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广东 其它
更新日期
2022-05-29 18:58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教学领域
--
电话
0797-8312088
官网
http://www.jxust.cn/
学校地址
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始终坚持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及国家标准办学,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近5年来,16项项目在国家级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和英语大赛中获奖,获批2项国家级、9项省部级和2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参赛毕业论文在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优秀论文竞赛中获奖,3名学生获宝钢教育优秀学生奖, 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6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名学生获得“江西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学生考研率连年攀升,2020年高达39%,且每年均有学生生保送到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学生质量得到就业单位的高度好评。
第七章奖学金与金
第三十二条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国家贷款、勤工、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
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国家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金等。
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免收三年学费,同时可参评以下奖金。
奖学金类别学科奖励标准说明学业奖学金工学(含工学类专业硕士学位及可按工学门类招生的理学专业)特等奖学金(13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录取的研究生第一年均为特等,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0%评选。一等奖学金(10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50%评选。二等奖学金(7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25%评选。三等奖学金(5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5%评选。其他学科一等奖学金(11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录取的研究生第一年均为一等。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5%评选。二等奖学金(8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60%评选。三等奖学金(5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25%评选。优秀新生奖学金所有学科每人奖励5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含推免),且获得过国家级学科竞赛A类(具体参见近年江西理工大学相关文件)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或毕业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国家金6000元/年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省政府奖学金10000元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三助”岗位300-800元/月本人主动申请、导师同意、用人单位面试合格。各类社会奖学金2000-10000元不等宝钢教育奖学金、钟惠明奖学金、新桥矿业奖学金、先导教育奖学金等。
学校设有学业奖学金、国家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金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事档案未转至我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奖、金。
奖学金类别学科奖励标准说明学业奖学金工学(含工学类专业硕士学位及可按工学门类招生的理学专业)特等奖学金(13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录取的研究生第一年均为特等,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0%评选。一等奖学金(10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50%评选。二等奖学金(7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25%评选。三等奖学金(5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5%评选。其他学科一等奖学金(11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并录取的研究生第一年均为一等。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15%评选。二等奖学金(8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60%评选。三等奖学金(5000元)第二、第三年按人数的25%评选。优秀新生奖学金所有学科每人奖励5000元一志愿报考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含推免),且获得过国家级学科竞赛A类(具体参见近年江西理工大学相关文件)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或毕业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国家金6000元/年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省政府奖学金10000元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三助”岗位300-800元/月学校按研究生总人数20%公开招聘,本人主动申请。各类社会奖学金2000-10000元不等宝钢教育奖学金、钟惠明奖学金、新桥矿业奖学金、先导教育奖学金等。
十、奖金
1.学业奖学金。一等15000元(占20%);二等10000元(占60%);三等5000元(占20%);硕博连读及申请考核、公开招考的优秀考生(50%)第一年为一等,其他第一年为二等;以后每年根据前一年学业及科研业绩评定;
以上奖金均不含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及其他人事档案不在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学习年限在4年内的,学校按实际学习年限发放奖金。
4.在校期间学业优异者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宝钢教育奖学金等各类社会奖金,奖励金额2000-30000元/生。
赵宝军,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冶金专业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火法冶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等职,现任昆士兰大学化工学院Codelco-方圆教授。东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南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进行火法冶金过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包括冶金渣的高温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动力学以及新冶炼技术和耐火材料的研究。利用独立开发的世界领先的研究技术,在渣的相平衡和粘度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知名冶金和材料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150多篇文章。获得美国陶瓷学会的Spriggs相平衡奖,英国材料冶金学会的“BillitonGoldMedal”和加拿大冶金季刊(CanadianMetallurgicalQuarterly)的“BestPaperAward”。多次受邀参与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报告。美国冶金会刊编委,多家国际冶金和材料期刊的审稿专家,美国TMSCALPHAD奖学金评委主席,国际及澳大利亚多项基金评委。近年和国内外多家冶金企业包括宝钢,首钢,河钢,攀钢,东营方圆有色金属公司,力拓铁矿及智利国家铜业进行合作研究。
1.考试及面试优秀者,可享受昆士兰大学提供的学业奖学金(免除长不超过3.5年的学费,标准为4.2万澳元/年)。
1.获得过二等以上学业奖学金(第一年除外)或获得过三好研究生(标兵、干部等)等荣誉称号;
十、奖金
1.学业奖学金。一等15000元(占20%);二等10000元(占60%);三等5000元(占20%);硕博连读及申请考核、普通招考的优秀考生(50%)第一年为一等,其他第一年为二等;以后每年根据前一年学业及科研业绩评定;
以上奖金均不含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及其他人事档案不在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学习年限在4年内的,学校按实际学习年限发放奖金;超过4年的,学校停发奖金,博士生相关待遇由导师承担。
4.在校期间学业优异者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宝钢教育奖学金等各类社会奖金,奖励金额2000~30000元/生。
答:学校现有的资助项目有:优秀新生入学奖,宝钢教育奖学金、泰豪杰出学生奖学金、钟惠明奖金、东莞校友会爱心金、金诚信奖金等30项社会奖金;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学期可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同时每年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还通过国家金、生源地贷款、勤工、减免学费等方式为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支持和保障。
八、奖金
1.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5000-25000元/年(不含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人事档案不在学校的博士研究生);
4.在校期间学业优异者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宝钢教育奖学金等各类社会奖金,奖励金额2000~30000元/生。
凡参加本中心雅思培训项目但当期未能取得相应成绩的学员,可免学费再参加一期同类别的雅思培训班。

此内容仅供参考,详细请看招生信息、江西理工大学官网中提供的助学奖学。

你还通过浏览以下文章找到你想要报名条件信息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

江西理工大学建于1958年,时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学校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契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由一所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理工大学。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达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