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北京排名: 69
插花、陶艺、手工制作、烙铁画、书法、舞蹈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东教场胡同5号,前身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分别有着91年和51年的历史,均是全国知名聋校。
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1919年建校,蔡元培、陶行知、郭沫若、董必武曾为学校题词。近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大胆实践,被评为全国特教先进单位。回良玉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对学校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建校于1959年,上世纪末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办聋人职高,本世纪初成为北京市唯一的聋人高级中学,2008年以后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国家领导人在参观西城区残疾人工作汇报展后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工作。
2014年9月,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共有在校生282人,其中学前康复14人,小学79人,中学72人,普高68人,职高49人。学校设31个教学班,有住校生209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15人(聋人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44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骨干教师24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聋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教职工队伍精良、功能设备齐全的特殊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含学前康复部、小学部、初中部、普高部、职高部。学校配备有多种言语听力康复设备及现代教学设备。设有听力检测室、个训室、心理咨询室、资源指导中心、阶梯礼堂、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及计算机、美术、缝纫、茶艺、调酒、烹饪、书法、工艺、美发、按摩、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多个专业教室。义务部劳动与艺术课程开设有插花、陶艺、手工制作、烙铁画、书法、舞蹈等,高中部坚持职普与才艺并进。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校训为:尚德、尚学、自砺、自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追求卓越、追求发展;坚持大课程观、大美育观、大心理康复观;积极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心育育人、以美育人、以体育人、以艺育人的开发与实验;努力打造学前康复基地、知识文化学习基地、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教科研基地、教师成长基地、社区服务基地;全程、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让每一个在这里就读的聋生都受到良好教育,让他们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新学校成立以来,两校原有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办学成绩斐然。2007年以后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展现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特教水平与成绩。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先后接待了宁波市教委、郑州盲聋哑学校、香港英皇学校、海南特教学校、温州特教学校、陕西安康特教学校等多家单位的考察,还与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结对校。无论是新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丰富的办学内涵,都得到普遍的肯定。
“手上乾坤”,润物无声胜有声,冰心一片自光荣。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同仁明天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1919年6月,齐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杜文昌先生,再学习聋教育五年后,只身来到北京,在交道口福音堂的三间平房,创立了私立华北聋哑学校,这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第一所聋哑教育学校,是中国人自办保留至今的百年传统老校,陶行知曾为它题词“功同造化”,胡适曾题词“巧夺天工”,黎元洪曾题词“征服自然”,解放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厚重的历史,沉淀着浓浓的聋教育文化,开创了特殊教育界的先河。
为顺应北京市特殊教育的发展,西城区政府调整教育结构布局,整合优质聋人教育资源, 2010年9月,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和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合并,命名为“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启”意为“打开,开导”,“喑”意为“哑,不能出声”,“启喑”意为让聋哑孩子开口说话、启迪聋人学生智慧。从此,这所百年老校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1、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听障学生
2、非北京市户籍的听障生执行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89%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区级骨干教师23名。教师师德水平高,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研究意识强,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市、区乃至全国各类评优中硕果累累。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办有学前康复、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所有学段,是专门为听障儿童学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的特殊教育优质学校。
学校硬件设备设施先进,多种言语听力康复设备及现代教学设备齐全,设有听力检测室、评估室、个训室、律动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等功能教室,以及计算机、美术、书法、工艺、面点、烹饪、茶艺、调酒、美容美甲,理、化、生等专业教室。
1959年9月,北京第四聋人学校成立,在继承聋校传统中,开启了聋人教育的新局面,向着更高层次的聋人教育延伸和学历教育,创办聋校职高,探索聋校普高,改革发展聋人教育。诞生了北京市第一个进入普通大学学习的聋校学生。多年来,普高生高考升学率100%,职高生毕业就业率100%,创造了聋人学校的奇迹。
一、招生计划一年级七年级高中(预科、职高)转学类别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数量1个班1个班20人不限年龄6-7岁儿童13-15岁小学毕业生16-19岁初中毕业生不同年龄段学生报名材料信息采集表、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听力残疾类别)、体检证明等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听力残疾类别)、体检证明等中考成绩单、体检表、准考证、残疾证残疾证、体检证明(具有北京市学籍)招生范围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由原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于2010年合并而成。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始创于1919年,至今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第一所聋哑教育学校,是中国人自办保留至今的百年传统老校。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浓厚的聋教育文化,开创了特殊教育界的先河。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成立于1959年,在继承中发展,向更高层次的聋人教育延伸,创办聋人职高,探索聋人普高,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关注排名全国排名:-- 北京排名: 69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招生专业
插花、陶艺、手工制作、烙铁画、书法、舞蹈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学校简介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东教场胡同5号,前身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分别有着91年和51年的历史,均是全国知名聋校。
