通过训练举止优雅、有出国就业的梦想。同时,我校积极为学生拓宽高质量就业途径、搭建出国就业的平台,2011年首位英护班毕业生到新加坡陈笃生医院就业,2012年首位英护班毕业生前往美国就业。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于2012年开始,面向高中毕业生招收英语成绩优秀者开办了国际护理班,该班学生表现突出,成绩优异。
“涉外护理”是一种专业类型,是培养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和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在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学制要求为四年,我校暂时没有开设该专业。
Q:护理、助产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证是怎么回事?
A:根据国家《护士条例》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取得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并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学校统一组织应届护理、助产专业毕业生报名考试并进行考前辅导。
Q:什么是“订单式培养”?
A:“订单式培养”是国家倡导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办学与企业需求对接,保障学生就业。目前我校的“口腔修复工艺”、“美容美体”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专业。第一年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年根据企业的行业要求或标准学习专业课程,第三年在相应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在该企业工作。
Q:学生就业前景如何?
A: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为毕业生提供长期的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毕业生当年的高职高考和的升学报名、考前辅导服务。我校每年免费举行各种规模的校园现场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数远远超过毕业生人数,毕业生供不应求。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部分专业毕业生被选拔到港澳地区如澳门镜湖医院工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
Q:学生的课余时间如何安排?
A: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每年举办礼仪文化节和文体节,开展礼仪培训、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文艺表演、专业技能和风采大赛等活动。学校还有护理(助产)协会、康复协会、心理协会、志愿者协会、舞蹈礼仪队、街舞社、文学社、广播社、英语社、合唱社、羽毛球队、篮球队等四十余个社团,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展现个人风采搭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