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1919年建校,蔡元培、陶行知、郭沫若、董必武曾为学校题词。近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大胆实践,被评为全国特教先进单位。回良玉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对学校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建校于1959年,上世纪末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办聋人职高,本世纪初成为北京市唯一的聋人高级中学,2008年以后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国家领导人在参观西城区残疾人工作汇报展后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工作。
2014年9月,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共有在校生282人,其中学前康复14人,小学79人,中学72人,普高68人,职高49人。学校设31个教学班,有住校生209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15人(聋人职工13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44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区骨干教师24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聋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教职工队伍精良、功能设备齐全的特殊学校。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含学前康复部、小学部、初中部、普高部、职高部。学校配备有多种言语听力康复设备及现代教学设备。设有听力检测室、个训室、心理咨询室、资源指导中心、阶梯礼堂、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及计算机、美术、缝纫、茶艺、调酒、烹饪、书法、工艺、美发、按摩、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多个专业教室。义务部劳动与艺术课程开设有插花、陶艺、手工制作、烙铁画、书法、舞蹈等,高中部坚持职普与才艺并进。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校训为:尚德、尚学、自砺、自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追求卓越、追求发展;坚持大课程观、大美育观、大心理康复观;积极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心育育人、以美育人、以体育人、以艺育人的开发与实验;努力打造学前康复基地、知识文化学习基地、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教科研基地、教师成长基地、社区服务基地;全程、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让每一个在这里就读的聋生都受到良好教育,让他们回归社会、自食其力,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新学校成立以来,两校原有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办学成绩斐然。2007年以后百分之百的高考学生升入大学学习,创造了聋人高中的奇迹,展现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有的特教水平与成绩。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先后接待了宁波市教委、郑州盲聋哑学校、香港英皇学校、海南特教学校、温州特教学校、陕西安康特教学校等多家单位的考察,还与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结对校。无论是新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丰富的办学内涵,都得到普遍的肯定。
“手上乾坤”,润物无声胜有声,冰心一片自光荣。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同仁明天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1919年6月,齐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杜文昌先生,再学习聋教育五年后,只身来到北京,在交道口福音堂的三间平房,创立了私立华北聋哑学校,这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第一所聋哑教育学校,是中国人自办保留至今的百年传统老校,陶行知曾为它题词“功同造化”,胡适曾题词“巧夺天工”,黎元洪曾题词“征服自然”,解放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厚重的历史,沉淀着浓浓的聋教育文化,开创了特殊教育界的先河。
为顺应北京市特殊教育的发展,西城区政府调整教育结构布局,整合优质聋人教育资源, 2010年9月,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和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合并,命名为“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启”意为“打开,开导”,“喑”意为“哑,不能出声”,“启喑”意为让聋哑孩子开口说话、启迪聋人学生智慧。从此,这所百年老校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招生条件
1、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听障学生
2、非北京市户籍的听障生执行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89%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学校现有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1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5名,区级骨干教师23名。教师师德水平高,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研究意识强,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市、区乃至全国各类评优中硕果累累。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设施设备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占地面积8703平方米,建筑面积23224平方米。办有学前康复、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所有学段,是专门为听障儿童学生提供康复学习服务的特殊教育优质学校。
学校硬件设备设施先进,多种言语听力康复设备及现代教学设备齐全,设有听力检测室、评估室、个训室、律动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馆等功能教室,以及计算机、美术、书法、工艺、面点、烹饪、茶艺、调酒、美容美甲,理、化、生等专业教室。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升学就业
1959年9月,北京第四聋人学校成立,在继承聋校传统中,开启了聋人教育的新局面,向着更高层次的聋人教育延伸和学历教育,创办聋校职高,探索聋校普高,改革发展聋人教育。诞生了北京市第一个进入普通大学学习的聋校学生。多年来,普高生高考升学率100%,职高生毕业就业率100%,创造了聋人学校的奇迹。
2021年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招生简章 来源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一、招生计划一年级七年级高中(预科、职高)转学类别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数量1个班1个班20人不限年龄6-7岁儿童13-15岁小学毕业生16-19岁初中毕业生不同年龄段学生报名材料信息采集表、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听力残疾类别)、体检证明等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听力残疾类别)、体检证明等中考成绩单、体检表、准考证、残疾证残疾证、体检证明(具有北京市学籍)招生范围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
2018年北京启喑实验学校招生信息 来源北京启喑实验学校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由原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于2010年合并而成。北京市第二聋人学校始创于1919年,至今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第一所聋哑教育学校,是中国人自办保留至今的百年传统老校。悠久的历史沉淀着浓厚的聋教育文化,开创了特殊教育界的先河。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成立于1959年,在继承中发展,向更高层次的聋人教育延伸,创办聋人职高,探索聋人普高,
最新招生
JE技校导航:全国技校排名 2022年技校招生信息 10大女生专业 10大男生专业 各地技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